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库的供水功能日渐重要,水库水质安全已经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库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日趋紧迫。水库水质安全保障需从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水库生态系统恢复和突发事故应急等多方面着手。本文结合长潭水库情况,全面分析水库水质安全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源地原位控藻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一些大的湖泊、水库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藻类水华现象,导致高等水生植物消亡,破坏了水体景观,直接危害水源水质,更甚威胁到居民饮用水安全。通过对水体环境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机理分析,各类控藻技术优劣的比较,依据水源地类型和水体特征,提出控藻技术的相应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8—200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九龙甸水库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和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九龙甸水库水质良好,目前属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趋势不明显,但有水质恶化的趋势,各部门应加大对九龙甸水库的保护以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九龙甸水库水质评价及富营养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8—200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九龙甸水库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和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九龙甸水库水质良好,目前属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趋势不明显,但有水质恶化的趋势,各部门应加大对九龙甸水库的保护以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5~2006年,在蓄水初期的大房郢水库采用投放滤食性鱼类鱼种、移殖螺、蚌、浅水区移植沉水植物、上游湿地扩大香蒲生长面积、消落区以上范围栽培杨树林和防护带等生物操纵与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水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该水库未再出现过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已基本稳定在中-富营养型水平。由此认为,利用生物操纵与人工湿地技术结合为改善大房郢水库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洋河水库的水质现状,对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为保护水库水质及生态环境、遏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库水质监测及分析系统集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仪表分析技术为一体,可视化展示水库水质动态,并依据水质质量评价规范,分析和评价各监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可根据数学模型对水质进行模拟计算,为水库的管理监督、决策规划、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增强管理部门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坤锋  昌盛  张琦  王恩瑞  谢琼  张茉莉  樊月婷  杨光  付青 《环境科学》2022,43(12):5509-5521
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是保障饮用水安全供应的重要环节,分析饮用水源水质及时空变化可为水源地水质提升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结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加拿大环境水质指数部长理事会(CCME-WQI)对粤港澳大湾区磨刀门水道及受其供水的杨寮水库、乾务水库、竹银水库、竹仙洞水库和大镜山水库群丰水期及枯水期10种常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探讨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江库连动和库库连通供水模式下水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海市磨刀门水道和5个水库水质中氨氮(NH4+-N)、总磷(TP)、总氮(TN)和氯化物这4个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Ⅲ类水质标准限值,最大值分别为2.22、0.28、5.38和1620 mg·L-1.受到咸潮上溯和地表径流等影响,水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P<0.05).CCME-WQI值表明,珠海磨刀门水道输水水库群水质质量总体一般,空间上水质质量优劣排序为:杨寮水库(93.21)>竹仙洞水库(84.71)>竹银水库(82.57)>乾务水库(77.62)>大镜山水库(68.35)>磨刀门水道(63.40).水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镜山水库和竹银水库水质情况受到了磨刀门水道的影响,是改善水源水质的主要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水源地水质与潮汐河口水流运动、污染源及排放方式等的影响规律,明确水源地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形成潮汐河口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方法体系,填补潮汐河口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方法的空白,研究以青草沙水源地为例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对国内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调研.指出目前国内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在潮汐河口水域应用时存在科学性差、适用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针对河口潮汐往复流特征、水污染排放和水环境特点,提出了充分利用水库库区自净能力的划分原则和应用污染物最大流动距离法划分潮汐河口水库型水源地二级水源保护范围的技术方法.研究利用该方法初步划定了规划中的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结果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简单实用、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案例城市(文中简称P市)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A、B和C三个水库水质整体上属于Ⅲ类水质标准,但A和B水库部分月份水质恶化为Ⅳ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和总磷。三个水库水质综合污染指标比较中,C水库水质最好,处于Ⅲ类水质中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为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有必要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水库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 ,提出对保护区内涧河、入库口门、库区等处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想 ,使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进而保证水库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大伙房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掌握了大伙房水库水质现状和污染状况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渐变性水源水质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引黄水库水质渐变性特点,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水质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某市某水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选取温度、pH、氨氮、浊度、化学耗氧量、亚硝酸盐作为预测变量。水库水质的模拟结果表明除浊度外其余项准确率均达到了80%以上,所建立的水质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渐变性水库中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中规定的方法,对沈阳辉山水库进行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并对污染源和水质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34.44,辉山水库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水库没有藻类水华的产生。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悬浮物,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4.2倍、5.85倍和2.72倍。整个库区水质变化不均匀,水质变化受库区沿岸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辉山明渠上游和某工厂暗渠排污口输入是水库主要污染源,库区周围动迁后的荒地和蚯蚓养殖,是辉山水库地面径流和农业污染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黄慧诚 《环境》2010,(11):32-35
"环保部门反应迅速,工作主动,措施得力,成绩突出,在最短时间内调集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准确及时地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水库水质和灾区水质监测情况报告,确保了灾区群众的饮水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高州水库环境应急自动监测站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珠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澳居民对饮用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珠江下游河道的水质安全水平却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使珠海对水库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趋重视。本文结合珠海市水库资源的具体情况,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珠海水库水资源所具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提出相应建议,为珠海市水库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质、鱼类、藻类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监控预警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安全。应用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质监控预警,北杂木和古楼的总氮为重警,其他均为无警。青鲻鱼在线监控预警,生物毒性在35以下,水质预警为无警。大伙房水库库区水质中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顺序为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风险均小于10^-9/a,远远超过瑞典环保局、芬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6/a。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8年8月开展的夏季江苏省17座水源地型水库水质调查数据,结合水源地型水库面临的主要水生态安全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建立了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并首次提出将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纳入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江苏省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水库分别占29.4%和52.9%,处于一般等级的水库占17.7%;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透明度、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蓝藻水华及富营养化.本研究通过抓住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水生态指标进行简便易行的评估,可为类似水源地型水库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生态监测方案和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丰江水库是河源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针对新丰江水库多来的保护工作得到的成果,提出采取库区污染源治理及防范措施,结合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确保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20.
册田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霞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50-51,55
通过对册田水库干、支流水质监测断面污染因素的分析,并结合近10a来册田水库出口断面水质污染指数变化情况,揭示了近年来册田水库水质恶化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