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一套具有更高要求的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考核与评价指标。方法在满足GJB150.A—2009基本试验条件(指标)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规范,遵循"环境分区原则"和"优先使用实测强度原则"进行剪裁。结果获得了舰载机内部封闭、内部半封闭和敞开/外露三类不同环境区域安装的机载设备的湿热、霉菌、盐雾、酸性大气试验考核指标。结论试验指标剪裁依据充分合理,能够适用于舰载机机载设备及其附件的腐蚀环境适应性评估与验证。  相似文献   

2.
机载成品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近年来航空成品开展环境适应性要求剪裁工作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机栽成品进行环境适应性要求剪裁的共性技术,提出了机载成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剪裁的4条原则:"极值原则"、"工作环境与非工作环境分别考虑原则"、"优先使用实测强度原则"和"装备环境分区原则",给出了机栽成品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程序,最后归纳出了剪裁确定机载成品环境因素和环境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舰载飞机与陆基飞机的重量关系,评估在舰面使用环境条件下舰载飞机的增重代价。方法根据重量设计分析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建立舰载机、陆基飞机的主要特征重量分析函数,求解函数中的相关参量,进而计算舰载机相对陆基飞机的重量增量。结果相同空机重量时,舰载机比陆基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要减小11.3%~12%;相同最大起飞重量时,舰载机比陆基飞机的空机重量要增大12.1%~12.9%。结论基于重量函数的综合分析方法,可以全面考虑使用环境条件对舰载机重量影响的诸要素,其分析结果能够满足舰载机重量设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舰载机三防设计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国内外舰载机三防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强调了我国舰载机进行三防设计的必要性,总结了由于盐雾、霉菌、湿热环境引起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探讨了三防环境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在飞机结构"积木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航空发动机成附件橡胶件元件级、模拟件级、工装级和系统级试样的四级"积木式"试验.明确了各级试验的试验对象、主要任务、试验目的和基本试验思路.提出了在系统级试验的开展中,保证橡胶件的结构状态、安装状态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的方法,以及"工况谱"编制的主要内容.将"积木式"试验流程应用到橡胶材料中,为新型航空发动机成附件橡胶件的设计研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机载产品在鉴定试验阶段故障频发的原因,并改进机载产品研制流程中的不足之处。方法收集某型直升机机载产品50项环境鉴定试验故障,并对环境试验故障进行分析。结果环境试验故障主要为三防及振动试验故障,其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材料及表面处理方法选用不当、设计缺陷和质量控制程序不够严格。结论针对该分析结果提出机载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尽早安排环境研制性试验、建立环境数据库、模拟仿真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和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避免机载产品在鉴定试验阶段故障频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航空电子设备的HALT方案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针对某民用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的HALT方案与实施,以此提高该设备的固有可靠性。方法基于环境应力和失效的统计分布关系,结合某民用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的特点,设计针对性的HALT方案,并实施HALT实验。结果发现多个设计缺陷,并完成整改,极大地提高了该民用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结论通过设计针对性HALT方案与实施,发现设计缺陷,并进行设计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定安装于带温控装置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挂飞可靠性试验剖面,并提出一种安装于带温控装置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挂飞可靠性试验方法。方法结合机载外挂电子设备的典型任务剖面及其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以某机载侦察相机为例,给出带温控装置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可靠性鉴定试验中试验方案的选择依据,然后根据GJB 899A—2009中的温度应力、振动应力简化处理原则和典型任务剖面的持续时间及其占比,得到温度、振动应力条件,并合成挂飞可靠性试验剖面。结果使用该方法对某机载侦察相机的温度、振动应力进行处理,得到了带温控装置的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挂飞可靠性试验剖面。结论提出的带温控装置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挂飞可靠性试验剖面设计方法,为安装于带温控装置的吊舱内的机载外挂电子设备开展可靠性鉴定试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舰载机环境试验方法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舰载机装备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出发,分析了舰载机环境适应性工作和环境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通过分析国外海军强国舰载机环境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现阶段开展舰载机环境试验方法研究和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助冲击响应谱理论,分析了GJB150.18系列标准中规定的飞行器设备冲击基本设计试验条件和机载外挂物着陆冲击试验条件的等效关系,理清了冲击基本设计试验条件考核机载外挂物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机载外挂物挂机飞行、着陆过程中冲击环境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介绍了高强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等装备材料在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辐射等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和主要腐蚀形式,总结了海洋大气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防护需从装备选材与结构环境适应性设计、有效表面防护、环境控制、加强维护保养等方面着手,在充分利用现有防腐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金属涂/镀层与有机涂层的技术组合;大力开发研制海洋环境下长期有效、绿色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和涂层技术;针对铝合金等易腐蚀材料,开展腐蚀结构修复技术研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海洋大气环境中装备的腐蚀问题,进而提高舰载武器、船舶、海岸工程、近海工程等服役装备的安全性、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亚丁湾海域的气候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弹药在舰艇上的存放/使用位置分析,得出了环境因素对不同位置舰艇携行弹药的影响程度。鉴于环境因素对弹药的环境影响效应是综合性的,以弹药防护包装、弹体、装药、引信等分系统为对象,分别开展了环境效应分析,综述了其在热带海洋环境下的环境效应。建议加强舰艇携行弹药局部环境监测、损伤效应与机理研究,并建立数据库,为我军舰艇携行弹药环境适应性设计与验证、环境控制措施和维护保养措施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支撑我国海军不断走向深蓝。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海洋环境对舰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阐述抗恶劣环境技术与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设计总体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环境防护性能,探讨密封性设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极端海洋环境下某型舰声呐装置中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进行失效研究。方法 使用故障树分析法作为失效分析基本方法。首先通过微焦点CT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失效定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样品的失效机理。然后结合应用背景,分析归纳样品失效的机理因子和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每种失效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结果 由电阻本身表面形貌、额定温度及外部环境(高温、高湿、高盐)等原因,导致含有盐雾的水汽进入电阻内部,致使电阻内部出现电化学迁移现象,电阻阻值因此明显降低,最终导致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出现失效。结论 舰艇中的电子设备,如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失效往往是由设计制造及各种海洋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这就要求舰载电子设备的研制方、使用方都应重视海洋环境适应性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加强对装备环境适应性的闭环管控,避免设计方案反复,提高研制效率和装备环境适应性.在系统工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装备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工作体系,提出闭环管控方法,包括基于流程前置的环境工程工作计划,面向流程闭环的环境适应性工作过程控制,以及全寿命周期环境适应性信息管理等内容.装备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方法是可行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早在方案设计阶段即得到了有效解决,使环境适应性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提高装备研制效率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和研制效率,对于运载火箭、航天器、工业设备等其他类型产品的研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舰艇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其作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其装舰前的冲击试验考核是环境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无法明确设备在舰上安装方式和方向时,考核应模拟最严酷的工作条件和船上可能使用的安装方法,以船用典型断路器为例,简要描述了冲击条件下最严酷安装状态的分析选择过程,以期作为其它舰用设备冲击考核试验所选试验工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析舰载武器海洋环境适应性验证要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舰载武器随航母服役寿命期海洋环境特点,从标准选用和剪裁的角度对其环境适应性试验验证要求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舰载武器所面临的气候环境和机械环境,全面提出了舰载武器海洋环境适应性验证要求的一些建议。由于目前我国对舰载导弹海洋环境研究尚不充分,依据标准也大多是国外不同渠道引进的,尚有不一致之处,标准剪裁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同时,还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以为更合理提出海洋环境适应性验证要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一种综合考虑陆上环境与舰船环境多应力下的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能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地描述产品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应力,进而为环境应力剖面尽可能准确地折算为加速应力剖面奠定基础。通过加速寿命试验,将产品贮存时间加速至目标年限,验证与评估产品剩余贮存寿命。方法 针对舰船工作环境条件,从搭载研究对象的舰船出海海况入手,利用海况与舰船振动量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舰船振动应力。结合考虑综合环境下的其他应力,研究出一种结合温度–振动–电应力等环境条件的加速试验方法,以已经达到设计贮存寿命期限的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为试验对象,开展温度–振动–电应力综合加速寿命试验。结果 通过运用温度–振动–电应力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验证和评估了某型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具备延寿至目标年限的剩余贮存寿命,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结论 根据舰船工作环境对贮存寿命的影响,针对性地研究了舰船振动加速试验,给出一个更加贴合实际寿命的寿命评估结果,为后续延寿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气对舰载激光武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激光的大气传输效应是影响和制约舰载激光武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大气折射、吸收、散射、湍流、热晕和击穿,使激光发生路径弯曲、功率衰减、光强起伏、光束扩展和畸变等。从舰载激光武器的作战环境和作战特点出发,结合目前舰载激光武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了海上大气对舰载激光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大气传输影响的应对措施,有助于舰载激光武器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性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20.
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变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推行装备现代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构建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与能力体系,提升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方法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的优缺点,阐明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变革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建设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与能力体系,并在装备研制过程中推广应用,促进现代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实践。结果工程设计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高低温与振动工作极限指标提升20%~30%,基本可靠性提升57%,装备环境适应能力明显超出研制要求。结论现代环境适应性设计思想及其技术与能力体系在装备研制工作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