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电解-生物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微电解-生物法组合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在实验过程中,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微电解法预处理可去除90%以上,剩余部分被后续工艺的微生物功能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对Cr^6 含量为50mg/L,Cu^2 含量为15mg/L,Ni^2 含量为1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重金属离子的净化率达99.9%,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Fe/C微电解 絮凝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Fe/C微电解-絮凝沉淀法去除青岛某电子有限公司电镀废水中Cu2+。通过正交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废水初始pH,Fe/C,Fe投加量,反应时间对Cu2+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4、Fe/C(质量)=2/1、Fe投加量=6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实验条件下,絮凝出水Cu2+含量由641.78 mg/L降至0.32 mg/L,还原率高达99.95%,同时COD去除率23.57%。出水Cu2+含量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BM菌是一种能够高效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新型功能菌群,实验研究了BM二代菌对Cr6+、Ni2+的最佳去除条件,结果表明:当水温为10~30℃,pH=2,Cr6+浓度为100 mg/L,反应10 min,菌废比为1∶200时废水中Cr6+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当水温为10~30℃,pH=8.5,Ni2+浓度为100 mg/L,反应10 min,菌废比为1∶200时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到96%以上;在相同条件下实际电镀废水中Cr6+和Ni2+的去除率均高于99%。  相似文献   

4.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出水Fe2+和Fe3+变化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间歇加酸的理论。间歇加酸可提高微电解系统中COD降解速率和Fe2+含量,使后续Fenton氧化无需投加FeSO4·7H2O即可达到较好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曝气量为0.6 m3/h,间歇加酸30 min/次,微电解反应2 h,出水投加1 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COD总去除率可达81.33%;间歇加酸30 min/次可将微电解反应2 h出水Fe2+浓度从50 mg/L提高至151 mg/L,COD降解速率从10.6 mg COD/(L·h)提高至22.2 mg COD/(L·h)。  相似文献   

5.
含镍电镀废水中酒石酸的存在,使得废水中总镍无法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无法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采用UV/H_2O_2光降解法处理酒石酸镍体系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p H值、过氧化氢投加量、光照时间对酒石酸镍体系络合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UV/H_2O_2法对酒石酸镍体系废水有很好的协同处理效果,光降解过程呈拟一级动力学过程;优化的酒石酸镍废水处理工艺为反应p H值3.0,30%过氧化氢投加量2 m L·L~(-1),15 W功率紫外灯光照下反应120 min,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镍,处理后电镀废水中总镍可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0.5 mg·L~(-1)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性碳纤维(ACF)阴极电Fenton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研究pH、Fe2+浓度、电流密度和曝气量对电镀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ACF电Fenton法对电镀废水COD去除效果明显,在最佳反应条件(pH为3.0,Fe2+初始摩尔浓度为2.0mmol/L,电流密度为3.0mA/cm2,曝气量为0.9L/min)下反应90min,COD去除率为90.7%。  相似文献   

7.
采用淀粉基黄原酸盐处理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水 ,对淀粉基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L含氰电镀废水 (含Cr3+15mg/L、Cu2 +3mg/L、Ni2 +9.2mg/L和Zn2 +6mg/L) ,加入 1g淀粉基黄原酸盐 ,调节 pH为 8,搅拌 1h ,过滤 ,处理后的废水中Cr3+、Cu2 +、Zn2 +和Ni2 +残余浓度分别为 0 .0 8mg/L、0 .0 1mg/L、0 .1mg/L和 0 .0 8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 ,可用硝酸处理 ,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亚铁型混凝剂的新方法 ,并用制得的产品应用于电镀和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工程应用及实验结果表明 ,对含Ni2 + 、Cu2 + 和Cr6+ 的电镀废水 ,能使Ni2 + 、Cu2 + 出水浓度 <0 .1mg/L ,Cr6+ 未检出 ,还能处理数种化学镀废液。对印染废水 ,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可分别达到 84 %和 98%以上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化学沉降沸石吸附法处理高浓度电镀含锌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锌废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处理高浓度的含锌废水时需先进行化学沉降,然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证明,对于含289 mg/L Zn2+的电镀废水,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处理,其投加量为3.7 mL/100 mL,处理后的Zn2+的浓度为6.6 mg/L。再用沸石进行吸附,沸石用量为0.25 g/L,搅拌(110 r/min)50 min,处理后,废水的锌离子去除率最高可达88.8%,剩余Zn2+浓度为0.47 mg/L,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氧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MBR)组合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90.0 mmol/L,Fe2+投加量为20.0 mmol/L,反应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Fenton氧化预处理对腈纶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7.0%以上,COD由1 091 mg/L降至560 mg/L,废水的BOD5/COD由0.32升至0.69,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Fenton处理出水与丙烯腈废水等比例混合后,采用SBMBR进行生化处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90 min缺氧/150 min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7%、97.2%和47.4%,碳源不足是限制TN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117 mg/L和1.7 mg/L,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1.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预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工艺对高浓度难生化处理的土霉素废水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COD在6 000 mg/L、pH值为2.2时,铁炭微电解反应时间为80 min,铁炭微电解对原水COD的去除率>40%;铁炭微电解出水再投加220 mg/L的H2O2(30%)进行Fenton试剂法处理,常温下反应50 min对原水COD的去除率可提高到75%以上.铁炭微电解 Fenton试剂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低廉,适宜对难降解的土霉素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化沉淀-超滤-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A/A/O生化处理等联合工艺处理酚类、硝基苯类废水。设计处理水量:物化预处理2 m^3/h、生化处理3 m^3/h。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pH6~9,COD≤500 mg/L,SS≤400 mg/L,NH3-N≤50 mg/L,TP≤2 mg/L,酚类≤0.5 mg/L,硝基苯类≤2,盐分≤5000 mg/L,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屠宰场废水,介绍其作用机理,考察了废水pH值、铁屑用量、反应时间、曝气时间和操作方式等因素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4,铁屑用量为15%,常温反应4 h,曝气时间2 h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100%,CODCr去除率达92.68%.  相似文献   

14.
化学-混凝沉淀处理含氟含重金属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某铝材电镀工业园含氟含重金属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研究了化学混凝沉淀法同时处理该废水中氟与金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CaCl2投加量与废水中氟离子摩尔比为5∶1(即CaCl质量4 782 mg/L),聚氯化铝(PAC)用量为500 mg/L,pH为9.5,聚丙烯酰胺(PAM)用量2 mg/L时,出水中残留F离子浓度可降至8 mg/L,Cu2+、Ni2+、Cr6+和Zn2+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05、0.07、0.3和0.1 mg/L,出水能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且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氯霉素生产中产生的DL 1 对硝基苯基 2 氨基 1 ,3 丙二醇 (DL 氨基物 )碱解废水的工艺。结果表明 ,NG 1 0 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废水中DL 氨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CODCr为 72 0 0mg/L ,DL 氨基物含量为 2 86 5mg/L ,批处理 1 7BV时 ,平均出水CODCr降至 89 3mg/L ,CODCr去除率 >98% ;出水中DL 氨基物未检出 ,去除率近 1 0 0 %。树脂经稀酸脱附处理后 ,再生性能良好 ,高浓脱附液可直接回用于氯霉素生产酸性水解工艺中 ,使回收物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吹脱法预处理皮革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皮革厂综合废水进行吹脱预处理实验,综合考察了影响氨氮去除的各个因素(pH值、汽液比、吹脱温度、氨氮初始浓度),同时对该预处理工艺去除铬、SS(悬浮固体浓度)、COD和硫化物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能耗及运行成本估算。结果表明:该厂皮革废水的最佳吹脱工况为pH=11,气液比=1 800,温度25~35℃,在此条件下,当进水ρ(NH3-N)=304.7 mg/L、ρ(Cr)=65.0 mg/L、ρ(SS)=1 700 mg/L、ρ(COD)=2 700 mg/L、ρ(S2-)=112.3 mg/L时,相应的去除率可达78.1%~83.5%、96.4%、88.2%、45.6%和85.0%,且吹脱法对氨氮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吨水处理成本约为3.61元,可作为皮革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悬浮填料 SBR工艺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 ,结果表明 :青霉素废水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宜采用非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 ;最佳运行工艺为一周期 8h ,非限制曝气进水 1h ,反应 5h ,沉淀、排水和闲置 2h ;该工艺与单一SBR工艺相比 ,可提高CODCr去除率 2 0 %以上 ,缩短反应时间 2h ;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当进水CODCr浓度变化较大( 80 0— 2 5 0 0mg L)时 ,CODCr去除率一直稳定于 83 %— 85 %之间 ,出水CODCr在 136— 35 0mg L之间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渗析器处理过滤的褐藻酸钠废水,褐藻酸钠废水初始水质如下:Ca2+(56 mg/L)、Cl-(1 808 mg/L)、电导率(7.24 mS/cm)。处理目标值如下:Ca2+(60 mg/L)、Cl-(300 mg/L)、电导率(2.50 mS/cm)。运用Design-Expert分析软件,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流量、电压及淡水浓水体积比及其交互作用对直流电耗的影响。建立了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电渗析的直流电耗为响应值做响应面,确定电渗析处理褐藻酸钠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流量200 L/h、电压40 V、淡水浓水体积比1∶1。在此条件下电渗析的直流电耗最小为0.45 kWh/kg,电渗析器处理后的水质如下:Ca2+(56 mg/L)、Cl-(259 mg/L)、电导率(2.00 mS/cm),达到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