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张某,男,40岁,系余姚市某厂职工,1998年11月8日7时35分,驾驶助动车从家里出发去单位上班途中,因车辆前后制动失效,车头前轮左侧刮擦道路西侧隔离花坛西沿后左侧倒在隔离花坛上,造成张某倒地后颅脑损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12时许死亡。为...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08,(7):92-92
编辑同志:我叫李有明,半年前应聘到一家运输公司当司机,车主是张某。在一次出车过程中,我驾驶了满载货物的货车行驶到某地时,由于汽车发生油咀破裂,我下车对其进行油管更换,左眼被车底的悬吊物刺伤,住进医院后,左眼球被摘除。出院后,我找该运输公司理论,要求按工伤处理,可是该运输公司却说,张某的车跟单位仅仅是挂靠关系,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背景:3月1日,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高架桥转出发大厅约50 m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杨某驾驶一辆小轿车与男友吴某一同前往机场乘飞机,当车辆行至机场高架桥离港平台转弯处时突然失控,冲向右侧护栏继续行驶,撞向在护栏边观光的人员。截至3月2日,事故共造成包括肇事司机在内的9人死亡、20余人受伤。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报道,与其同车的吴某反映,因后方车辆连续鸣笛致杨某高度紧张,不慎失控撞向护栏并撞上人群。  相似文献   

4.
<正>下班后饮酒又绕道接人车祸身亡要求认定工伤原某系山西省介休市某煤业公司职工。2017年4月4日下午17时下班后,原某和同事马某、宋某一起乘坐刘某驾驶的汽车去镇上吃饭并饮酒,饭后于18点45分去洪山村接宋某外甥薛某,在回介休市的途中,刘某驾驶的汽车于19点30分左右在某村口照壁发生碰撞,致使原某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5.
泉州“面的”司机李琳,自踏上出租车驾驶岗位时,她就意识到:小小的方向盘,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担子的份量可不轻! 为确保平安,她没有少下功夫。经常利用吃饭、闲聊的机会和老驾驶员切搓驾驶技术,交流驾驶心得并把他们的行车经验认真记在笔记本  相似文献   

6.
安全岛     
预测锻练,有 益于提高司机的 驾驶技能,有利于行车安全。所谓预测,指在行车时能正确地预测周围的车辆和行人的动态,适时作出自己的驾驶判断与反应,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回顾】吉林长春的农民工付某于2012年入职长春市某公司任司机,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也未给付某缴纳社会保险。2013年4月18日,付某为单位出车时,因高速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致车内同事一死两伤,付某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因其在事故中重伤,暂予监外执行。付某住院期间,单位只为其支付了部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富足的广州,有这样一群每天还在为吃饭和上厕所发愁的人——他们不是没钱吃饭而是没时间吃饭:为了尽量少上厕所,他们每天只能喝一瓶水。他们就是城市的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  相似文献   

9.
经典 《安全与健康》2016,(12):42-4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也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单位员工驾驶自有车辆为单位办事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员工驾驶自有车辆因公外出办事,即通常所说的"私车公用"。而"私车公用"行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结果该如何赔偿?请看以下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徐某为重庆市涪陵区某市政管理单位员工,吴某为该单位实习人员。2013年7月22日,徐某驾驶自有车辆载吴某等人外出为单位办事。办完事后,徐某驾驶车辆启动时,因疏于观察,其误  相似文献   

10.
施倚 《劳动保护》2009,(5):114-114
编辑同志:我们单位今年5月20日召集部分离退休职工来公司开会。当天上午,会议正在进行时,来开会的一名70多岁的退休职工闫某突然发作心脏病,倒地不起,我单位立即呼叫急救车前来抢救,但最终闫某不治身亡。现在闫某的家属来我单位,要求对闫某的死亡按照工伤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域外传真     
英国规定 :开车不按时休息就罚  在欧洲旅游过的人都知道 ,那里的旅游客车司机很“牛” ,开车 4小时绝对是要休息的 ,这一是为了保障司机的休息权 ,也是为了乘客的安全计 ,避免因司机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英国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在英国开长途汽车 (包括客、货车 ) ,对于驾驶员有严格的规定 ,一天只能工作 12小时 ,不能超时。否则 ,警察视作疲劳驾驶 ,严厉惩罚。司机连续开车两小时 ,必须休息 2 0分钟。若司机开车两小时后没有休息 ,那么开车 4小时后必须强制休息 4 0分钟。因此 ,在英国及欧洲的高速公路上 ,大约每两个小时的路段 …  相似文献   

12.
70万公里安全驾驶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绕行地球18圈。这是一个人29年的精力和全部青春的奉献!创造这一业绩的人,就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一公司电客司机张晓雨。  相似文献   

13.
徐斌 《劳动保护》2002,(3):49-49
一.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 检验小组由2人组成,一人负责发动机部分、驾驶室部分、车身部分、灯光电路部分和专用机械升降机构部分的检验(以下简称甲),一人负责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和履带系统的检验(以下简称乙)。甲、乙两人有一人兼任小组长。2. 组长指挥司机将车辆停放在便于检测的地方,将发动机熄灭火,拉紧驻车制动器,必要时在前后轮胎处放置垫木。3. 首先对车辆进行认定:(1) 甲检查车辆的厂牌型号或商标标记、发动机编号。(2) 乙检查车辆车架上的底盘编号。(3) 甲、乙两人和车辆拥有单位提供的资料核实无误后,…  相似文献   

14.
问我的朋友张某将一辆摩托车抵债转让给吴某,后吴某驾驶该车翻车死亡。吴某亲属以张某派吴某办事为由上门索赔,由于该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吴某百口莫辩只得赔偿了大部份损失。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转让车辆未过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劳动部办公厅1996年12月23日以劳办发[1996]271号文对司机工伤认定作了具体规定: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八条规定: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负伤、致残或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正常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本人伤亡的,也应按照此项规定,认定为工伤。同时,按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如果属于犯罪行为、自杀自伤行为、酗酒所造成或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不应认定为工伤。司机工伤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1980年7月的一天,交通部公路一局汽车队司机李少平在京保公路上开车。由于他头天夜里只睡了两个多小时觉,行至长辛店开始犯困,继续行驶至距京39公里处,就打起盹来,使汽车失去控制而逆行,与对面一辆满载六吨角铁的卡车相撞,造成9人受伤、车辆严重损坏的事故。据《北京日报》报道,5、6、7三个月间,这类由于司机开车睡觉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全市共发生17次,伤27人,死6人。 心理学者研究认为,驾驶疲劳之所以造成交通革故,是因为疲劳使人的驾驶机能下降,妨碍驾驶操作。 驾驶疲劳的原因,与车内环境(温度、湿度、噪声、车座、仪表、指示灯等)、车外环…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世界各国的交通部门而言,疲劳驾驶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英国的科学家日前成功研制出一种司机疲劳警报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疲劳驾驶的司机在行驶中睡觉,从而消除这一重大交通事故隐患,如今这项技术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车辆运营公司关注的焦点。司机疲劳警报系统是由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睡眠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某是某全民企业 (以下称甲单位 )的司机 ,在甲单位放假期间 ,经人介绍为某私营企业 (以下称乙单位 )运输木材 ,工作中发生事故 ,致使小腿等多处骨折 ,花去医药费近万元。事后 ,关于工伤赔偿问题 ,张某与乙单位发生争议 ,乙单位拒绝赔偿。理由是张某是甲单位职工 ,对乙单位来说只是临时用工 ,临时用工属于承包性质 ,费用中包含风险费 ,如果张某想申请工伤 ,只能回甲单位去申请。  张某最后又回甲单位来找 ,并且多次上访。  笔者认为 ,张某首先应明白什么情况下能认定工伤 ,然后 ,再根据有关法律条文来确定责任应由谁来承担。而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19.
机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机车驾驶行为链的基础上,结合双司机作业特点,构建了基于感知、判断、操作元件及模块组的单司机及双司机驾驶行为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确定单项器官元件可靠度测试与计算方法后,运用可靠性理论给出了功能模块可靠度、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模型,并对信息感知差系数、正副司机主次差系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驾驶行为可靠性测试分析方法。最后对4组16名机车司机按事故与非事故组进行分时段连续测试与可靠度计算,其结果表明,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不仅决定于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并且正副司机间的协调性密切相关,同时与作业时间呈凹函数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驾驶作业疲劳对高铁司机持续性注意的损伤机制,基于动车模拟器平台,进行主任务为动车驾驶,次任务为随机信号检测的连续4 h动车模拟驾驶试验。全程采集20名高铁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和脑电信号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对高、低持续性注意水平下司机的行为绩效、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成分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第1阶段相比,第2阶段司机的行为绩效显著下降(对随机信号的反应时增加,有效检测率下降)。此外,ERP的P2成分波幅显著减小,N2b成分波幅显著增大、潜伏期显著延长,P3成分波幅显著减小、潜伏期显著延长。该结果表明,长时间连续作业将造成高铁司机的持续性注意水平下降,引起该水平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疲劳造成高铁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分类、评估,资源的调制、分配和认知控制等高级认知能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