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降酚菌Bacillus sp.JY01的固定化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Bacillussp.JY01进行固定化包埋,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并对比了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降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菌液量:海藻酸钠水溶液体积比4:30、氯化钙含量为3%、钙化交联时间8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是32℃,最适pH值范围为7.0~7.5,最适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质量分数为1300mg/L的苯酚溶液,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8次苯酚降解率仍可达到96.8%,该固定化细胞降酚性能优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该细菌进一步应用于含酚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可靠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对苯酚降解菌进行固定化,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量、pH和苯酚浓度下,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有效容积为6L的反应器内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投加量为1.4g/L、pH6~8、曝气量为70L/h时,24h内可使浓度为7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当采用有效容积为5.5L的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连续降解实验时,在进水苯酚浓度为400mg/L,曝气量为60L/h,进水流量0.6L/h,HRT为9.5h时,出水苯酚浓度可降低到20mg/L以下。连续使用30d后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仍较好。说明固定化细胞有更好的苯酚耐受性、较高的降酚速率和更广泛的pH,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苯酚是造纸、塑料、农药、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未经处理的含酚废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经济有效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论文通过从被苯酚废水污染的污泥和污水中进行筛选细菌,得到11株耐受菌和降酚菌,在以苯酚为单碳源的培养上筛选降酚菌,通过药物培养得到7株高效降解酚菌。选择8号菌为研究菌种,进一步测定苯酚降解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温度、pH值、苯酚初始浓度、接种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得出该菌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降酚pH为8.0~9.0,最适初始苯酚浓度为200—240mg/L,最适接菌量为10%~15%。通过对8号菌降解苯酚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得出8号菌的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0.01%,耐酚浓度可达1.6g/L。  相似文献   

4.
热带假丝酵母8953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编号为8953)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可以利用苯酚、间苯二酚、联苯胺等芳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该菌株在48h内可完全降解约14.88mmol/L苯酚,完全降解10.63mmol/L苯酚只需要24h,其降解苯酚浓度最高可达19.13mmol/L。在pH4~9,温度20℃~40℃范围内,苯酚浓度为10.0mmol/L条件下该菌株均保持100%的降解率。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最适pH范围为6.0~8.0,最适温度范围为28℃~30℃,最佳接种量为1%~3%,外源添加氮源能促进酵母生长和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苯酚及一些苯系物是有机合成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生物处理的难点。从某焦化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根据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鉴定为红球菌,命名为PB-1,对其降解苯酚的条件进行优化以及该菌株降解底物广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9.0;当菌体浓度OD_(600)为0.3时,24 h可完全降解1 000 mg/L的苯酚;该菌株可耐受2 000 mg/L浓度的苯酚,对苯酚72 h的降解率为35.76%;此外,该菌株可适应300 mg/L浓度的喹啉,对1 500 mg/L苯胺72 h的降解率达到68.06%;该菌株对苯酚和苯胺的降解均通过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催化的邻位途径,底物降解彻底,环境友好。红球菌PB-1可降解高浓度苯酚、苯胺,且耐受难降解喹啉类杂环芳香物质,在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L5-1,经菌落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5-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注册号为MN784421.将苯酚设置为唯一碳源,对其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5-1在10%接种量、温度30~35℃、pH值7~8的条件下,均能高效降解培养基中苯酚(培养基体积为100mL,初始苯酚浓度为500mg/L,14h时降解率>93%).而在最优降解条件下(10%接种量,培养温度为35℃,pH值7.0,NaCl浓度为1%),初始苯酚浓度为500mg/L,菌株在14h内的苯酚降解率可达97.1%;而当初始苯酚浓度为1000mg/L,菌株也可在46h内达到97.71%的降解率.运用Haldance方程动力学模拟菌株在不同浓度苯酚下的生长过程,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55h-1,半饱合常数104.27mg/L,抑制常数为322.83mg/L,R2=0.997.菌株L5-1为目前已报道的Bacillus菌属中降解苯酚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实际处理含酚废水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苯酚降解菌CM-HZX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苯酚菌CM-HZX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属于红球菌(Rhodococcus sp.),16S r DNA在Gene Bank的登录号为KM014567.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M-HZX1培养及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 H=7.0,温度30℃,转速为150 r·min~(-1).该菌株能耐受4%的盐度,适应性强.0.5 g·L~(-1)苯酚在24 h时的降解率可达93.6%,1.5 g·L~(-1)苯酚在48 h时的降解率在90%以上.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海利(常德)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池水样中分离得到1株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该菌可在盐度1%~8%、p H4.0~10.0、温度15~40℃条件下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命名为zht I.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 r DNA鉴定和BLAST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zht I为一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uillouiae;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葡萄糖浓度、苯酚浓度、p H值为影响菌株zht I降解苯酚的主要因素;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菌株zht I在苯酚浓度801.6 mg·L~(-1)、葡萄糖浓度5.56%、p H值7.3、接种量6%、温度30℃、盐度3%条件下培养72 h,菌株zht I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3.23%.经降解动力学研究发现菌株zht I对苯酚的最大耐受浓度为1700 mg·L~(-1),菌株zht I降解苯酚的动力学模型符合典型的底物抑制模型,降酚动力学参数为:μmax=2.142 h~(-1),KS=126.952 mg·L~(-1),Ki=476.191 mg·L~(-1).  相似文献   

9.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YH8.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YH8,鉴定菌株YH8为Acinetobacter guillouiae.在苯酚浓度低于1200 mg·L-1,温度为26~34℃,pH为7.0~10.0时,菌株YH8培养60 h对苯酚的降解率达70%以上.运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苯酚降解的最适外加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山梨醇和NaNO3,最适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为9.0,最适接种量为5%.为了提高菌株YH8的降解率,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评估并筛选出影响苯酚降解的3个关键因素为初始pH、苯酚浓度、山梨醇浓度.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3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其最优降解条件为初始pH 9.26、苯酚浓度1163.63 mg·L-1、山梨醇浓度7.81%、接种量5%、NaNO_3浓度2%、温度30℃、培养时间96 h,在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8.95%.苯酚降解酶活性及酶定域实验表明,菌株YH8相关降解酶为胞内酶,且苯酚可诱导苯酚羟化酶(LmPH)和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_(12)O)的合成.通过降解酶特异性引物从菌株YH8扩增得到LmPH和C12O基因片段,经质粒检测和消除实验发现菌株YH8相关降解基因位于质粒上.此外,菌株YH8能耐受高浓度NaCl和多种重金属离子,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0.
从太原市焦化厂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细菌,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该菌株为Diaphorobacter属细菌,命名为PD-07.代谢机制研究表明,苯酚可诱导该菌合成邻苯二酚2,3-加氧酶降解苯酚.为了提高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以海藻酸钙为材料,对该菌株进行包埋固定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定化菌株苯酚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苯酚降解率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回归分析,应用二次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拟合曲线与实验实测值相关性良好,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83%(m/V)、CaCl2 0.3mol/L、菌胶比1:26.73、固定化时间2h、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2、液固比4.86:1,在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6.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