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综述了对苯二甲酸 (TA)及其生产废水的生物毒性 ,并对相关的毒性控制技术进行了讨论。这对研究开发高效处理TA生产废水技术 ,维护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对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毒性单位法(M)、相加指数法(AI)、混合毒性指数法(MTI)、相似性参数法(λ)和等效线图法评价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混合毒性指数法中M0的计算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3.
对乙醛生产废水进行碱解预处理,研究碱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醛生产废水经碱解预处理后,废水中有毒物质降解明显,且厌氧生物毒性和好氧活性污泥毒性显著下降。碱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乙醛生产废水碱解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反应时间为0.5 h,碱投加量为1.2 g/L,反应温度为30℃,好氧活性污泥毒性即可有大幅下降;产甲烷抑制率在反应时间为3 h以上,反应温度为60℃、碱投加量为2 g/L以上,有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厌氧消化中硫化氢毒性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时,不但存在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之间发生基质竞争的问题,而且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还原时产生的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作者介绍了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动力学方程,并详细分析了在厌氧消化条件下,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重点阐述了用气体吹脱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除硫法三种控制硫化氢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别测定了苯酚、硝基苯和间硝基苯胺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和等毒性配比的二元及三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等浓度比和等毒性比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苯酚+间硝基苯胺二元体系为协同作用,其他各体系为相加作用。为简化联合毒性实验方法,建议在研究相关系列化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机制中,可采用等浓度配比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活性污泥呼吸变化快速检测废水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污泥的呼吸代谢为检测指标,采用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对废水毒性进行试验性的检测。建立了3种简便的废水毒性检测方法,可用于一次性检测,也可用于连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碱减量废水中的乙二醇(EG)对对苯二甲酸(TA)的好氧生物降解产生不利影响,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A和EG的兼性厌氧降解性能,并着重考察了TA在EG存在下的兼性厌氧降解规律,从而为碱减量工艺实际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方案和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TA在缺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降解率很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兼性厌氧平均降解率为6.1%,而兼性厌氧菌对EG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其降解率达到58.9%~71.5%.在TA配制废水中投加EG时,EG首先得到降解,当EG完全降解后,TA才开始降解,并且其降解速率与TA作为惟一碳源时TA的降解速率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涤纶碱减量废水的处理不能仅仅采用兼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而应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情况下,辅以兼氧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利用Fenton试剂预处理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基苯类衍生物,对生物具有毒性,属难生物降解类化合物,本研究利用芬顿试剂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的CODCr、硝基苯含量(NB)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88%和82%以上,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2):159-160
山梨酸生产废水对厌氧微生物潜在毒性的影响,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邻硝基氯苯甲氧基化废液综合利用技术,室内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化肥工业废水的中试研究,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铅和镉的来源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中有毒或潜在有毒化学物,特别是重金属,种类和数量增加,对人和动物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重金属中,铅和镉尤为突出,毒性最大。本文阐述了它们的主要来源,慢性毒性,长期容许量或安全标准,略述了这二种金属与其他元素或养分的相互作用,因为这些作用显著影响了它们的毒性,特别讨论了这些作用对二种金属的容许量或最小长期安全摄入量的影响及其复杂性,最后建议继续研究以找出显示铅和镉对人体亚临床反应的早期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苯酚及其氯代物对大型[氵蚤]的毒性效应和微观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氵蚤]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利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实验测得的毒性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效的毒性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氵蚤]的幼溪接触不同化合物的不同浓度,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苯酚、4-氯酚、2,4-二氯酚、2,3,4-三氯酚和五氯酚的48hEC50分别为9.15、4.64、4.40、1.92、0.37mg/L;根据化学物质对[氵蚤]类的毒性评价标准,这5种化合物都属高毒物质,其中五氯酚具有极高毒性。另外,五氯酚对大型[氵蚤]的致毒关键步骤不仅包括传输分配过程还有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老龄”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和氨氮的厌氧毒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厌氧毒性试验(ATA)研究了“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重金属和氨氮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和氨氮使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分别下降14.4%和36.7%,4倍受试渗滤液重金属浓度或4 000 mg/L的氨氮浓度均可使污泥活性受到重度抑制。通过对不同浓度重金属和氨氮的厌氧毒性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氨氮和重金属对厌氧微生物的IC50分别为2 265 mg/L和2.9倍试验用渗滤液的重金属浓度;“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对厌氧污泥的毒性影响较大,高浓度重金属对厌氧污泥活性的抑制较难恢复;实际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在采用厌氧工艺前,应对氨氮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其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同时避免水质剧烈波动对厌氧处理系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微囊藻毒素污染以及对微囊藻毒素生物毒性的调控研究成为全球环境关注的热点。基于对微囊藻毒素结构特性、生成机制、迁移转化规律和污染现状的探讨,归纳总结了微囊藻毒素的典型生物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为有效防控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深入探讨了微囊藻毒素的源消减调控策略、针对微囊藻毒素迁移过程的调控策略及针对微囊藻毒素毒理过程的调控策略。最后,对微囊藻毒素生物毒性作用机制及调控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微囊藻毒素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饮用水中存在着能导致遗传毒性的物质,在我国许多水厂水质检测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生物毒性指标作为反映有毒物质综合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SOS/Umu生物毒性测试评价了北方某市一自来水厂的A、B、C、D 4套试验工艺在不同的季节(冬春两季)各工艺段出水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冬春两季地表水加氯后遗传毒性效应均显著增加,冬季间接遗传毒性效应高于春季;活性炭吸附对去除遗传毒性物质效果显著,但后期加氯使遗传毒性效应增加;冬春两季比较,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比较,各工艺出水的遗传毒性效应差别很大.通过研究表明,本研究所应用的生物毒性测试SOS/Umu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水厂工艺过程中致突变物质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能对工艺改进提出指导,是自来水质安全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不少重金属是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当重金属在菌体内浓度过高时,会对菌体产生毒性,微生物可通过细胞的表面富集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减小毒性的破坏,在重金属进一步的诱导下,菌体会产生由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组成的抗性基因,通过多作途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的毒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碳酸醑膜直接固定法制备了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分别测定了Cd2+、Cu2+、Zn2+和Cr(Ⅵ)对Bacillus Subtilis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和等浓度配比下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并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的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2种联合毒性评价方法下4种重金属离子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重金属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初步阐明了重金属对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以及重金属参与生物过程的生物活性点位;阐述了金属离子对生物活性点位的竞争及其对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讨论了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对生物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蔡武 《污染防治技术》1996,9(3):150-151
依据《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试行)》一书,选用南京市几种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渣,对其腐蚀性及浸出毒性进行了分析测定,填补了南京市目前对固体废物试验研究的不足,为固体废物的污染监测,废物处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苯乙酸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生产废水毒性大,COD浓度高达30g/L,CN^-浓度高达4.5g/L。采用化学法除氰后,再坏蛋低渡冷却水、生活废水混合调整水质,然后经高负荷高效好氧生物处理工艺(HCR)处理,出水COD、CN^-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大豆异黄酮生产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程实例,介绍了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大豆异黄酮生产废水的调试运行情况,并对调试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