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质形成机理实验研究及其找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采用黄铁矿热电性质特征寻找内生金矿床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具体矿床 应用中,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和结论。作者通过实验矿物学的研究方法,模拟金矿床形成的物 理化学条件,实验合成各种特征的黄铁矿晶体,深入探讨黄铁矿形成时物理化学条件对黄铁矿 的化学组成及热电性质的影响程度。论述黄铁矿热电性质及其矿物的铁硫比值及As、Co、Ni含 量变化的演变规律,对利用黄铁矿热电性质找金应用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矿物(如黄铁矿、毒砂)的热电性测定,是找矿矿物学中的重要技术方法。尤其在金矿床中,可用来划分矿床成因类型、区分成矿阶段、判断矿体剥蚀深度、预测矿体延伸情况,为普查找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找矿矿物学(Поисковая минералогия)是综合研究矿物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借以制定矿床普查和评价标志及拟定矿物学找矿方法。关于矿物的标型作用、矿化的矿物标志、共生组合、金属矿床的分带性、近矿围岩蚀变、表生带中金属矿物和伴生矿物的性状的学说是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基础。找矿矿物学是在矿物学和矿床学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银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中发现的二十余种银矿物进行了初步的矿物学研究 ,探讨了银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为矿石选冶和找矿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台湾北部金瓜石地区是台湾重要的金、铜、银产地。矿体主要以Au-Cu脉、含Au脉及金-铜角砾岩岩筒产出。矿石矿物有:自然金、富银的银金矿、硫砷铜矿、四方硫砷铜矿及合金黄铁矿等。本文总结了金瓜石地区的地质、矿床、区域地质、矿物学、构造地质、围岩蚀变、地质勘探、物探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扩大找矿远景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的吸附成矿作用是表生和低温条件下的一种重要成矿机制。本文综述了黄铁矿吸附-还原金络合物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黄铁矿吸附-还原不同金络合物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黄铁矿对Au-S络合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黄铁矿与Au-S络合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以及表面络合,由于吸附的Au-S络合物的还原反应相当缓慢,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发生解吸附作用;而黄铁矿对Au-Cl络合物的吸附作用实质上是黄铁矿表面金络合物迅速的还原反应,通过还原作用形成自然金而使得解吸附率极低。As掺杂形成的p型黄铁矿以及和n型黄铁矿构成p-n结是导致金络合物在黄铁矿表面发生电化学沉淀的驱动因素。目前有关金的吸附实验都是在温度小于90℃的表生条件下进行的,开展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成矿实验,尤其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原位研究高温高压下黄铁矿-金络合物溶液之间的界面反应以及原电池效应对金络合物还原作用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黄铁矿的热力学稳定性限定在一个很窄的则范围内,但在地表条件下几乎在任何地质环境中都产出有黄铁矿。然而,当矿山废石或黄铁矿质页岩暴露在大气和大气水中时,黄铁矿的风化速率相当快,以致于在几年内即能引起环境污染和地质技术问题。近年来对黄铁矿氧化反应的研究重点是确定地质环境的哪种化学因素对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影响最大及其影响程度。一些研究者在一系列实验条件下对地下黄铁矿样品进行了淋滤实验。他们观察到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取决于样品的表面积和氧化剂的初始浓度,而与淋滤介质的初始pH值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用一速率定律表达了黄铁矿氧化速率与上述实验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同作者对这一速率定律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还可能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黄铁矿表面性质的变化或者是由于作为黄铁矿氧化反应化学路径的一部分的其它一些未预见反应引起的.本文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和物质的磁性以及溶质与团体之同的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黄铁矿氧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 :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 ,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 ,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金矿以Au As Sb Hg组合为特征 ,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 ,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 ,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关于伟晶岩及伟晶岩型矿床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划分出酸性的白云母伟晶岩、酸性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碱性的云霞正长伟晶岩和基性的金云母伟晶岩等四种建造。伟晶岩矿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根据近几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利用找矿矿物学标志寻找和评价伟晶岩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找矿矿物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矿物的标型性理论”。大家知道,现代矿物标型性理论成功地概括了矿物和矿物组合成分、形态特点和其他用近代手段测试的多种性质与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煤矿酸性水环境,对来自2个不同产地的煤系非均质黄铁矿样品进行了不同固液比的淋滤实验,对反应体系物理化学状态以及其中的Co、Ni、Zn、Cd、Al、Cr、As、Pb8种元素的释放行为进行了长达312h跟踪检测和对比.结果显示,在2种不同来源的煤系黄铁矿样品反应体系中,Co、Ni、Zn、Cd的释放行为均为持续升高,说明这些元素的释放受体系中物理化学状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液相中具有较高的迁移行为;Al、Cr、As、Pb在不同样品体系中的释放行为差异较大,受到体系pH值、吸附及共沉淀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是相对不易迁移的元素.煤矿酸性水环境中元素释放和迁移行为主要受到黄铁矿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介质pH值和围岩矿物学性质3个宏观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四川省八大燃煤电厂粉煤灰的天然辐射水平,使用KarPov及UNSCEAR报告提供的方法,估算了全省八大电厂粉煤灰所制建材给居民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0.3~1.6mSv/a),推算出全省各大电厂粉煤灰在建材中满足国家放射标准的最大允许掺和量(54%~100%)。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西地区临泽县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本文对荒漠化现状和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两大荒漠化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各因素变化对荒漠化演变的可能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4.43%,沙化危害严重。多年降水无明显趋势变化,且总量较小、分布极不均匀;气温则明显变暖,且极端气温条件恶劣;风速趋于减弱,气候的总体变化不利于荒漠化恢复。另外,自建国以来人口增长迅速,随之引起耕地面积扩张,牲畜量迅猛增长,且经济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促使荒漠化正向扩展。综合各因素变化影响,临泽县荒漠化态势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人口压力、人类破坏活动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已成为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以期土地荒漠化局势逆转。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呼市TSP大气污染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呼市TSP污染从2003年以来得到控制,"十五"较"九五"期间有明显的改善,采暖期TSP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并提出消除呼市大气TSP污染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中产生大量碱洗废液,其主要成分为NaOH与Al(OH)3,如不能有效回收,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故针对含有“长寿碱蚀剂”的废液提出了生石灰处理工艺。此工艺简单,效果好,铝去除率最高可达97%,碱回收率可在80%左右,完全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该法原料价格低廉易得,实现闭路循环,而且其副产品CaCl2·2H2O、Al2(SO4)3·18H2O、CaSO4·2H2O等均有较高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了建立环保信用档案的重要性、必要性;构筑诚信理念,加强诚信建设的紧迫性;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环保信用档案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河流枯水流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泾、洛、渭三河流干流在陕西境内的主要控制断面为例,分析了14个时段枯水流量的概率分布特征,选定了理论分布线型,揭示了各枯水序列的时段平均流量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推求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枯水流量的经验公式。绘制了相应的关系曲线,应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7.
裴照堂  姚刚 《环境工程》2011,29(1):95-97
随着越来越多标准化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成和投入运行,原有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综合治理被各级环境管理部门日益重视,成为改善环境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北某市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分析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主要环境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垃圾渗沥液、填埋气、边坡安全等环境和安全问题的具体工程措施,尽量将简易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分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律的体系,试图从环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环境法进行法律属性的分析,得学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结论,环境行政管理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才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9.
首先正确估计样品BOD5浓度范围,并测定稀释水的溶解氧,然后根据稀释倍数公式计算3个适当的稀释倍数.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省时、可靠,适用性强,能够确保BOD5样品分析一次成功.在BOD5样品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饱和溶质运移理论,建立了水分运移和溶质对流-扩散的动力学耦合模型,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拟合了垃圾有机污染物衰减曲线,在充分考虑垃圾污染物浓度衰减,土壤水环境吸附解吸、生物降解作用基础上,进行了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该模型可为定量预测垃圾场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