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徐州权台矿煤矸石和煤泥的提取物对土壤硝化细菌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矸石水的提取物外,煤泥和矸石在不同提取剂中的提取物对硝化细菌的代谢速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煤泥和矸石中的有害物质和盐分,其综合生物毒性作用不容忽视;此外,通过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研究煤矿固体废物的生态效应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污水对红树林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树林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处理下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的研究,探讨污水排放对红树林人工湿地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不同红树植物、基质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分别与硝化、反硝化菌的数目呈显著正相关,污水排放会极显著增加基质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同深度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不同,基质上层(0~10 cm)的硝化作用能力极显著高于下层(10~20 cm),反硝化作用刚好相反,但差异不显著。有红树植物人工湿地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要强于无植物系统,不同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的硝化作用强弱依次是:秋茄桐花树海桑,差异不显著,反硝化作用强弱顺序刚好相反,但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硝化、反硝化作用与基质有机质、盐度及p H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15N标记硝态氮反硝化作用的培养试验,结合15N气态损失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了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条件,可为进一步阐明稻田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发生机制提供直接依据.结果表明,氧化和还原条件下均能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在4周的培养试验期间,直接测得的氧化(Eh-290-330mV)和还原(Eh-114-42mV)条件下的15N气态损失分别占加入量的60.23±8.04%和83.89±4.79%.但是,氧化条件下反硝化作用速率明显减缓,外加的硝态氮的半衰期延长,显示了溶解Q2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作用进程的模型研究表明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作为土壤反硝化作用潜在能力的衡量指标可能优于传统的土壤反硝化势表征方法(反硝化作用百分率),而15N示踪-质谱计法直接测定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则有可能对土壤及其他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科学》2000,20(6):0-0
 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15N标记硝态氮反硝化作用的培养试验,结合15N气态损失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了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条件,可为进一步阐明稻田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发生机制提供直接依据.结果表明,氧化和还原条件下均能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在4周的培养试验期间,直接测得的氧化(Eh7-290-330mV)和还原(Eh7-114-42mV)条件下的15N气态损失分别占加入量的60.23±8.04%和83.89±4.79%.但是,氧化条件下反硝化作用速率明显减缓,外加的硝态氮的半衰期延长,显示了溶解O2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作用进程的模型研究表明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作为土壤反硝化作用潜在能力的衡量指标可能优于传统的土壤反硝化势表征方法(反硝化作用百分率),而15N示踪-质谱计法直接测定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则有可能对土壤及其他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络合萃取法提取土霉素废液中的土霉素,并以土霉素水溶液作为模拟试液,研究了吡啶类萃取剂对土霉素的萃取规律。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选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PCC)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PCB)2种产品均可有效萃取废液中的土霉素。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反萃得到合格的土霉素结晶产品。  相似文献   

6.
施加碳酸钙对酸性土壤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闭合氮循环的重要步骤,阐明在酸性土壤施用碳酸钙(CaCO_3)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可为农田质量稳定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湖南省湘潭市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个CaCO_3施加量,分别为0、2.25、4.5和7.5 t·hm~(-2),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分析了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_3的施加,显著提高了土壤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762.10~868.58mg·kg~(-1),促进土壤硝化作用[0.59~0.82μg·(g·h)~(-1),以NO_2~--N/土计],但当CaCO_3施加量达7.5 t·hm~(-2)时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土壤反硝化作用对CaCO_3的响应较为复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化作用与土壤DOC显著正相关,和NH_4~+-N含量显著负相关,反硝化作用与NO_3~--N含量、土壤DOC显著正相关,和含水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矿化垃圾反应床反硝化处理NO废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华  赵由才 《环境工程》2005,23(2):39-42
实验室研究表明 ,利用矿化垃圾作填料的生物反应床在厌氧条件下可有效地处理NO废气。气体在反应床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NO处理效率的关键参数 ,NO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添加菌种可缩短生物反应床启动时间。厌氧条件下NO去除效果明显要好于好氧条件下的试验 ,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处理NO_x 比生物硝化作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环保文摘     
煤泥水处理新工艺—脱泥浮选与洗水二次澄清[刊]/于尔铁等//世界煤炭技术(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4,(6),—15~18 由于原煤含有大量易泥化矸石,加之洗水水质软,煤泥的回收与洗水澄清极为困难。本文采用浮选前用分级方法脱除细泥,并将其与浮选尾煤合并处理,在复合絮凝剂作用下强化澄清,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可全面改善浮选、过滤以及跳汰作业条件,同时也能消除泥质物对精煤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难于自然沉降的煤泥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草分枝杆菌这种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草分枝杆菌絮凝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处理后的煤泥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可回收利用煤泥水中的可燃物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离子浓度,pH值对苯酚荧光光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了腐殖酸对苯酚的荧光猝灭效应.结果表明,天然水中9种常见离子Na+、Mg2+、Ca2+、K+、NH4+、Cl-、HCO3-、SO42-、HPO42-对苯酚的荧光光谱形状和荧光强度基本无影响;NO3-的存在会使苯酚的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荧光强度随着NO3-浓度增大而减小.苯酚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存在形式不同,致使pH值对其荧光光谱特征参数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碱性条件下,由于羟基的电离使荧光强度很弱.腐殖酸的存在使苯酚发生荧光猝灭,采用Stern-Volmer方程修正式对实验猝灭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的拟合结果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11.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应用了土壤学、微生物学、采矿学、农林学、环境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排土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排土场植被特征和植被恢复措施。排土场以保护为主。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主要复垦植被的影响,以及主要复垦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平庄矿区露天煤矿人工植被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别对干化焚烧、污泥与煤混燃发电、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发电3种焚烧处理方式的生命过程进行清单分析,以获得各处理方式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 t湿污泥,填埋处理的能耗和总环境负荷均最低,分别为2.24kg (以标准煤计)和46.55×10-3标准人当量(PET).污泥直接干化处理能源消耗最大,达到了111.12 kg(以标准煤计).污泥与垃圾或者与煤掺烧发电由于利用固体废弃物化学内能,降低了化石燃料消耗.这两种掺烧处理方式的环境排放都以酸化和富营养化为主,对局地性的影响占据首位,因此,污泥焚烧处理仍需加强尾气净化设备的投入,以减少酸性气体及二噁英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根据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对迷宫斜板的工作原理及效果进行粗浅分析,论述了迷宫斜板在矿井水中的应用,探讨了矿井水处理站迷宫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沉淀时间、占地面积及悬浮物浓度等参数的变化,为煤矿矿井水的深度净化处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处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辽宁矿种繁多,矿山固体废弃物产出量巨大。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矿山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影响遥感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山固体废弃物调查对象与内容、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并分析了辽宁矿山固体废弃物产出量及矿山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煤与垃圾在流化床中的混烧利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经济和环保等方面 ,对于煤与垃圾在流化床中的混烧利用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目前的垃圾 ,混烧比率宜小于 90 % ;垃圾收费和售电价格对于焚烧厂的经济状况影响很大 ,若从鼓励多焚烧垃圾而不是多发电的角度出发 ,应尽量增加垃圾收费补贴来使焚烧厂正常运行 ;与纯烧煤相比 ,混烧时除SOx 外 ,其余污染物排放均有所增加 ,但混烧有利于提高燃烧温度 ,破坏二英类物质的生成。该结果对于混烧处理厂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煤矿区废弃矸石山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对平煤集团矸石山实地调查、理化特征分析,最终提出了治理矸石山生态恢复的方法,包括边坡整形和边坡植被重建。通过该治理方法的实施,逐步实现了煤矿区废弃矸石山的生态恢复,解决了煤矸石污染问题。此方案的实施,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晓南矿煤矸石制砖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和累积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矸石长期露天堆存,占据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还对空气、水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通过晓南矿利用煤矸石制取空心砖取得环境效益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国内其它地区开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与电石渣治理煤矿自燃矸石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矿自燃矸石山是矿区一大污染源。本文研究了粉煤灰,电石渣这两种工业废弃物作为治理自燃矸石山的灭火材料的可能性。实验室试验表明,在一定的配比下它们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现场工程获得了成功,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垃圾焚烧烟气中二恶英零排放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钢 《环境工程》2005,23(5):90-91
介绍了绍兴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煤和垃圾混烧循环流化床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经活性炭吸附、半干法和布袋除尘器净化工艺处理后,烟气中二恶英接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