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绿叶》2018,(10)
正中华文明的古代世界观中很早就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山水城市的追求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古代城市选址以自然条件为依据,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形成。当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即“千城一面”,许多城市地域性风貌消退、丧失文化特色。为此,我们提出推广“山水城市”的理念,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特征结合,融合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将中  相似文献   

2.
缺乏城市色彩规划,易造成视觉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逸 《环境教育》2011,(7):18-20
一个没有色彩的城市是不和谐的,但一个各种颜色都运用的城市,更是不伦不类。面对目前中国城市色彩混乱,甚至造成视觉污染的现状,政府部门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更需要各地方出台管理规范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城市也逐渐发展起来。人口密集地区的消费活动所引起的局部污染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垃圾、粪便等是古代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了对它们的处理。一商代城市已具相当规模,人们消费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对此商代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城市生态协同发展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关键。城市生态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为特定地方对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度,体现了特定地方对流域性生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差异悬殊。协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耗和污染排放较少的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污染较少的城市。而生态协同发展能力较差的城市多集中在那些能耗和污染严重的地区。这些城市形成了三大一级城市群和八大二级城市子群的空间分异格局。该格局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协同发展能力之间在现阶段并非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发展需要切实体现一体化治理(流域性)、中央集中性治理(国家战略性)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统筹性治理(复合地域生态系统)三大内在需求。从长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恢复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工协作入手,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上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的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5.
旅游综合体顺应了世界休闲业发展的潮流,它以旅游为主导,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界定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机制,认为旅游消费转型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城市商业发展、旅游供给能力升级、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支持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据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功能不同,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分为娱乐旅游综合体、休闲度假游综合体、会展旅游综合体和商业旅游综合体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旅游综合体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中国人用风水宝地来说一个地方环境好。所谓的风水宝地有一套专门的术语和玄妙的理论,如:来龙去脉,靠山祖山,左青龙,右白虎,中堂广阔,流水曲折等。我觉得就人类大的生存而言,一个地方是不是风水宝地,关键看它是不是三面围合,一面敞开,而且敞开的方向还要合适,被围起来的地方要平坦开阔,要有流水环绕。太行山和燕山地带就符合这样的环境选址要求。夏季风吹到太行山和燕山脚下,沿着山坡逐渐抬升,水汽冷凝形成降水,降水又在山区  相似文献   

7.
运用变异系数、集中化指数、泰尔指数、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影响辽宁省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历史因素、经济发展与布局、消费水平、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和制度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力集中的地方,是区域环境中的一部分,受区域环境的制约。区域环境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存亡。故抓住影响城市环境的区域特点,规划城市环境,是会事半功倍的。一、新疆环境的特点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四周高山,湿润气流受高山所阻,不能深入,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天山山脉,东西绵延其中,又形成两大盆地。天山之南为塔里木盆  相似文献   

9.
论文(著作)刊名(出版社)发表年月作者获奖惰况.备注环境英语文选环境催化氢能新工艺《环境地学》《环境科学导论》《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生态保护》城市发展中几项环境保护任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秦皇岛地区新生代地理若干间题的初步探讨秦皇岛早第三纪风化壳特征及形成环境中国古代生态破坏与文明中心迁移秦皇岛全新世海岸演化与现代海岸保护环境变迁与喝石考辩中国古代生态破坏与长城位里移动中国古代生态破坏与文明中心迁移试论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试析春雪啤酒质量与环境地球化学的关系城市生物多样性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中…  相似文献   

10.
李異平  曾曼薇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5):107-114,31
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系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健康程度,更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和治理效果的认知与评价。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折射出居民环境认知、个人偏好、预期目标和情感联系的地方认同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城市垃圾治理成效的评价及其对政府垃圾治理能力的评价与其地方认同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居民对政府关于垃圾治理法律法规的认同也能增强其地方认同感。本文建议,未来关于地方认同的研究需要聚焦于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传播效果,总结和归纳城市居民对环境治理成效的归因模式与其地方认同之间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较为普遍,已经成为水污染防治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人的集中生活单位。现代城市在作为人的集中生活单位的同时,还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集中反映。不管从什么角度、什么标准看,城市均可认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实体。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了解还远远不够。为此,许多城市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假如我们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  相似文献   

13.
发挥当地人能动性,走出农村环保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毅 《绿叶》2010,(5):58-67
简单化的政策、软弱的地方社会和强大的外部力量共同的作用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根源之所在。传统的由外而内的环保视角和由上而下的环保监管模式,令当地民众成了环保的对象而不是主体,农村沦为城市的附庸,地方环保、农村环保陷入困境。如何下放管理权限,形成环境保护中的分权治理?如何转变地方政府环保监督机制,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更多地纳入到当地人的评价和监督下,迫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当地的长远利益?这一切之变的关键是,依赖当地人,发挥当地人自主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条件与废物城市哲学家玛弗多警告说:“城市是真、善、美的象征,城市失去了真、善、美的秩序时就破坏了人类的幸福。”城市是文化生活的地方,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使市民生活安全、卫生、美好、公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地方感研究对缓解人地矛盾、居民和移民矛盾的意义日益凸显,逐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构建地方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大同御东新区从业人员为例,基于市场调查数据,对其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地方感变量类型、大小、离散程度与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感的构成因素可分为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地方认同、情感依赖、推荐意向和参与意向7个隐变量;就从业人员而言,地方认同和情感依赖与地方感的直接关系最强,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次之,推荐意向和参与意向均与地方感的之间关系较弱,且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就旅游目的地城市新区而言,从业人员地方感知和地方依恋水平较低,但却具有积极的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城市的排水排污设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城市的排水排污设施的发展李恩军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城市开始逐渐产生。从那时起,至今已有数千年,城市日益发展,其排水排污设施也日趋完善。我国古代在城市排水排污的建设、管理和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排水排污...  相似文献   

17.
徐冰阳 《环境教育》2008,(11):55-56
2007年,是环境保护部确立的“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两项重要制度,发挥其约束和激励作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起“城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公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管理机制,促使地方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8.
贺震 《环境教育》2009,(8):68-70
生态环境建设要走出误区 近年来,“环境兴市”、“生态立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与环保、生态有关的时髦词汇在一些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施政纲领”中频频出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需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但当前不少地方“填经”、“好经”已被歪嘴和尚念歪,一些地方打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借着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浅谈噪声污染的危害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城市噪声源越来越多、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污染事件急剧增加。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简述噪声的形成及特点、噪声的危害,提出如何防治噪污染以及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与城市环境的法律保护相比,对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在我国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十亿人口中有八亿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农村环境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保养生息的地方,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地。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