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动态     
磷是引起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作为其去除方法,有凝聚沉淀法、生物脱磷法、晶析法以及吸附法等。如考虑到回收,吸附法则是最为有效的。为了降低磷吸附法的建设投资及维持管理费用,必须开发性能好的吸附剂,并确定能够有效地利用吸附剂性能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比了酸析法和碱析法对碱法草浆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酸析和碱析后木质素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酸析法和碱析法都能有效析出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酸析法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碱析法;当造纸黑液pH为3时,COD去除率达到72.0%,色度去除率为97.7%;当造纸黑液pH为13时,COD去除率达到55.0%,色度去除率为22.3%;PAC对于酸析后木质素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当废水温度为55℃、PAC加入量为45mL/L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9.5%,色度去除率为98.5%;PAC絮凝剂对于碱析后的造纸黑液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在常温条件下,将价格低廉的氯化镁、碳酸氢铵加入到高浓度含磷废水中,不仅有较高的除磷率,且可兼得缓效复合肥MgNH4PO4·6H2O。为了使一次处理液能达标排放,以MgNH4PO4·6H2O作为晶种,采用晶析辅助化学沉淀法进一步除磷。在一次处理液放置时间为2.7h、水力停留时间维持0.1h左右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Ⅱ类水排放标准(磷质量浓度不超过2.0mg/L)。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7,27(4):387-387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洗脱污泥中的磷,提高了磷的回收率,同时减少了污泥体积。该污泥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向污泥液中鼓入含臭氧的气体,使污泥液形成泡沫;第二步,将吸附在气泡上的污泥与污泥消解剂相互接触,使磷从污泥液中洗脱出来。还可进一步进行以下步骤:将脱磷后的污泥液分离为磷洗脱液和剩余污泥;  相似文献   

5.
纳滤膜在增白剂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白剂作为一种合成染料,在染料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传统生产工艺通常采用酸析法,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的酸,而且排出的废水处理难度极大,严重污染环境.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替代原有的酸析工艺对增白剂合成液进行脱盐和浓缩,不仅使产品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而且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专利申请号:CN201410469887.9公开号:CN104230169A申请日:2014.09.15公开日:2014.12.24申请人:刘立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焦渣为主料制备全固废高强度玻璃陶瓷的方法。该方法以50%~95%的焦渣、0~45%的镁渣、0~15%的白泥、2%~10%的钛渣和3%~10%的次磷酸钠废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浇注成型和一次析晶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蒸馏醇水比(乙醇与中性废母液的体积比)为0.27,浓缩废母液中硫酸钠质量浓度为69.27 g/L,溶析醇水比(乙醇与浓缩废母液的体积比)为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废母液中硫酸钠的一次回收率可达69.94%,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达到97.3%。  相似文献   

8.
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近日研制成功利用工业废渣磷石膏制新型建筑墙体砖技术。这是该公司继利用磷石膏制建筑用石膏板、高水材料、水泥缓凝剂等产品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磷石膏是磷酸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据了解 ,目前我国现有大型磷酸二铵生产装置 5套 ,生产能力达 1 0 0万t/a左右 ,磷石膏排放量约为 30 0万 t/a。铜化集团公司现有一套 1 2万 t/a的大型磷酸二铵生产装置 ,磷石膏的排放量达 30万 t/a左右 ,加之现已开工建设的磷铵技改工程的上马 ,估计磷石膏的排放量将达到 1 0 0万 t/a左右。为有效解决磷石膏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膜萃取—酸析沉降—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膜萃取时,液膜油相(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混合液)与内水相(H2SO4溶液)的体积比2∶1、乳化液膜与废水的体积比1∶8、废水pH 13.0,硫酸体积分数10%、煤油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30 g/L、液膜萃取时间 15 min;酸析沉降时,废水pH l.0,酸析沉降时间30 min;络合萃取时,络合萃取剂(烷基叔胺N235与煤油的混合液)中烷基叔胺N235体积分数30%,络合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废水pH l.0,络合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93%,吡啶去除率达99.9%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97%,BOD5/COD提高至0.32,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不锈钢酸洗废液的来源、组成和危害.综述了酸洗废液中酸及金属的回收方法、原理及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酸的扩散渗析、双极膜电渗析、蒸酸和焙烧回收技术,以及金属盐的中和沉淀、析晶、离子交换树脂和萃取回收技术.指出将多种技术进行组合,可实现酸洗废液中金属盐和酸的双重回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碳改性陶粒和铁/碳改性陶粒,对改性陶粒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陶粒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陶粒形貌更规则,比表面积增加,有机官能团种类增多。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碳改性陶粒和铁/碳改性陶粒在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 mg/L、pH分别为6和5、陶粒投加量为0.03 mg/L的条件下,于35℃下吸附8 h,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8%和93.10%,剩余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136 mg/L和0.345 mg/L;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两种改性陶粒对磷的吸附过程,且改性后陶粒均具有良好的解吸能力,解吸率随解吸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石家豪  韩非  邱磊  丁珣 《化工环保》2012,40(2):180-185
将粉煤灰(FA)与Na2CO3混合焙烧后浸渍负载Fe2+,制备了复合改性粉煤灰(CMFA)。通过多种手段对CMFA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粉煤灰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产生了金属盐类熔出物及羟基氧化铁和羟基官能团。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20 ℃、溶液pH为4.3、CMFA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磷去除率可达98.01%,较FA的50.10%大幅提升;20 ℃时,CMFA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2.15 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CMFA对磷的吸附过程,该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3.
贵溪化肥厂与某高校合作成功开发出用磷石膏制取硫酸钾两步法新工艺 ,并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在完成小试的基础上 ,于今年 1月中旬动工兴建 50 0 0 t/ a硫酸钾中试装置 ,力争 3个月建成试车。中试成功后 ,将投资 30 0 0万元兴建 5万 t/ a硫酸钾工业生产装置。该厂现已形成 4 5万 t/ a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 ,每年排出废磷石膏 6 0多万 t,兴建用磷石膏制取硫酸钾新工艺装置 ,将为处理建厂投产以来历年堆存在渣场上的废磷石膏找到出路。主产品硫酸钾和副产品氯化钾可作肥料或生产复合肥的原料 ,副产品碳酸钙可制作水泥。这既可解决磷石…  相似文献   

14.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山  刘丹 《化工环保》2006,26(1):78-80
用硫酸亚铁铵和葡萄糖作为混合还原剂,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浓度为0.6mol/L的H2SO4介质中,硫酸亚铁铵-葡萄糖将磷钼杂多酸还原成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8×104L/(mol·cm),PO3-4质量浓度在0~2.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0.1453ρ 0.02744,相关系数(r)=0.9933。用硫酸亚铁铵-葡萄糖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灵敏度高,产物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厌氧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周期性通入空气和氮气来实现厌氧一好氧交替过程。对厌氧一好氧过程和普通好氧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厌氧处理时间和曝气速率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过程可以显著地增强生物除磷效果,与普通好氧过程相比,在进水总磷质量浓度为10mg/L时,磷的去除率可以提高30%,而COD的去除基本不受影响;适当延长厌氧处理时间和适当增大厌氧过程曝气速率可以改善厌氧环境及活性污泥性能,提高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
两相复配高效除磷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和钢渣合成了两相复配高效除磷材料(EPRC),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除磷特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溶解性磷为5mg/L,两相复配EPRC投加量为32mg/L时,均能在30h后将磷降低至1mg/L以下.初始pH=7比初始pH=4或10时的除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付雄  刘敏  陈滢 《化工环保》2017,37(3):276-281
从污泥灰中磷的提取、磷与重金属的分离和磷产品的制备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化学法回收污泥灰中磷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磷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今后污泥灰中磷的湿化学法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无机强酸萃取出来并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降低酸的消耗量;在回收磷的同时可研究回收不同种类金属的方法,尤其是价值较大的重金属,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灰资源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铁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端林  陈吉春  薛爽 《化工环保》2006,26(2):136-139
用硫铁矿烧渣精制的FeSO4和N aOH为原料制备铁黄晶种,在二次氧化过程中用滴加氨水的方法制备铁黄颜料,考察了影响晶种质量及铁黄质量的诸多因素。实验得出的铁黄晶种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5℃,碱比0.3,Fe2 初始浓度1m o l/L,通氧速率3.0L/(L.m in);二次氧化的工艺条件为:溶液pH3~4,晶种比25%,通氧速率4.0L/(L.m in)。经检测,用该法制备得到的铁黄产品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249—91《氧化铁黄颜料》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吕天宝 《化工环保》1995,15(5):302-306
介绍了大型磷铵工程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利用及治理情况,并对生产过程的磷、硫和氟的转化及损失量进行了衡算。  相似文献   

20.
活性污泥生物除磷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姗燕  姚重华 《化工环保》2005,25(4):281-284
概述了活性污泥生物除磷过程的Comeau/Wentzel模式和Mino模式,以及以Wentzel和Smolders为代表的两类生物除磷数学模型,提出结合Smolders模型与ASM2、ASM2D模型的优点建立结构完整、参数较少、辨识简单的模型,是生物除磷数学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