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所搜集的加油站近年来发生的27起事故按照事故形态和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法规标准、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伤亡事故是人们违背安全生产规律所受到的惩罚与教训.事故又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试验,它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知识和新课题,可以说事故是技术进步之母.所以,如实记录事故经过和找出事故真正原因,撰写好伤亡事故技术鉴定书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突出.本文提出了系统的书写格式与内容,并强调了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各地区炼厂近几十年由于设备腐蚀所导致的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讨论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炼厂腐蚀防护、设备管理及事故防范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均较大,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的责任人,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应对建设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所作出实施具体的预防计划与处置措施的决策.即分析研究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启动环境监理处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程序,严格遵守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隐患问题逐渐演变为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责任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一些高风险、重污染企业在发生突发性事故之后,往往会造成后果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企业和当地政府、环保部门除了启动环境应急预案,迅速、果断地组织抢险救灾之外,所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对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及时进行认定,责令事故发生企业进行合理赔偿.  相似文献   

7.
天津港环境风险防范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天津港主要的环境风险类型.并重点分析了天津港溢油事故风险、陆域储运事故风险、港口及其附近海域赤潮风险的发生原因及趋势.针对港口环境风险事故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津港环境风险应急响应程序和风险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最后,结合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天津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天津港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水平的建议,并可为其他港口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试论本质安全人的确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资料显示,80%以上的生产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从人为因素分析,减少人的失误所造成的生产事故,应该成为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企业通过塑造本质安全人,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思想、正确的安全行为,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石化企业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潜在着极大的风险.既具有作业面狭窄、高处作业交叉集中、用火用电频繁的一般特征,又兼具大型吊装、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等重大危险因素.由于作业中不可预见因素多、管理难度大,一旦HSE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各类事故.根据石化企业以往所发生事故的统计,承包商违章或对承包商管理环节失控所导致的事故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承包商进行全过程、系统化的监控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石化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应急系统所存在的不足.结合应急管理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功能需求,探讨了石化企业应急管理在GIS平台中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并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开发了石化企业GIS应急管理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对厂区应急数据的信息查询、实时监管、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模拟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二)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的必要性 1.救与不救大不一样 由于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有事故发展的自然性和事故即时的破坏性,所以实施事故应急响应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进行救援(救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首先,事故过程会按其发展的自然性继续进行下去,会造成更大的事故后果;其次,事故即时的破坏性会增大,如事故地区的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会进一步增大,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也就随之增大;第三,事故所造成的放射性,根据事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埋深各异;我国交通发达,但由于地貌复杂,交通干线往往须穿越崇山峻岭、河、湖、港、汊,这就形成了众多的采矿巷道和行车隧道.随着工业建设步伐加快,新掘巷道和隧道日益增多,所遭遇的地质水文条件更趋复杂.由于缺少先进的综合科学预测方法,突然塌方及涌水事故所致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其惨痛后果触目惊心.去年广东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京珠高速公路隧道大塌方造成多人死伤的重大事故只是近年来所发生的重大隧道事故中比较典型的一例而已.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上的石油开发对松花江和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的潜在污染危害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松花江上石油开发中一旦出现事故其污染所造成突发事故将是十分严重的.应加强松花江上石油开发的预警研究.并对松花江上的石油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江上已开发和在建油田制定出相应对策,确保松花江水质安全和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就化工罐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储罐正常排放时预测模式的选取、风险事故后果评价预测模式和参数的选取、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储罐大小呼吸损耗应采用面源模式进行预测更符合罐区无组织低矮源排放的实际情况.在风险事故后果评价中,泄漏蒸发和火灾事故中C0、SO2等伴生污染物的扩散模拟所选取的扩散参数的不同将导致预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份和12月份,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相继发生两起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由于这两起事故都是在职工认为操作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职工都感到非常恐惧.为了尽快找出事故原因,消除事故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安全管理部门对这两起事故进行了调查.现将这两起由于静电引起的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份和12月份,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相继发生两起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由于这两起事故都是在职工认为操作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职工都感到非常恐惧.为了尽快找出事故原因,消除事故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安全管理部门对这两起事故进行了调查.现将这两起由于静电引起的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距离2010年4月的英国石油公司(BP)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在这不平静的一年中,此次堪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似乎已逐渐淡出了媒体的视野.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绝不应淡忘的.事故所暴露出的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漠、监管机构失职等问题,更是令人感到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8.
全区放射事故概况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括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1988年以来发生的放射事故,就事故类型、事故级别、事故的年度分布进行了归纳和统计,详细地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所导致,由此指出了强化公众放射性安全防护意识,普及放射性基础知识,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2~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序数据,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中国环境安全状态的发展阶段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N”型波浪式的EKC特征.环境污染事故频数、水污染事故频数、大气污染事故频数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 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但还会出现反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同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必须利用先进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意义,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并分别探讨了正常排放和事故发生情况下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事故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机制和释放途径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2类事故后果的估算方法.还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焚烧设施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回转窑焚烧炉为模拟案例对所建立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