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环境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其目的是确保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此环境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教育亦即生存教育、发展教育。一、环境问田的产生及其启示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显然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和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缪培娥 《环境教育》2008,(11):34-35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教育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尽管当今社会及教育界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有所重视,但如果仅仅依靠社会上极少数人士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及呼吁,而没有长远的计划和实际的落实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的环境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利用一切教育机会把环境意识渗透给学生,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并需坚持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联合国定名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是为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的兴衰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如臭氧层耗损,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不足和污染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人类的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迫切性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国政府和全球公民对此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4.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我们人类依赖着唯一的生物圈维持生存和发展,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就是说,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高考的各科试卷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试题,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为此,记者走访了教育部有关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金学方对记者说,高考命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人类在创造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干那些破坏环境、危及自身的蠢事呢?这就要靠教育,教育内容对人的知识、意识、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为提…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8.
杨敏 《环境教育》2010,(6):65-66
<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资源与环境危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让我们对人类为创造舒适生活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更让  相似文献   

9.
曲晴 《环境教育》2007,(9):29-30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更决定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现有的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果不加快调整,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愈加艰难。节能减排对我们国家长远的发展意义实在重要。形势逼人,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投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0.
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环境问题日愈突出,生存与发展已逐渐演化为世界重大课题的今天,为能够重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关系,我们对环境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环境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在讨论环境文化时,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环境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不加节制的物质消费,势必拉动现阶段以粗放模式为主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加工,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巨量排放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类还不能够向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实现规模化安全移居;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无可替代的资源渠道和载体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的落实,要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课程设计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环境专业还是70年代的事情,因而可以借鉴的课程设计模式不多,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环境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一、对环境专业的社会背景分析对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并不是凭主观意愿提出来的,而是基于以下社会背景的分析提出来的。1.对环境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1)环境是人类生存与世界发展的共同需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城市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重庆大学资源中心贺云华环境是人类的生存活动空间。城市环境是人类最为密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城市持续发展是指当代城市聚居者的生存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不能影响后代的发展能力,更不能牺牲后代的利益,要确保城市有较强的发展后劲。1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道德被限定于社会领域,协调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的存在仅仅被看作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类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自然提供的一切,根本没想对它尽什么义务。但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 9 9 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文中,将持续生存道德作为第一原则提出。可持续生存道德首先指的就是环境道德。美国著  相似文献   

15.
6月,我们迎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家园——地球环境的深切关注,也传递了人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切忧虑。即将结束的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的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新...  相似文献   

16.
选矿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保护环境,迫切需要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本列举了几种传统的选矿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5)
正莫言警告: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诸多因素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最严重一环。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完全失去了青山绿水,禾草田园,所谓生存,就成为空谈,那将是人类真正的末日。相对而言,农业文明时代,对青山绿水,是维护性的。因为,那时的人,敬畏山水,依赖山水,靠山吃水,才得以生存。而进入工业科技文明时代之后,对于大自然而言,是灾难性的。地球资源,开始被掠夺性地开发,而后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保护事业中,森林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防治污染的生物措施中,植树造林占有主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一、森林生态系的环境效益森林对于人类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产品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森林是环境的产物,森林的结构、数量、质量与环境质量有关。但是,森林一旦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后,就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即森林影响环境,进而改造环境。具体地说: 1.森林资源与全球环境:目前,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繁衍的环境是地球生物圈。在使生物圈具备适宜于人类需要的空气、水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环境日是为了纪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而设立,也是提醒地球公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便依赖于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地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  相似文献   

20.
要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人类创造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是要付出一笔投资的。瑞典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总费用,1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