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钧 《环境教育》2002,(3):12-13
12环境教育的核心问题“促进全世界所有的人意识并且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并促使个人或群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并推动和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是公认的环境教育目的。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就是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教育,作为学生社会化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方面,就是树立学生的环境相关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忽视环境意识教育、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本质认识。虽然这种环境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们解释、…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现实,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问题受综合的因素影响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环境教育不应苛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都得出高度一致的看法。真正的环境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内容的开放性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哪些是环境教育开放性的主题内容呢?例如:1.争议性内容。争议性内容的实…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环境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公民环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教育环境,一种是学校环境教育,另一种是社会环境教育。广义上讲,学校环境教育指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包括对象为中小学生、非环境专业的大中专学生的环境教育和环境专业教育。社会环境教育也包括为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在职环境科学教育以及面向大众的环境宣传教育。如果只从提高公民环境意识角度看,我们的讨论对象将限制在学校的非环境专业教育和社会的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教育一般由不同的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4.
生物,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一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又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生物教师在授课、教研、指导学生搞课外活动时要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充实,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环境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和习惯。近年来,沂南县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了环境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加强师资培训要想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接受一些环保知识,首先自己对环保知识应该比较了解,由于各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也…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环境意识将成为21世纪人类个体意识的基本特征和必备素质。因此,必须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以落实。环境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之处在于,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一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区分典型课和渗透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提高对环境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例如侯学煜的《什么是生态系统》就属典型课,作者是一位生态学家,他以事实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生态系统。从正…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校利用学生(西藏学生)暑假不离校的特点,组织绿色夏令营,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收到了良好成效。绿色夏令营,不同于课堂上灌输式的教育,也不同于报告会说教式的教育,它是一种融旅游休闲和教育教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是易于被学生接受并有效提高环境意识的开放式教育途径。我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绿色夏令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学生长年住校,寒暑假均不回家。从1991年开始,我们每年都组织“绿色夏令营”活动。如1991年、1995年到云南考察滇池和大观河的污染情况;1997年…  相似文献   

7.
所谓环境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环境教育过程的实施,对受教育者施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从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首次建议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工作开始,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蓬勃开展,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教育的效果尚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环境意识停留在浅层面,没有内化形成环境道德。其意识和行为常割裂不统一。环境教育实效性如何,关键是看学生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即它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难点则在于环境道德的内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环境教育无非是不乱丢…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与环境教育目标 初中自然科学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中的环境知识为基础来加以渗透的,因此,在确定相关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时,基于环境教育的目的,在自然科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以延伸。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意识、价值观和态度,促使学生热心关注和培养学生养成对城乡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生态方面互相依赖的明确意识,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个人、集体和社会对待环境的正确观念和新的行为模式。由此,我们根据现行自然科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了…  相似文献   

9.
中学环境教育中的自然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通过中学生物课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认为,中学生的环境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教会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自然观。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有什么样的自然观作为指导,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态度是不一样的,直接影响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如何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   中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自然观的教育十分必要。我认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的自然观,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 正确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10.
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由于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某种滞后,所以必然会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对各种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学生参加有兴趣、有吸引力的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接受教育更加自觉。同时 ,学生通过参加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 ,能不断地开拓视野 ,获得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提高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环境伦理与环境道德观 ,培养关心、爱护和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开展课外活动实施环境教育。开展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在环境中进行教育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由于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内容形式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 ,有利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参加…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的原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它对确定环境教育的目标、环境教育的内容,选择、使用环境教育方法等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笔者针对学校环境教育实际,并结合环境教育的相关理论提出如下原则,以求教于广大同仁。道德性原则环境道德观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人甚至认为:“环境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德教育”。前苏联院士伊·比德诺夫·索科洛夫指出,大自然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新的生态文化,从观念意识上扭转对自然的认识。当前,我国在实施环境道德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满足化学化工实践需要的中高级人才。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如何将化学教学和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环境意识,增强整体素质,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更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在本院化学教学中开展了环境教育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将环境教育列入正式的化学教学计划并讨诸实施在2000年,我院按照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要求,将环境教育内容按不同比例编入化学教学计划,并使环境教育比重逐年增加。到本学年末,在与环保紧…  相似文献   

14.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种资源被严重浪费。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提高人口的环境意识,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校开展了环境教育实践研究——环境状况调查,目的是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环境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身环保事业。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促使他们用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诸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环境审美教育对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引导青少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师范先行。幼儿师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工作“母机”,加强幼儿师范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其正确的环境教育观念和生态道德、探索环境科学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其开展幼儿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能力不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21世纪公民,而且还能提高幼儿环境教育的质量从而对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沙源物质丰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伴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工业生产及发展上的粗放经营以及人为的乱砍乱伐等,使得该地区出现了大片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荒漠化面积增多、沙尘暴横行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警示我们,西北地区更应加强环境教育,重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建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可促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强保护人类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可…  相似文献   

18.
叶新才 《四川环境》2009,28(3):54-57
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与文化多样性,提高旅游者环境意识及维护当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环境教育功能。但其功能的发挥不是旅游活动的自然结果,而有赖于人的自觉和切实有效的环境教育。本研究基于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基础上,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基本框架,并系统阐述环境解说、产品设计、舆论监督、宣传教育、环境管理等途径。本研究对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和国民环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2,(12):99-99
凌桥中心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改善和提升学生环境意识,进而推动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构建学校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使学校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科学观、价值观,关心环保,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科学课教学中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谈几点具体做法,意在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一、课前做好准备在备课时,我们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的因素,联系周围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环保信息,准备好学生上课用的教具、学具包括图片、录像、动画、实物、实验材料、采集的标本等。二、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和渗透1.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