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原 《防灾博览》2008,(2):13-14
人类欲望导致对大自然过分索求,进而使稳定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变得不安全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和种种险象;而自然生态平衡的打破,又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使我们遭遇资源减少之苦和其它种种尴尬。在自然条件较为严酷的西部,这种"自然恶变"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罗布泊的消亡、居延海的干涸、我国最长的塔里木河和黑河两条内流河的断流、黄河源2000多湖泊的消失和大量湿地变成沙漠,还有西部  相似文献   

2.
编辑寄语     
2008,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从南方严重的冰雪灾害,到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以及肆虐的水灾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当然,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中国人"嫦娥飞天"的登月梦想,也令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08雪灾,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几乎令所有交通和交通设施处于严重瘫痪状态,给搜索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考验。如何快速进入灾害现场并将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及时送至目的地,是灾难频发的今天人类所共同关注和需要克服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仍然是空降,并辅以地面运输,但汶川地震这场实战,让我们看到突击空降受自然条件和现场状况的限制颇多,且风险和代价巨大。  相似文献   

4.
在美洲大陆,流传着这样的名言:"是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死亡。"是的,森林是孕育人类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它能保护土壤,涵养水源,在汛期防洪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又能调节气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自然在给予人类和熙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丰富的地下资源的同时,也常常会带来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哄涝、  相似文献   

6.
城市灾时大范围人员应急疏散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面临着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比如最近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和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等.当这类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时,在短时间内安全地大范围疏散转移高密集人群,实施科学的应急救灾策略,是减轻灾害后果严重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疏散规划模型,为人员应急疏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汽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分修、七分养"是车辆维护的准则,那么如何在冬季关怀我们的爱车呢,下面本刊就向你推荐几招.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集白棉纱·黑化石·自然之死地球——这个蓝色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如果把时间压缩,用5000万年代表一年,那么地球的寿命是92岁,而人类仅仅出生了8小时。而就在短短的"5分钟"以前,人类世界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然而,就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地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我们正在认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是它们所出现的自然现象所致。减灾专业界如今已完全省却了“自然“这个词。这些专业界人士的忠告是十分明确的:“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上自然界的平衡,影响了大气、海洋、极地冰盖、森林覆盖等,这些影响在以往是没有的。 有时,即使不是很明显,但却非常危险,那是我们把自己置于受伤害的境地。在…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的气候悄然变暖。然而,不时出现的特大暴雪以及寒潮的侵袭,又给我们打了一个大问号:地球上的气候到底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呢?"暖冬"里的"酷寒"在杭州郊区农村,当地妇女都喜欢腌制白菜,但是2008年年底,一场特大暴雪突然降临,使妇女们腌制白菜的想法化为泡影。这一年,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及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了解灾害,则是研究灾害的基础。本文作者多年来已为此积累了大量资料,仅《1987年世界灾害日志》已达十万字左右,但因篇幅所限,本刊仅从《灾害日志》中摘编了部分予以刊登,作为研究灾害时参考。在摘编过程中,我们以我国的自然灾害为主,并注意摘录了世界各地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及有研究价值的自然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一只无形的巨手把各种生命调节得十分和谐。自然链条上的各种生命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因此,偌大的世界中,谁也不能称王称霸,谁也无法独领风骚。但是,由于人类随意地改变自然链条上的某个环节,失去了制约的某种生物,就有可能使有的生命变得疯狂起来。 水妖的猖獗 美丽温柔的风信子,就曾给人类增添过数不清的麻烦。上一个世纪初,有个传教士在巴西传教。他看到河中生长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所谓自然灾害,系指给人类社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一种自然事件,多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即在人们未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给人以猝不及防的打击,威胁是较大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灾害年年有,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的历史,是人们不断  相似文献   

14.
高峰 《防灾博览》2014,(1):54-57
正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的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15.
发刊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其与自然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现象,把自然灾害看作是神的意志,在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和自然灾害已有了完全新的认识,并且已经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来防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自然 和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自然、改造地球的盲目行为和失当行为(诸如滥伐森林、毁坏草原、围湖造田等),而同时,也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和报复。酸雨、沙尘暴、沙漠化、洪涝、干旱、暴雨、龙卷风等,这一切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深深地渗透着人为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灾害从来不是真正自然的1997世界减灾日活动(1997年10月8日)我们人类在引起灾害或防止灾害方面起了什么作用?许多人相信自然灾害是“天灾”,认为人类在防止灾害或减轻灾害影响方面是无能为力的。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增加过快,已不能完全将其归因于...  相似文献   

18.
白渝 《防灾博览》2003,(3):26-27
在SARS横行肆虐的期间,人们从最初的害怕、恐惧转变到能勇敢地面对它,以至逐步地了解和开始遏止它,体现了人类最终能克服任何困难的巨大勇气和能力。但是,在取得初步胜利之时,我们是否应该回头检讨一下人类的行为?正是那些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行为,才给人类自己带来一系列的痛苦,并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防治集对论优态共存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士良 《灾害学》2009,24(3):16-21
地质灾害是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关乎国计民生.地质灾害是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恶化的结果,其孕育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给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带来影响.借助系统工程中处理不确定性的"集对分析"理论,剖析了地质灾害防治中相关因素及其作用与转化,探讨了系统不确定性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提出了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同的优态共存准则,以助于有效保障人与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并为灾害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生态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场馆设计建设的创新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如是说. "双奥"主场馆设计师李兴钢见证了"鸟巢"平地而起于城市,也亲历了冬奥场馆营造于自然山林之间.2002-2008年,李兴钢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鸟巢"项目的中方设计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