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温碟形双金属片是火警温度继电器的核心元件,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Solidworks结合ANSYS对双金属片进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获得了碟形双金属片的受热动作响应特性,并且通过不断改变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外形结构进行求解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与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数据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增强反应器在服役期间,其残余应力会因开停车循环载荷作用,温度、压力的波动及管内介质发生超温分解反应引起的热冲击等因素的作用而衰减,为了比较系统地探讨热冲击引起的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机理和管材损伤机理,本从研究管式反应器受热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响应出发,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得到了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应力随半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得出了热冲击发生时产生的动态应力和异常高温是引起残余应力松弛和材质发生相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配电箱开关在火灾热影响下由于脱扣机构动作引起跳闸,不能保证消防设备供电问题,经过对消防配电箱的火灾试验研究,分析了外部热源对开关动作的影响。通过线损量的计算,得出了火灾情况下环境温度与电阻热损耗的关系。并依据双金属片热弯曲理论,推导出热脱扣机构动作力与端部位移成正比的关系。总结出消防终端设备开关热过载保护应仅用于动作信号而不应切断电源的结论。对于现有消防配电柜,给出了通过调整开关热脱扣机构倾斜角,来增加消防负荷的供电时间的方案,可以为消防供电系统断路器的可靠性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厂对JRO-20型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进行校验时,利用调压器调节变流器初级电压,从而获得所需的试验电流值。 在调整双金属片及补偿双金属片热变形的动作机构及辅助触头的间距时。对热继电器处于通电状态。同时,操作工人需要直接触及带电部分方能进行工作。因此,对热继电器的试验电源电压通常选定为36伏。但在实际通电校验时,由于热元件的温度逐渐上升,其接触电阻也随之增大。而且,为了提高校验工作的效率,还需多台串接进行。因而,试验电压的选取,原则上必须大于其回路总压降,也就是要大于试验电流×(各元件热态串联电阻 各连接板上的热态接…  相似文献   

5.
不同受热温度下炭化红松表面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赵敏  张世星  白俊 《火灾科学》2008,17(3):150-154
红松的微观形貌及其成分含量与受热温度关系密切.对模拟火灾不同受热温度条件下的炭化红松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结果表明:受热后,炭化红松管胞切面逐渐变得光滑;管胞胞腔逐渐增大;管胞纤维间距逐渐加大;胞壁逐渐变薄,在高温作用下变形明显;管胞纤维结构仍然存在,但在高温时会出现明显断裂和破碎.随着受热温度升高,炭化红松表面的含碳量变大,含氧量减小,含钾量和含钙量变大.对炭化红松的微观形貌以及成分随受热温度的变化的研究,可以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判断火灾蔓延路线,认定起火点,查明火灾原因.  相似文献   

6.
热-力耦合作用对建筑结构火灾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结构火灾安全可以避免建筑物在火灾中坍塌.火灾热环境影响建筑结构的响应,传统的标准火灾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用于若干真实火灾场景.因此有必要开展真实火灾环境下建筑结构的热-力响应特性研究,发展有效的工程工具来设计经济安全的结构.近来,性能化的结构火灾安全设计评估方法和相应技术发展迅速,该文给出一种综合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结构火灾安全设计评估方法及相应流程.首先通过建筑和燃料特性来预测可能的火灾热环境特性,然后再分析构件和结构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特性来判定结构是否会失效,以及可以降低热和力影响的预防失效措施.该文通过案例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中庭钢结构屋顶的防火保护,得到经济合理的防火涂层设计,满足有关防火规范的安全等价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聚酯涂层镀锌钢板高温受热后的痕迹特征变化,选择热塑性丙烯酸涂覆的镀锌钢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涂层进行热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钢板在不同受热温度及时间作用下的痕迹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至360℃时,热塑性丙烯酸涂层发生明显的热解炭化,带涂层钢板的质量降低;在410~590℃温度范围内,涂层开裂、脱落,聚酯涂层钢板整体质量进一步降低;受热温度继续升高至600℃,镀锌层露出并发生氧化破坏后,钢板基体露出并发生氧化,钢板质量回升,局部区域不同程度的氧化过程导致整块钢板呈现出多层次且不均匀的受热痕迹;受热时间对痕迹的影响在高温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具有排烟结构的大跨沉管隧道火灾下力学行为,综合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和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无防火措施下的温度场及结构响应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防火材料的实验炉高温试验研究防火效果与防火方案。结果表明火灾位置的不同对结构影响区别较大,结构应力重分布显著,部分位置有开裂、压溃可能,产生最大变形3.6mm,防火宜采用双层搭接防火板。  相似文献   

9.
针对因缺水事故导致的某垃圾焚烧炉服役适用性的问题,通过对汽包及受热管段材质劣化情况进行分析,表明锅筒、水冷壁管、低温过热器管等材质变化不明显,可以继续服役,而高温过热器的材质劣化情况相对严重,建议更换,并提出建议,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火灾下钢结构热响应分析有助于结构抗火设计,增强钢结构在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能。本文介绍了火灾模拟和钢结构热响应模拟的方法及其基本理论;总结了近年来火灾模拟和钢结构热响应研究进展并提出钢结构热响应的模拟方法存在的几个问题和钢结构热响应的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国辉  赵力增  王颖 《火灾科学》2016,25(4):239-244
为提高和优化民航客机安全疏散效率,选取出口个数、出口位置、出口宽度和过道宽度四个因素,基于steering模型构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出口疏散效率优于中间出口,且出口大于3个时,增加出口对疏散效率影响不显著;出口宽度从50cm增加到65cm,疏散效率提升明显,大于65cm之后,对疏散影响不显著;过道宽度设置为70cm较为合理;客舱前后区域疏散时间差异明显,前部疏散明显快于后部;通过优化客舱布局,设置合理的结构参数,消除了过道和出口瓶颈,并显著提升了客舱人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基本原理 ,针对钢筋混凝土斜撑框架结构的特点 ,编制了斜撑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然后以工程中常用的 3种类型的斜撑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 ,对该种结构体系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计算 ,并对该种结构体系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斜撑形式对斜撑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 ,不同斜撑形式的斜撑框架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特性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腐蚀性气田的集输系统管线应力分析标准中,未给出双金属复合管线的强度校核方法,依据当量折算理论,将双金属复合管的几何与材料特性转化为等效单层管,通过有限元法验证双层管与等效管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当量折算理论,可以快速将双金属管外径、壁厚、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密度等参数等效转化为单层管道相关参数。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与准确性;双金属复合管系统当量折算模型具备计算方便和精度高等优点,该模型可用于双金属复合管线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研究结果可为双金属复合管线的强度校核提供1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学阻燃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或降低煤分子中活化能较低易被氧化的活性基团,使煤自燃链式反应中断难以达到自燃。为研究煤氧化阻化过程中的热特性变化,通过煤的热重实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次磷酸盐在煤自燃氧化过程中对其表面官能团的影响,分析了阻化剂添加前后的热特性曲线和特征温度,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及不同粒径下阻化煤样的热特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和煤样粒径的减小,热特性曲线及特征温度均出现向后推移,特征温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颗粒污泥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结构密实、沉降性好、生物相丰富且活性高等优点。为了了解好氧颗粒污泥除磷机理,以黄水为碳源的同步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颗粒污泥的物理特性、除磷特性,重点研究颗粒污泥中磷的形态及含量,同时研究不同方法对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效果及其对磷去除的影响,揭示该颗粒污泥的除磷机理,为城市污水利用同步脱氮除磷颗粒污泥实现高效低耗除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particl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ze distributions, on flam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during dust explosions clearly, the flame structures of dust clouds formed by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recorded using an approach combining high-speed photography and a band-pass filter. Two obviously different flam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were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kinetics-controlled regime and devolatilization-controlled regime. Kinetics-controlled regim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regular shape and spatially continuous combustion zone structur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premixed gas explosions. On the contrary, devolatilization-controlled regim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complicated structure that exhibited heterogeneou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discrete blue luminous spots appeared surrounding the yellow luminous zone.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flam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transited from kinetics-controlled to devolatilization-controlled while decreasing the volatility of the materials or in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Damköhler number wa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heating and devola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 time to the combustion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time, to reflect the transition of flam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in dust explos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kinetics-controlled regime and devolatilization-controlled regime can be categorized by whether Damköhler number was less than 1 or larger than 1.  相似文献   

17.
以某一化学物质(ANPyO)为例,探讨了化学物质热危险性分析方法和步骤:建议首先从化学结构上对物质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化学结构进行理论计算预测,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采用合适的,比如:DSC/TG、ARC等小药量实验方法,研究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对于ANPyO,通过分子结构可知其为多硝基多氨基芳烃,是具有潜在的燃烧、爆炸危险的活性化学物质.理论计算预测其属于高危险性物质.对其进行DSC/TG、ARC实验,得到绝热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自加速分解温度( TSADT)为199℃,热分解开始温度为310.0℃,最大反应速度出现在系统温度771.5℃时,自热分解开始到最大反应速度的时间为23.5min.文中研究可为该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和储运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铁网络化运营枢纽车站火灾烟气扩散特征和防排烟技术,根据工程资料和标准规范对典型多线换乘车站进行1∶10火灾实验模型设计,并依据设计方案完成车站模型主体结构和通风排烟系统的搭建,同时在各个防烟分区设计安装温度、流速、烟气浓度和热辐射测量装置,可实现对“T”形、“十”形和“L”形换乘等不同换乘形式车站的火灾场景模拟和危险参数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装置能够开展一系列针对不同换乘形式和通风模式的火灾实验,对于全面揭示大型换乘车站火灾烟气运动规律、验证并优化火灾防排烟设计方法、支撑复杂结构枢纽车站火灾烟气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型储油罐区池火灾温度、热辐射强度、流速、组分等燃烧特性参数在油罐外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以10万m3原油储罐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罐区池火灾燃烧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火场温度大致呈锥形分布,火焰温度最高可达1 500 K,纵向来看,底部温度较高,上部温度逐渐降低,径向来看,中心温度较高,周围温度逐渐降低;随着距罐壁以及距罐顶距离的不断增加,热辐射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最高热辐射强度为132 kW/m2;罐顶上方区域存在火焰卷吸现象,中心位置流速最大,最高可达56 m/s,罐底区域存在火焰贴壁现象;得到燃烧产物(CO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布,以CO体积分数为0.001作为判断依据,推断出火焰高度为120 m。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此类火灾事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制,控制不安全行为,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的基础上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整合理论模型,通过问卷对468名矿工进行不安全行为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动效能、主观规范、风险知觉、结果期待、态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是社会性规范、示范性规范、结果期待以及风险知觉与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应对计划对于不安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源于DARF机制,包括以行为意向为核心的动力机制(D)、以应对计划为核心的行动机制(A)、以应对自我效能为核心的制约机制(R)、以主观规范为核心的反馈机制(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