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模具石墨加工间的除尘风机开动时噪声强烈,管路中的气体含有粉尘,污染环境。 治理前风机离地面2.5米,排气口离地面约3.5米。我们在离风机1.5米远,离地面1.5米高处,用丹麦BK2203精密声级计和1613滤波器测定,噪声级达78分贝(A);在离风机6米远的二楼办公室窗口测得噪声级为68分贝(A)。 噪声治理措施 经测试,风机排气噪声最强,其次是机壳辐射噪声,并且频带较宽。由于管道中的气体含有石墨粉尘,使用一般的消声器易被积尘堵塞而失效。我们根据抗性消声器的原理,在风机进、排风口将扩张室适当扩大,用砖砌成小房子。并直接通入直径300毫米的风…  相似文献   

2.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处作业是企业中常见的作业之一,其坠落事故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致因多种多样。比如,当操作人员在离地面很高的位置,即使是在高10米处施工,如果周围是封闭的或者防护措施很有效,也不会发生坠落事故;反之,如果缺少防护措施,即使是在离地面仅2米左右的地方施工,也会失足坠落,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跑道拥挤 ,停机坪上到处是飞机 ,这是我们在机场常常见到的 ,因而在机场的地面上飞机碰撞变得日益频繁。为改善这种状况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 (NASA)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使跑道上的飞机避免碰撞危险的预防系统。这是一种先进的飞机驾驶舱显示系统 ,由汉普顿NASA兰利研究中心开发成功。当另一架飞机或地面车辆突然驶入机场跑道时 ,这种“跑道人侵预防系统 (”(RIPS)会向飞行员或航空交通管制人员发出早期警告 ,以避免相撞事故的发生。在过去的 10年中 ,飞机和地面车辆之间的紧急呼叫 ,经常是在非常危急的时候。据国家交通…  相似文献   

4.
10月4曰,林先生从台江农贸市场走出来,后面突然有人抓住他的包,还凑上来问要不要坐“摩的”。他拒绝后,还没走出两米,对方又上前问他要不要坐,林先生欲挣脱对方拉扯时,没想到迎来对方的一通拳头。林先生说:“当时从四周还冲出另外几个人打我,真是莫名其妙。”在榕城的一些路口及交通要道,“摩的”占道拉客现象又重新抬头了……在离811路公交车站台不远处,有十几辆摩托车聚集一块,而离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16日下午,湖南省娄底市涟源“七一煤矿”,井下160米深处。黑乎乎的巷道里,打水工周围益正在老水仓旁的泵房作业,离他100多米的3条平巷内,16名工人正在掘进挖煤。  相似文献   

6.
无论乘坐火车还是地铁,人们在站台上候车的时候,都习惯于站在一条“安全白线”之外,它离站台的边缘有1米的距离(离钢轨外侧3米)。这条用醒目颜色标出的安全警戒线非同一般,它告诫乘客:在列车通过车站时或是列车进出站未停稳时,千万不要越过这条“白线”,否则极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7.
在天津著名商业街金街,地面上人流熙熙攘攘,潜伏地下近20米深处,一条近百米长的“钻地龙”悄然前进,张学良旧宅、范竹斋旧居等众多重点历史风貌古建筑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8.
6月18日8时许,一辆低速载货汽车因装载钢筋超重,致使该车尾部落地,车头翘起离地面约有2米,幸好当时周围无行人和其他车辆。交警提醒广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与监督》2006,(3):F0002-F0002,I0001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系自治区直属企业,有员工123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03人,各种技术力量雄厚。矿区跨岑溪、苍梧两市县,离苍梧县城47千米,离岑溪市区71千米,矿办公机关设在苍梧县城佛子小区内,下辖古益、河三两个独立采选生产单位,控股苍梧有色金属冶炼公司。  相似文献   

10.
广州岭南橡胶厂二车间是单层砖木结构的平房。在这檐口高仅4米,宽9米,长36米的车间内,排装了11台蒸汽平板硫化机。夏日机械辐射热和阳光折射热最高达50℃。去年,车间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采取了以“移、离、送”为主体的综合通风降温措施。 移──将机台重新布局。把机台中心由距离山墙4.5米改为1米,使机台的辐射热从车间的中央移至一侧。原来工人在机台前后两边操作,现在改为在机台前面单边操作。 离──增设模具输送小车子。硫化机开模后,将模具运到离机台本体2米的地方开合模,让操作者离开热源操作。 送─—在车间地下设立送风系统。将室外…  相似文献   

11.
跑道侵入的威胁与差错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相关性,使用基于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模型对采集到的跑道侵入不安全事件的数据信息进行定量研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借助主次因素排列图,查找跑道侵入事件中“极其关键的少数因素”,得出跑道侵入事件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典型差错对跑道侵入存在显著影响.中国民航跑道侵入的主要因素是:飞行区管理混乱,人员车辆擅自进入跑道;军民合用机场协调不畅;人员缺乏培训,无跑道侵入意识.  相似文献   

12.
陆译 《劳动保护》2014,(8):80-82
<正>1987年8月16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机场,西北航空公司的255号航班在起飞时失控。飞机撞上高架桥后爆炸解体,只有1名乘客生还。飞机究竟为何会突然失控?这起事故暴露了哪些潜在隐患?1987年8月16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机场,西北航空255号航班即将飞往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飞机开始缓缓驶向跑道,但由于天气原因,地面管制员在最后一刻更改了跑道指示,要求他们改从中央3号跑道起飞。飞机到达新跑道后开始滑行,速度达到313 km/h后,飞机抬起  相似文献   

13.
飞机撞击高楼,炸弹袭击度假游客—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使人们感到不安全。现在,机敏的公司正在做与反恐惧有关的生意。在纽约,第一家“反恐商店”在离“爆心投影点”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开张了,并展示了丰富的商品,例如“便捷降落个”售价1140美元。在它的帮助下,非专业跳伞人员也能从高楼大厦上降落下来。还有,毒气防护服(59美元)和核袭击后使  相似文献   

14.
七万米化纤布为什么突然起火毕天义今年春节前,新乡市化纤纺织厂在停用的老整经车间临时存放两垛未打包的约40万米化纤坯布。一大垛直接堆放在车间中部地面上;另一垛约7万米堆放在车间东北角,因怕墙角潮湿和免遭鼠害,在地面上加设了20厘米高的垫木,又铺上一层塑...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0,(5):34-35
一氧化碳中毒1999年5月7日 ,四川沪州长江铸钢有限公司铸钢车间发生1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中毒22人 ,死亡5人。5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该厂砂型车间在浇铸大型工件时使用了“70”型砂 ,在高湿条件下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弥漫至提升机坑道内(离地面3米 ,约50平方米)。上班后1名工人下坑道内清扫提升机 ,刚到底部立即晕倒 ,先后下去10人救助相继中毒 ,之后又有10人中毒。硫化氢中毒1999年5月1日 ,上海闵行区诸翟自来水管理站地面水厂 ,系乡镇企业 ,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 ,中毒8人 ,死亡3人。当…  相似文献   

16.
在风险管理程序中,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控制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风险控制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水平的目的,才能体现风险管理的全部意义。跑道运行涉及的人员、设备众多,是航空地面事故的多发环节,因而对跑道事故风险进行控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对现有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防御的跑道事故风险控制,构建了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指出了风险控制的思想重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从技术研究(从具体的事故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和组织支持措施(从机场安全管理全局的角度出发)两方面进行跑道事故风险的控制。最后,对风险防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为预防跑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9月26日复旦大学百年诞辰之际,作为复旦跨入新世纪标志的复旦大学光华楼工程,顺利完成安装任务。被列为上海市05年重点建设项目的复旦大学光华楼建筑面积面积12万平方米,地面30层、地下2层,整楼高达142米,因周边少有“齐肩”高楼,故也有凌空出世之奇。再加上双子楼相依,两厢裙楼相辅。越发显得傲然挺拔。  相似文献   

18.
正坊间,人们谈塑胶跑道色变。6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柏林爱乐小区一处休闲场地,刚刚铺好绿色塑胶地面,居民反映有刺激性气味,6月25日周六晚上就被施工方拆除。小区居民戏称,这恐怕是中国存活时间最短的塑胶跑道。然而,疑似有毒的跑道是如何一步步进入学校的?为何全国会有这么多"毒跑道"?调查发现,仅仅归罪于橡胶回收再生行业显然有失偏颇,"毒跑道"背后,招标、施工、材质和检测等诸多环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5,(4):52-52
一辆由常州依维柯生产的“国内最长城市公交车”亮相上海。该车长达18米。像个巨无霸。最大转弯直径24米,与一般的12米长失巴身手一样敏捷。因而它最神奇的就是能够向前方的红绿灯提前发射信号,能使绿灯延长、红灯缩短,以便在交叉路口优先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民机着陆冲出跑道风险,采用Bow-tie模型进行研究。在着陆冲出跑道原因辨识方面,结合SHEL模型和Reason模型对这些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了着陆冲出跑道的形成机理,最终将着陆冲出跑道影响因素归纳为机组技能失误、机组违反程序或标准、机组丧失情景意识、机组资源管理失效、航空器机械故障、不利天气条件影响、跑道湿滑或污染、跑道设计缺陷等,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绘制航空器着陆冲出跑道Bow-tie图,对着陆冲出跑道的原因和后果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着陆冲出跑道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机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着陆冲出跑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提出着陆冲出跑道防范的重点,从系统角度提出了民机着陆冲出跑道的风险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