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强  申田  连兵 《环保科技》2001,7(1):38-41
生态环境监测(以下简称生态监测)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持,据此探讨了生态类型的划分;生态监测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方法的选择;生态监测仪器的选型以及监测方法的推广执行;生态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网络的建设;生态监测年报编制等问题,以冀为生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监测(以下简称生态监测)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持,据此探讨了生态类型的划分;生态监测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方法的选择;生态监测仪器的选型以及监测方法的推广执行;生态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网络的建设;生态监测年报编制等问题,以冀为生态测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查阅和网上搜索国内最新资料,比较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的区别,从理论与实际工作需要上提出生态监测新的定义和监测内容。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和应用到生态监测中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生态监测示范站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生态监测网络系统、生态网络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生态监测示范站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生态监测网络系统,生态网络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晓强  申田  连兵 《环境保护》2000,(12):18-19
生态监测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从生态类型的划分;生态监测指标的建立;生态监测方法的选择;生态监测仪器的选型以及监测方法的推广执行;生态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监测年报编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冀为生监测的开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简要阐述了生态监测的基本概念,生态监测基本生态学理论以及开展生态监测的技术支持系统,为日后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淮安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开展生态监测的目的、意义、相关的监测方法与技术,以及农村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介绍了农村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自然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及生态监测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9.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生态监测的概念,生态监测从时空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大类。宏观监测是对区域范围内至少一个或若干个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功能的动态监测。微观监测按其目的一般可分为干扰性、污染性、治理性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等,进而商Que了陆地生态系统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以及供选择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主要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以及生态监测网络结构、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总体目标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及其在福州市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湿地特点、分类及环境价值的基础上,从湿地生态监测指标体系选择、监测技术与监测站点设计、湿地评价方法选择等方面对湿地生态监测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福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和问题,讨论了开展湿地生态监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生态监测的目的、含义、指标体系构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4.
林琪 《环境》2023,(9):50-52
<正>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监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等文件,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补齐生态质量监测的短板与弱项,进一步推进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有效支撑生态保护监管,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5.
坚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生态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文章从环境生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探讨了生态监测的重要性,同时就如何高效的开展生态监测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沿海平原生态监测日前尚缺乏有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的量化方法来评价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度,度量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及水平.生态监测是从不同尺度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生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标体系的设计的优劣,关系生态监测本身能否揭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变化和趋势.着重构建了沿海平原的四种主要生态子系统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并指出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物监测特点、生物监测应用以及生物监测发展趋势3个方面对生物监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监测标准、建立生态预警体系、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物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反映环境问题、敏感性强等优点。本文从应对太湖蓝藻危机出发,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领域中生物生态监测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的新理念,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监测领域生物生态监测发展的具体思路,以此来推动生物生态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监测是一种综合技术,用生物的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即节省资金又能说明问题。通过对包头市土默特右旗黄河灌区盐渍化土壤及其上植物群落、样方的分析,确定每个植物群落的重要值和指示生态植物来进行生态监测,为开展盐渍化地区的生态监测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浅议生态环境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类型、内容、特点、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