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采用高温液相生长法制得g-C_3N_4薄膜电极并作为光阳极,以石墨毡作为阴极,建立了光电催化系统.通过对比光电催化体系、K_2S_2O_8体系以及外加K_2S_2O_8到光电催化体系,发现在光电催化系统下外加K_2S_2O_8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电催化降解Cu(CN)_3~(2-)的效率,并实现了Cu在阴极上的有效回收.探究了K_2S_2O_8投加量对CN-降解率和Cu回收率的影响,发现当K_2S_2O_8浓度为1 mmol·L~(-1),偏压为1.0 V时,CN-的去除率和Cu回收率分别达到86.23%和82.11%.通过SEM、EDS和XPS分析阴阳极表面形貌,发现部分Cu+被氧化以CuO的形式存在于沉淀和阳极表面,大部分铜离子通过电化学还原作用以单质铜的形式沉积于阴极表面,铜离子有效地从体系中去除.电子顺磁共振及淬灭实验分析表明,CN-的氧化去除是硫酸根自由基(SO·-4)氧化和非自由基氧化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K_2S_2O_8、KMnO_4溶液作为氧化吸收液,在原N_2载气的基础上混入不同比例的HCl气体,分析了HCl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各体系脱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氧化吸收脱汞体系对于HCl的适应性较好,氧化吸收效率较高,可作为氧化吸收脱汞试剂; K_2S_2O_8/Fe~(2+)体系对Hg0氧化吸收效率较高,但当HCl浓度80 mg/m~3时,氧化吸收效率成下降趋势;在反应温度为20~80℃的条件下,KMnO_4体系的脱汞效率相对稳定,HCl对于氧化吸收体系有正向促进作用;随反应温度的提高,K_2S_2O_8/Fe~(2+)体系脱汞效率呈先升高加后降低的趋势,反应温度为40℃时的脱汞效率最高,达到99.76%。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生产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通常含部分难降解有机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产生毒害,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紫外光分解过硫酸盐产生SO-4·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以亚胺培南生产废水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K_2S_2O_8氧化、UV辐射以及UV和K_2S_2O_8联合使用对其处理效果,系统研究了K_2S_2O_8投量、反应pH等因素对UV-K_2S_2O_8深度处理亚胺培南生产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K_2S_2O_8耦合是一种有效的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消除抗生素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脱色不彻底等问题,在最优条件下,对COD去除率可达100%,TOC去除率达94.4%。为抗生素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污泥氧化灭菌与污水厂处理工艺结合,利用KMnO_4、H_2O_2、K_2S_2O_8对污水厂浓缩池污泥中致病微生物进行灭菌处理,同时对污泥环境进行生态风险分析,通过3种氧化剂复配正交实验优选出最终复配组合,并对精氨酸诱导氨化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测定浓缩池污泥微生物量。单一氧化剂杀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3种氧化剂的灭菌能力随氧化剂浓度升高而增强,浓度为250 mmol/L处理水平下,灭菌效果最好的是K_2S_2O_8,微生物总量降低了99%。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KMnO_4浓度高于100 mmol/L时会使污泥pH值超过限值7.8,并有明显色度,K_2S_2O_8浓度高于100 mmol/L时会使污泥发芽指数低于78%。3种氧化剂复配正交实验优选出的最终复配方案为KMnO_4 75 mmol/L、H_2O_2 150 mmol/L、K_2S_2O_8 60 mmol/L。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83-89
针对选矿废水中有机浮选药剂的残留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该文通过自然光解及UV/K_2S_2O_8降解的方式处理典型选矿药剂水杨羟肟酸,以期为选矿废水中残余药剂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自然光辐照20 d后,水杨羟肟酸去除率不足50%;300 W的UV光照60 min后,可去除水杨羟肟酸近20%;而相同条件下,UV/K_2S_2O_8协同体系则使水杨羟肟酸去除率达95%以上,且该体系对水杨羟肟酸能够进行有效矿化;过硫酸钾浓度越高,水杨羟肟酸降解效果越好;p H对水杨羟肟酸的降解有显著影响:在UV体系中,强酸、强碱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弱酸、弱碱表现出抑制作用;在UV/K_2S_2O_8体系中,弱酸、弱碱则更有利于水杨羟肟酸的降解;Cl~-、SO_4~(2-)、NO_3~-、HCO_3~-、Si O_3~(2-)5种阴离子和Mg~(2+)、Ca~(2+)、Na~+、K~+4种阳离子对水杨羟肟酸去除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水杨羟肟酸经UV/K_2S_2O_8降解主要产生水杨酸及邻苯二酚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化学发光法应用于环境监测,已有不少报道。有人曾基于Ni~(2 )对鲁米诺—K_2S_2O_8和光泽精—H_2O_2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对Ni进行定量测定。但其灵敏度与选择性均不理想。本文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制革废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污水体系,它含有多种化合物、皮蛋白、毛蛋白、木质素、动物性脂肪、烤胶、血浆、NaOH、NaCl、Na_2S、Na_2S_2O_3、K_2Cr_2O_7、石灰等。其中元素硫有多种形态,例如:S~(2-)、SO_3~(2-)、S_2O_3~(2-)、SO_4~(2-)、S和有机硫等共处于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中,它们互相转化和制约,而且S~(2-)离子在空气中易缓慢氧化。因此,污水中硫化物测定时有许多干扰因素存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先采用了过硫酸盐氧化的方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把0.074摩尔/升的过硫酸钾(K_2S_2O_(?))和0.07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作为氧化剂,在专门的高压蒸气灭菌器中加热,它能以次完成在碱性过硫酸盐下氧化水中全部氮和在酸性过硫酸盐下氧化水中全部磷.PH 值的变化是12.57~2.0.估计在温度120℃和时间1.42分时,溶液呈碱性.氧化产物是硝酸盐和(正)磷酸盐,它们可同时用自动分析仪测定,氮、磷的化合物的回收都很好。这种方法可处理批量样品,操作简便,快速和高效。  相似文献   

9.
热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土壤体系中的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菲(PHE)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有机污染物。通过研究在不同水浴温度下,PHE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降解过程,揭示了热活化过硫酸钠(Na_2S_2O_8)降解土壤体系中PHE的一般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热活化Na_2S_2O_8降解土壤中的PHE是一个氧化与吸附同时进行的过程;吸附在土壤孔隙结构中的PHE很难被氧化;反应前10 min,氧化和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温度对PHE降解速率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模型,在333~363 K,活化能为122.6 k J/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Na_2S_2O_8投量增加而增大;PHE的降解率随着PHE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随着水土比升高而升高;在Na_2S_2O_8浓度较高的条件下,H~+、HCO_3~-和Cl~-对PHE降解率影响不大,OH~-会降低PHE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利用过硫酸钠(Na_2S_2O_8)氧化修复实际污染场地内高、中、低浓度的氯苯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行性研究。比较了Na_2S_2O_8和多硫酸复合盐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重点研究了2种药剂在不同剂量下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Na_2S_2O_8的修复效果更好,对不同浓度氯苯类污染物均有较好的效果。土壤与Na_2S_2O_8质量之比为100∶10时,修复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可达到100%;土壤与Na_2S_2O_8质量之比为100∶3时,对中低污染土壤均能达到修复目标;而Na_2S_2O_8对地下水中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活化Na_2S_2O_8是修复氯苯类污染场地土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琪静  丁丽  文方  陈勇 《环境工程》2019,37(2):170-174
以提高过硫酸盐体系处理效果为目标,研究了活化剂(FeSO_4、CuSO_4、Fe_3O_4)、络合剂(柠檬酸,CA)和沙粒对实际污染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TPH)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活化剂)∶n(氧化剂)=1∶1,反应时间为48 h,初始pH为4,水∶土=2∶1(以质量比计),温度为20℃时,3种活化剂对TPH去除效果依次为FeSO_4>CuSO_4>Fe_3O_4;当n(过硫酸钠)∶n(硫酸亚铁)∶n(柠檬酸)为4∶1∶1时,柠檬酸的添加使污染土壤中TPH去除率提高了9.82%;在Na_2S_2O_8/FeSO_4、Na_2S_2O_8/FeSO_4/CA体系中添加沙粒(土壤∶沙粒=5∶1)(以质量比计)后,TPH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和3.8%。利用过硫酸钠进行化学氧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以Fe~(2+)作为活化剂,同时添加沙粒时TPH去除效果较好,且土壤不会过度酸化。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水体中泛影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水体中的泛影酸钠,主要研究了体系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溶液初始pH、底物浓度及自然水体组分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泛影酸钠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及遵循阿伦尼乌斯模型,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为105.57 kJ·mol~(-1).增加过硫酸盐初始浓度或提高反应温度及降低泛影酸钠初始浓度可以增大泛影酸钠的降解速率常数k(k=0.0062×[K_2S_2O_8]_0,R~2=0.98,[K_2S_2O_8]_0=2~8 mmol·L~(-1);lnk=-12698×1/T+34.91,R~2=0.98,T=325~345 K;k=-1.54×[泛影酸钠]_0+0.064,R~2=0.98).泛影酸钠的降解速率常数k受溶液初始pH影响较小.溶液中Cl~-、HCO~-_3和HA的存在均会抑制泛影酸钠的降解.较低的TOC去除率和产物的检测表明,泛影酸钠降解过程中仅发生苯环侧链的破坏.泛影酸钠的降解途径主要有酰胺键断裂、氨基氧化和脱羧基羟基化.  相似文献   

13.
刘健  王祖武 《环境工程》2019,37(1):98-102
针对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而现有脱硝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提出了Na_2S_2O_8/NaClO_2复合吸收液脱硝的新方法。在小型鼓泡反应器中进行脱硝实验,讨论了Na_2S_2O_8和NaClO_2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NO浓度等因素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吸收液的脱硝机理。通过比较复合吸收液与单一吸收液的脱硝效果和成本,探究其在脱硝方面的工业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当吸收液初始pH为5,Na_2S_2O_8浓度为0.05 mol/L,NaClO_2浓度为0.0025 mol/L,反应温度为50℃时,NO脱硝率可达95%;复合吸收液ClO~-_2、ClO_2、S_2O~(2-)_8共同参与NO的脱硝反应,中间产物ClO_2担负了重要氧化吸收作用,显著地提高了脱硝效率;Na_2S_2O_8/NaClO_2复合吸收液比单一吸收液脱硝成本低、效率高,工业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渍土S_1(EC为0.46 dS·m~(-1))及中度盐渍土S_2(EC为1.07 dS·m~(-1))为研究对象,在等施氮量条件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CK(不施肥)、U_1(240 kg·hm~(-2)化肥)、U_3O_1(180 kg·hm~(-2)化肥+60 kg·hm~(-2)有机肥)、U_1O_1(120 kg·hm~(-2)化肥+120 kg·hm~(-2)有机肥)、U_1O_3(60 kg·hm~(-2)化肥+180 kg·hm~(-2)有机肥)和O_1(240 kg·hm~(-2)有机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施肥策略下土壤N_2O排放特征,为制定盐渍化农田合理的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2种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N_2O排放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处理S_2土壤N_2O排放总量较S_1土壤高出11.86%~47.23%(P0.05).各施肥处理对土壤N_2O排放通量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即施肥后出现排放高峰,基肥和追肥后累积排放量占整个生育期排放量60%左右.适当施入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S_1和S_2盐渍土分别以U_1O_1及O_1处理N_2O排放量最小,较U_1处理显著降低33.62%和28.51%(P0.05),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各施肥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NH~+_4-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土壤NO~-_3-N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表明硝化作用是盐渍化玉米农田N_2O产生的主要途径,配施有机肥可以持续减少土壤NH~+_4-N供给而减少N_2O的排放.从玉米产量及减少温室效应的角度,得到本地区适宜的施肥管理模式:轻度盐渍土为120 kg·hm~(-2)有机肥+120 kg·hm~(-2)化肥,中度盐渍土为240 kg·hm~(-2)有机肥.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广泛应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定微量Cr~(6 ),其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易行。但样品常有一定色度,尤其常含有还原性物质,如S_2O_3~(2-)、SO_3~(2-)、S~(2-)及有机物等,在酸性显色液中,它们可能干挠Cr~(6 )的测定,为此样品需进行消解。在碱性溶液中,Cr(Ⅵ)以CrO_4~(2-)形式存在,非常稳定;H_2O_2易于分解,是强氧化剂,极易氧化S_2O_3~(2-)、SO_3~(2-)、S~(2-)及有机物等还原性物质。因此我们利用碱性介质中H_2O_2作氧化剂,对还原性物质进行了实验。样品的消解操作条件选择如表1及表2。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价铁(Fe~(2+))催化过氧化氢(H_2O_2)-过硫酸钠(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ICHP)对被三氯乙烯(TCE)吸附饱和的20~40目粒状活性炭(AC)进行再生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氮气吸附-解吸技术等手段对再生前后的AC进行表征,进一步探讨影响再生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AC对TCE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TCE∶Fe~(2+)∶H_2O_2∶S_2O_2-8=1∶9.20∶59.79∶77.52(物质的量比)的条件下,AC再生效率约为50%.研究表明,AC的炭损失、比表面积、孔隙体积及孔隙面积的减小,是再生AC吸附能力低于原状AC的主要原因.利用ICHP再生的AC可以实现对TCE的有效吸附并达到AC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116-123
随着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水合肼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显现。为提高含肼废水的降解效能,该文采用Fe电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合肼废水。研究了Na_2S_2O_8浓度、电流强度和初始pH对水合肼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之铁电极/H_2O_2体系,相同条件下铁电极/Na_2S_2O_8体系的水合肼降解效率和速率得到提升。其最佳运行条件为:Na_2S_2O_8投加量10 mmol/L、电流强度0.11 A、初始pH=6.5,此时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7.81 h~(-1),30 min水合肼的降解率达到98.6%。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具有强氧化性质的K2S2O8试剂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对污泥重金属Pb、Zn、Cu、Cd的去除影响、脱水表现以及处理前后污泥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起始pH值为2.0,反应时间1h,温度25℃,投加1.34g/g SS的K_2S_2O_8,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其中,滤饼含水率可由82.6%降至74.8%;污泥比阻由6.70×10~8S~2/g下降至5.43×108S2/g.K_2S_2O_8氧化处理污泥,可使污泥絮体快速分解,上清液COD从15.2mg/L增至187.0mg/L;TN从6.03mg/L增至22.7mg/L;TP则由8.15mg/L变为12.7mg/L;污泥TSS相应降低了9.4%.污泥重金属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K2S2O8投加量达到2.01g/g SS时,污泥重金属Pb、Zn、Cu、C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3.90%、87.10%、86.40%以及84.25%.当投加量大于2.01g/g SS,各重金属去除率趋于稳定.低pH值能够提高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K2S2O8与污泥反应后,污泥重金属转移到上清液中,对上清液投加0.075%的Ca O,pH值提高,可以相应去除上清液中16.95%的Pb、54.70%的Zn、58.90%的Cu以及21.95%的Cd,TN和TP含量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烟道气同时脱硫和脱氮是当今处理烟道气技术的发展方向。但采用湿法净化烟道气时,废水处理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处理废水的方法,其法是: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吸附来自同时脱硫、脱氮废水的COD以及N和S化合物,而后将氯化钠溶液在废水流动的逆流方向通过树脂进行再生。树脂的再生在短时间内即可做完,费用低廉,实例:将含S_2O_6~(-2)~1200~1250毫克/升和COD35~45毫克/升的废水通过Dowex MAS-Ⅱ(阴离子交换树脂,美国道化学公司出品),而后用氯化钠再生树脂柱,再使废水通过它。树脂柱的流出物含S_2O_6~(-2)和COD2~3毫克/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改进和验证了污水中硫化物、亚硫酸盐及硫代硫酸盐共存时S_2O_3~(2-)和SO_3~(2-)的测定方法。S_2O_3~(2-)和S_2O_3~(2-)的回收率分别为95.6%~103%和93.5%~100%;变异系数为0.7%~1.8%和1.0%~2.5%。适用于污水中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共存时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