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灾预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立德  徐旭初 《灾害学》1992,7(2):17-20
本文提出了防御灾害预案的五要素和逻辑结构,进而讨论了防灾预案的优化准则、制定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防灾规划与灾害管理体制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建立防灾规划与灾害管理体制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通过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防灾规划体制,以地方政府为防灾救灾主体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团体三位一体的灾害管理体制,和以社区防灾组织、防灾志愿组织为主的全民参与的防灾救灾体制,最终形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机关团体和国民各自责任明确的综合有效的防灾规划与灾害管理体制,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能力,努力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宣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针对宣传者与受传者的心理动机的形成及其过程,结合当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方针与任务,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目的旨在拓宽防震减灾宣传的新思路、新方法,挖掘防震减灾宣传的潜力,以达到防震减灾宣传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肖永全  叶殿秀 《灾害学》1997,12(1):23-27
依据国内外城市气候的观测资料和分析研究文献,从合理利用城市气候资源和防灾减灾角度,首次论述了城市气象灾害种类(公共、特定和相关三大类9种)以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地震灾害的区域性和破坏性特征,特大地震发生后单个城市面临的困难往往超过其自身的应对能力,需要从更广域的范围研究特大地震灾害防御的规划方法与措施。首先根据区域地震环境、地震影响相关性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给出了区域性防灾组团的划设原则,其次按照“城市常态中心性”和“地震灾害风险”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城市抗震防灾中心性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潜力模型和最大引力联结线等提出了区域抗震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的定量化方法,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区域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和防灾资源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上的几点教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防灾体制、心理准备和防灾规划等方面分析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行动中的教训,并结合我国的情况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抗震防灾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系统科学和抗震防灾整体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大庆油田“八五”期间抗震防灾方面已进行的研究和需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油田建立抗震防灾专家系统进行了探讨,指出对油田抗震防灾生命线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暴露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防灾功能不强。城市公园应是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应符合城市防灾规划要求。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出发,本文重点阐述了防灾公园的3个特点:规模、构造和设施;通过每平方公里公园数量、每万人公园数量、人均公园面积及公园占市区面积比例等多项关键指标,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完善防灾绿化网格,二是逐步实现现有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旦灾害发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城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对城市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除自然灾害外.往往是由于人们缺少防灾知识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等。另外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也可能引起地面的沉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很多灾害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由于平时接触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人们缺乏对灾害防御知识的了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城市灾害的潜在威胁.因此在城市灾害来临时.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份以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陕西兴平市、江苏南京市等多个地区的地震谣传,谣传中发生地震的地点不同,但是主要内容基本相同,都是"据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预测:中国某地几级大地震于2010年几月几日几点降临,震中为某某地……"一系列地震谣言,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恐慌,扰乱了生产和生活秩序,给人民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请他谈谈如何识别地震谣言科学应对地震。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尽管近年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得到普及.但是火灾的发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2000多人死亡.3000-4000人受伤.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人们心中痛苦地走过了30个年头。在此,我们更加怀念那些罹难的兄弟姐妹。正是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  相似文献   

14.
听泉     
桂严 《防灾博览》2005,(3):32-32
如果不是远离街衢,如果不是这一条青灰色石子路牵引了我的目光,我们一定会忽视了这一眼泉水的存在。它是那么狭窄、细弱,一路涓涓然又活泼,穿行在浓密的灌木丛中,没有捎带一丝儿天边的云彩,和那山鸟的喧闹。  相似文献   

15.
Arjun Claire 《Disasters》2019,43(1):46-66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humanitarian actors have been grappling increasingly with the complex issue of protecting civilians. The definition of protection adopted by humanitarians is considered to be too broad to provide effective operational dire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recent initiatives to operationalise protection. Teasing out a broad typology of humanitarian protection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cope,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of a range of humanitarian actors, it suggests, would result in better identification of gaps and the channelling of efforts to support a system‐wide protection response. Emphasising recent calls for collective analysis as a means of eventuating protection, the paper also draws attention to the contested understanding that may arise concerning solutions to protection crises. Closely entwined with politics, protection defies neat technical solu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eepening knowledge of how communities conceive their own interests may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collective protection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salient lessons learned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Relief/Development Project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asters and development. We discuss approaches to famine response and prevention,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food distribution efforts on the capacities of people affected by famine and offer criteria for planning famine relief so that it will promote systemic,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these capacities. We first describe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which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international famine assistance either to promote the capacities of people who suffer from famine so that they are better able to handle future food crises, or to leave those it purports to help worse off and even more vulnerable to subsequent disasters. We then illustrate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development in the midst of crisis by presenting information about a number of famine response programs and analyzing their impact on capacities and vulnerabiliti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风电机组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大规模脱网问题,通过对宁夏电网的电源分布和网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建模,从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改进风机耐高压定值两方面仿真分析了电压异常对风机脱网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性能良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较好的风机短时耐高压性能可降低风电机组因电网电压异常而脱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形势下,地震部门如何发挥防震减灾职能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当好“宣传员”,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抗震防灾意识。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各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