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地震人员伤亡的准确预测是震后救灾资源调度和救援人员分配的重要依据。基于PAGER系统中的双参数累积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别讨论了3种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预测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历史地震的受灾情况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其中,直接采用PAGER系统中提供的我国参数和以极震区烈度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均不理想。考虑到多数震害调查资料中各烈度区受灾数据的缺失,选取数据较为详实的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根据已知受地震影响的25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综合考虑烈度区面积、人口数和烈度对地震人员损失数的影响,将每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进行分配,最终得到不同烈度区的人员死亡率和受灾人数,回归得到模型参数后,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评估经验概率模型。经验证分析,该模型预测结果与震例结果十分接近,远好于前2种方法得到的预测模型。同时,该模型的残差频率的正态性较好,根据预测结果建议的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均与震例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烈度当量—预测地震灾害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预测地震灾害的一种新途径,即:M→Г→Z(M为震级,Г为烈度当量,Z为地震灾害)。烈度当量为一新概念,在震害预测中,它较之于烈度和震级更为有效。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利用一些经验公式将震级M换算成震中烈度I_0;其次再计算一次地震造成的总烈度当量(它包括对某一地震造成的不同烈度区进行烈度当量换算和计算不同烈度区的面积);最后在考虑到地震震级、发震时刻、震前地震预报的程度、受灾面积、受灾区人口与经济密度、固定资产及建筑物设防等因素的前提下,预测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3.
仪器地震烈度是指由仪器的观测记录计算而来的地震动强度,能直观反映地震的影响程度。建立高效准确的仪器地震烈度评估模型,在防震减灾和烈度速报中有着重要意义。以汶川地震的地震动记录以及与其对应的宏观调查烈度作为数据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 17 种地震动参数与宏观调查烈度的关联程度。以与宏观烈度关联系数较高的谱烈度、累计绝对速度、均方根加速度等参数为模型的输入层,宏观烈度为输出层,网络迭代次数为 1 000,损失函数选择均方误差,指标函数选择平均绝对误差,优化算法选择适应性矩估计,建立了基于多层感知机的仪器地震烈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芦山地震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该方法误差率较低,模型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王重建的2232a降水长序列运用Markov过程理论分析了中原各地区旱涝等级的概率特征;定义了净旱涝历时、净旱涝烈度、平均净旱涝烈度参量,并用之建立了中原中心区降水的丰枯段等级预测模式。为中原地区旱涝分析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面积统计的震后烈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历史震例,并将这些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利用这些等震线图数据,直接统计出地震参数和震后不同烈度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和烈度衰减几何模型结合起来,反演震后烈度的具体分布形状,以进行震后烈度分布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液化土层隔震和地基失效共同作用下多层砖房震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0个液化实例计算了震陷值和谱烈度比,依据宏观震陷经验,提出了在液化土层隔震和地基失效共同作用下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施甸5.9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施甸5.9 级地震房匡震害,分析了各类房屋在不同烈度区的综合震害指数,对典型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计算并与实际震害作了对比,分析了震害原因,总结了这次地震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与教训,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就地震高烈度区液化引起的地面侧向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地面大变形引起的震害情况、液化诱发地面大变形的机理及液化大变形的预测方法、桥梁桩基的震害和液化大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桥梁桩基抗地面大变形的措施,以及存在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杰  王行舟 《灾害学》1998,13(4):17-22
建立了安徽79个市、县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目录,并利用其统计特征进行烈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强度地震区及所利用的烈度资料分布区间相对较窄的情况下,仍可用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方法进行烈度区划。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安徽部分对比,两者概貌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异,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地震烈度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震害区房屋破坏程度的调查,考虑各类房屋的震害对烈度评定的影响,应用模糊数的运算规则,模拟出各类房屋震害判定的实际烈度,最后进行综合评判.与其它几种烈度评定方法比较,用此方法评定烈度,准确性高,速度快,不仅适用于震后等烈度线的勾划,而且适用于地震历史资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云南永胜6.0级地震烈度分布与震害特征;分析了震害原因,计算了各类房屋在不同烈度区的平均震害指数;对典型的钢筋砼框架结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计算和抗震验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匈牙利为工业服务的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始于1960年。大约近20年来,这些研究的目的仅是为了估计有关场地的最大地面预测烈度,其结果虽没有发表,但各个公司可以使用。Si-mon(1939)等编制了该国的地震活动性与最大观测或预测烈度。Zsíros(1985 b)编制了匈牙利第一幅危险性概率图。1987年,对Paks核电站场地评定首先进行了综合研究。Mónus(1990),Tóth(1990)和Zsíros(1990)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历史大地震的烈度对烈度区划编制、建筑设防、城市规划、震灾情景模拟和历史灾害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余震数据推断历史大地震烈度的新方法。以1668年郯城■级地震为例讨论了不同模型和数据组合的效果,并使用1556年陕西华县■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最短断层距模型和主震、强余震数据组合计算的结果最佳;计算的烈度值接近权威机构发布的烈度值,能较准确反映烈度的分布范围;该方法考虑了场地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展示区域内烈度分布差异。在综合考虑史料和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用于校正精度差的历史大地震等震线,为区域地震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对建筑群进行震害预测,构建城乡地震易损性模型,为防灾减灾工程提供依据并助力韧性城乡建设,本文选取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的某市,把该市已完成的震害预测项目的基础数据和结果作为数据库的样本来源,以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将层数、层高、楼高、柱面积率等12个易获取且关联度较高的关键数据作为震害影响因子,充分利用了Matlab可视性良好的建模特性及LM算法能够快速拟合的优势,训练了一个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震害预测模型。采用多组数据测试,对单次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并通过多次随机选取数据样本建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震害影响因子能够对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结果进行准确映射,该方法准确快速高效,可以应用于建筑群的快速震害预测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依据鹤岗煤田强矿震对地面影响的调查资料及地震烈度衰减理论,采用椭圆衰减模型回归计算了沿长轴与短轴方向矿震烈度的衰减关系。建立了鹤岗煤田矿震烈度衰减模型,应用矿震烈度衰减关系,讨论发生最大震级ML:4.2矿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 ,同时受中远场和近场地震影响。具有背景地震烈度较高而高烈度地震发震概率较小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根据廊坊市地震动加速度参数特点进行的框架结构隔震建筑设计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7.
渤海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7级强震,对山东内陆影响甚大。本文通过对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陆地烈度分布和震害类型的分析,认为位于渤海沿岸山东黄河三角洲、胜利油田等经济开发区的新建工程要重视场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等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8.
根据收集到的《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和1989—2016年晋冀蒙交界区成灾地震的震害记录和相关数据,对农村房屋结构归类分析,给出低烈度下各类房屋的震害矩阵。采用贝塔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对震害矩阵中结构破坏比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拟合,得到高烈度下各破坏等级的概率值,最终获得完整震害矩阵。结果显示,相比南北地震带地区和我国整体各类房屋建筑震害情况,研究区各烈度下不同建筑结构震害情况均较为严重;经贝塔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所得破坏概率整体上符合破坏比分布特征,所得结果更能接近研究区建筑物的震后真实破坏情况,可用于未来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了发生在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12个有感地震的32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出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地震烈度衰减公式I=3. 308+0. 871M-0. 790 ln(R+1) .σ_1=0. 471并且对研究区烈度衰减公式与山东及其邻区、鲁南地区的烈度衰减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此公式可以在胶东及北部沿海地区地震烈度区划、震害预测及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姜大庸 《灾害学》1993,8(1):40-45
本文对当前我国主要地震危险区—民乐盆地未来震级与烈度分布作出判定,对可能发震范围造成的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等地震灾害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