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中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选取、评估指标阈值区间确定、灾害级别确定、评估模型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下一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3,(6):8-9
2013年10月14日是第44届世界标准H.其主题是“国际标准推动积极改变”。为增强全社会地震标准化意识,推进社会共同防震减灾,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司会同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了“地震标准化更加注再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宣传主题.制作了世界标准日宣传电子图片,并在中国地震局网站首次公开提供地震行业标准全文本含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快速平息地震发生后现场的混乱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科学、系统、高质量的决策,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对我国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国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划分了参与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协同决策主体,构建了决策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测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了属性参数,应用多主体仿真软件进行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仿真,得到了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为度量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提供理了论根据,并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1988年7月28日至8月1日,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这次会议是涉及到有关地震的社会学内涵的首次全国性大会。在唐山市社会学学会倡议下,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中国地震》编辑部、《灾害学》编辑部、河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国象地震局地震技术专科学校、唐山市地震局、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唐山市哲学学会、唐山市社会学学会等11个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 一关于盐城地区最早历史地震记载时间的确定查盐城、东台、阜宁三县历代县志,盐城地区最早的历史地震记载时间是公元102年。其依据是嘉庆《东台县志·祥异》载:“北宋仁宗天圣五年三月(1027年),东台地震。”宋代东台属泰州,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始由泰州分置东台县,属扬州府。故疑此条当抄自《扬州府志》或《泰州志》。查崇祯、雍正、道光《泰州志》,康熙、雍正、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将武当断块及邻区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了公元前159年以来中强地震的时、空、强活动图象特征。试图探讨中强地震活动以及主震发生前小震分布与武当断块构造及其区域孕震系统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并对断块周缘的中强地震发展形势作了一些初步讨论。资料来源,主要根据《中国地震目录》(1977年)、《湖北省地震目录及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84年)、《河南省地震历史资料》(1980年)、《四川地震目录》(1975年)、《陕西安康地区地震目录》(1979年)、《陕西商洛地区地震目录》(1980年)和部分县  相似文献   

7.
李玲 《防灾博览》2004,(6):14-15
自1982年以来,《中国地震年鉴》已连续出版22卷,全面记载了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从建国到21世纪初的发展进程,真实反映了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地震预报等研究领域的成果和经验,它以地震系统年度重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为科研人员、专家学者提供信息和数据,为续修地震志书积累资料。同时,也成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了解中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吸收和消化活动断裂、活动盆地、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前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们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确定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判定标志和原则,综合判定了中期(3~5年)和中短期(1~3年)地震危险区,为地震的短临监测预报跟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曦  周洪建 《灾害学》2015,(2):70-74
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是对未来一年区域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目前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为基础,重点讨论区域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中的情景分析,包括地震要素情景分析、地震灾害区域情景分析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等3个方面,旨在为规范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技术提供借鉴,同时为推动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业务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和《地震地质》4种地震科技期刊2000~2001年所发表论文作者状况的调查统计,从6个方面对地震科研工作者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就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对地震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青年学术研讨班的情况,胡聿贤、金严、张国民三位专家分别做了《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若干问题》和《大陆地震成组孕育模型和地震预报问题》的专题报告,青年学员也各自做了重点发言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研讨班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的地震史料汇编出现在班固(公元32-92年)著《汉书·五行志》里,共收编上自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下至汉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的地震(含山崩)16次。此后,历代正史,如《后汉书》、《晋书》、新、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全都有地震史料汇编。自宋代以来的一些大型类书,如《太平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在当前面临地震队伍结构调整和人员分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追踪地震研究的世界先进水平,筛选和确定地震科研的前沿课题,为制定地震工作的深化改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30年地震预报实践的反思,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16日,百余名农业、医疗、地震和金融等领域的专家搭乘K571次列车奔赴江西省瑞金市,由此拉开了"科技列车赣南行"活动的序幕。中国地震局专家组领队、陕西省地震局副局长刘晨等5名专家(含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搜救中心、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和江西省地震局等单位专家)参加了活动。为支持赣南地区地震科技工作的发展,中国地震局捐赠了《地震来了我不慌》挂图、《中国大地震》图书、《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  相似文献   

15.
某工程位于昆明市,主体结构高153.1m,为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核心筒体系。建筑总高度超过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的B级高度,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工程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阻尼比值。为给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采用PERFORM-3D软件,对设有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该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该结构的整体性能及其构件的屈服情况,结果表明该消能减震结构基本能达到预期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鹏  李宁 《灾害学》2014,(2):60-64
2012年3月,我国民政部门首次正式批准发布《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行业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进入标准化时代。为了使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者了解该标准,促进该标准更好地实施和应用,在回顾该标准编制背景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在介绍《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行业标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标准选用的分级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为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人员使用该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灾害学》1988,(4)
《大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地震文献指南。《大全》包揽了我国1900年至1985年间的地震科技文献的全部目录共二万三千余条,来自数千种期刊、文献和图书。《大全》正文分解放前、港台、解放后和图书四大部分,全部条目按分类编目,为便于读者检索,正文后还附有常用词汇、地震事件和读者索引。  相似文献   

18.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博览》及全国地震系统报刊质量,围绕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会议精神,《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 14-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中国地  相似文献   

19.
芦山地震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两次地震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但由于地震震级、持续时间以及地质环境条件等的差异,两次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类型和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两次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环境背景条件、分布发育规律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和特征等,充分把握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及演化趋势,以期为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科学预测和及时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50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首支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呼和浩特市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其组建原则是,社会公开招幕和各单位机关团委推荐,对年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业务素质、专业特长严格要求,为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建立档案。为了进一步对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进行管理,一经被选为地震应急救援队队员者都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每年进行审查登记,如有工作变动,及时补充新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