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煤采动后,其上覆岩岩体失去支撑,未采动前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由于重力作用,岩体必有下落的趋势,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采、掘放炮的震动,势必又加速顶板下沉变形,潜伏着冒顶片帮的隐患。福建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最为严重。据福建煤矿史志资料,冒顶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老顶周期性来压造成的大冒顶,死亡人数极少,福建自1958年建煤矿以来,仅有一例大冒顶死亡事故,且仅死亡一人,而其他都是局部性冒顶造成的伤亡。  相似文献   

2.
冒顶,简而言之就是通风道坍塌。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常见的顶板事故分为两大类:局部冒顶和大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3.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采场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不善;二是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或支护质量差;三是顶板检查不周,疏忽大意;四是处理浮石操作不当,违反操作制度;五是地质矿床条件不好;六是没有及时处理采空区、地压活动。 预防采场冒顶片帮事故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开采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场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留矿采矿法(浅孔留矿法、深孔留矿法)、崩落采矿法 (壁式陷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您、无底柱分段崩…  相似文献   

5.
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因此,加强矿山顶板管理.预测井下工作面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局近年来一些采面过特殊地段发生冒顶事故原因,总结多年现场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提供一些回采工作面的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及预防冒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华莹山矿务局顶板事故的基础上,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回采工作面冒顶伤亡事故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探讨了冒顶伤亡事故的致因,建立了顶板伤亡事放综合模型,进而提出了减少冒顶伤亡事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磷矿矿山顶板稳定性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顶片帮事故是地下矿山危害最为严重的事故,矿山地压管理是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顶板稳定性分析是地压管理的重要方法.提出了顶板稳定性分级的指标和分级方法.首次指出风化作用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地下水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场,又称回采工作面,它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据统计,冒顶是矿山工伤事故中最多的一类,而70%的冒顶事故发生在采场。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与顶板管理不善有关。为了预防冒顶。必须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回采工作面顶板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回采工作空间和处理采空区,主要对象是顶板。因此,了解顶板的性质和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搞好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前提。 回采工作面顶板,按垮落性质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成三类。一是伪顶,一般是碳质页岩,直接…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矿山冒顶、片帮事故致死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19.8%。凤凰山铜矿在采用联合护顶之前,采场片冒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39%。可见矿山片冒事故之严重。为此,凤凰山铜矿从7982年起,采用长锚索与短锚杆、桁架锚杆联合护顶措施,同时采用光面爆破以减轻对顶板岩层的破坏,从而杜绝了因冒顶片帮而造成的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12.
冒顶事故是煤矿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且冒顶事故伤亡比重又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伤亡事故,据我省“八五”期间统计资料表明:91~95年5年中全省煤矿发生事故死亡255人,其中顶板事故死亡141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的第一位,在冒顶事故中,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最突出,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是掘进.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唐庄煤矿屯头系Ⅶ层煤工作面周期性冒项事故,对Ⅶ层煤顶板岩性组成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控制复合型顶板冒顶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局近年来一些采面过特殊地段发生冒顶事故原因 ,总结多年现场安全管理实践经验 ,提供一些回采工作面的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及预防冒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光华 《劳动保护》2009,(11):112-113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现大幅度下降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煤矿顶板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老沟矿14-3号层303盘区2309巷道冒顶事故抢救所采取的措施,并对冒顶原因进行了分析。事故发生后,采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了被困区域还有生命迹象,对抢救工作提出了更好要求;合理调整了通风系统,避免了被困人员窒息或中毒死亡;向被困区域打钻孔,给被困人员送进了牛奶等食物,避免了被困人因饥渴而死亡;快速掘进救人通道,救出被困人员。由于决策科学、果断,措施得力,才使得8名被困人员全部脱险。详细分析了事故的原因,一是采用锚杆、无腿工字钢梁联合支护设计不合理;二是施工中存在锚杆预紧力低、托钩外露长度超长、工字钢棚数量不足等问题;三是上覆14-2号煤层采空区岩层活动及8309回采面开采动压对巷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后,对预防类似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做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介绍了安徽淮南某矿回采工作面发生的1起重大冒顶事故,从地质、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认识等方面分析r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顶板事故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断加强监管、指导,煤矿不断地加强投入建设,地方煤矿安全质量不断提高,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不断下降,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是,冒顶事故仍时有发生,累计起来,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有很大的比重。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19.
应用岩体声发射技术监测采场顶板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南矿带自1992年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法开采以来,由于采场顶板的矿岩裸露,易发生冒顶事故,为了寻求对顶板的监测预报的手段,1994年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和我矿共同开展岩体声发射技术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我矿利用YSS型岩体声发射监测仪对南矿带上向采场的岩体声发射参数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并结合现场情况判断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对有冒落可能的作出预报,进而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应用岩体声发射技术监测采场顶板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南矿带自1992年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法开采以来,由于采场顶板的矿岩裸露,易发生冒顶事故,为了寻求对顶板的监测预报的手段,1994年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和我矿共同开展岩体声发射技术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我矿利用YSS型岩体声发射监测仪对南矿带上向采场的岩体声发射参数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并结合现场情况判断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对有冒落可能的作出预报,进而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