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粉尘爆炸的特殊风险,以粉尘爆炸特征参数为基础,从爆炸环境形成和13种点火源出现可能性两个方面提出了风险辨识方法,突出了爆炸下限和最小点火能在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中的重要性,并以面粉厂制粉系统为例进行了点火源危险性的辨识分析。对控制粉尘爆炸的最新防护方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总结并分析了常用粉尘爆炸预防和防护措施及相关技术装置,指出了对应的使用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粉尘爆炸事故模式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粉体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为了探讨粉尘爆炸发生的规律,笔者对粉尘爆炸发生的点火源类型、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排序;在对已发生的典型的粉尘爆炸事故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影响粉尘爆炸发生的,诸如粉尘自身的可燃性、粉尘所处的状态、粉尘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因素;提炼出了7种粉尘爆炸事故模式,并对各种模式下粉尘爆炸发生的条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笔者所研究的成果,对粉体工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对今后防灾决策的深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防粮食粉尘爆炸,对收集的1785—2017年国内外发生的多起粮食粉尘爆炸事故的时间、地点、粮食粉尘类型、点火源种类以及涉及设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90年代是发生粮食粉尘爆炸事故的高峰期,美国发生粮食粉尘爆炸事故的次数居首位,工业动火和摩擦火花是引发爆炸的主要原因,玉米粉尘和小麦粉尘最容易引发粉尘爆炸,最常发生粉尘爆炸的设备主要是提升机和筒仓。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粮食加工和储存行业识别粮食粉尘的爆炸危险,及加强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这对企业降低粉尘爆炸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饲料厂粉尘爆炸也必须在四项基本要素(可燃性粉尘、火源、封闭状态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因此预防其粉尘爆炸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控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工业可燃粉尘爆炸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粉尘爆炸领域有史以来的主要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了高度概括,内容涉及引起粉尘爆炸的可燃物质、影响粉尘云可燃性和爆炸性的因素、粉尘云在空气中的燃烧、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一次和二次粉尘爆炸、粉尘闪燃、杂混物的爆炸及粉尘云爆轰8个方面.回顾了粉尘爆炸的预防和缓解措施进展,指出了本质安全设计的意义.最后针对纳米颗粒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了探讨,通常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随粉尘粒径减小而减小、爆炸指数随粉尘粒径减小而增大,这种趋势直到粉尘粒径减小到1~10 μm一直存在,但这种趋势可能不会持续到纳米粉体级别,可能的两个原因是纳米粉体的难于分散和凝并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原油的工艺过程中,由于地层条件复杂,存在发生油井爆炸事故的风险.以某油田注氮作业过程的井筒爆炸事故为例,结合现场调研和理论计算分析了事故的爆炸性质和点火源类型.通过对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爆炸能量和爆炸压力进行理论计算,结合本次爆炸事故的总能量及井口装置的破坏压力,确定此次井筒爆炸事故类型为化学爆炸.此外,通过对比分析3种不同类型的点火源,确定此次井筒爆炸事故的点火源为注气速度过快导致油套管相互碰撞产生的碰撞火花.通过全面分析某油田井筒爆炸事故原因和性质,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井筒爆炸事故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粉体原料,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遇到点火源非常容易造成粉尘爆炸。采用对不同粒径分布下最低着火温度的测定,利用变异系数-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小麦粉粒径分布与最低着火温度的综合关联度,再根据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小麦粉颗粒粒径分布对于最低着火温度的综合关联度如下:(d90-d10)/d50>d90/d10>d10>d50>d90,且在有限空间内,固定粒径条件下的粉尘爆炸强度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粉尘爆炸基本特性及防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粉尘爆炸的条件、机理、特点.为了降低可燃粉尘的危害,根据粉尘爆炸的基本特性及粉尘燃爆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点总结、归纳5种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五氯硫酚锌盐的一些基本的危险性参数,如燃烧爆炸性能,目前国内外报道极少。笔者采用野外定性燃烧试验、哈特曼管实验及20 L球实验,对该物质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物质具有燃烧爆炸危险性,但与细小片状铝粉(燃爆危险性很强烈)相比,其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很弱。以硅系点火具作为点火源,在20 L爆炸球中测试获得该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约为213 g/m3。根据ISO-6184及VD I-3673等标准,认为该粉尘的爆炸猛烈度为1级。所得结果为该物质的生产及使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点火源是粉尘爆炸和燃烧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阴燃、明火、热表面、机械冲击火花、电火花、电弧以及静电放电等5种点火源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外源性”点火源可通过正确的工作程序来预防,“内源性”点火源可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控制。简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了做好点火源管理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韦公远 《安全》2004,25(2):35-35
1 纺织厂粉尘特点 所谓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细尘粒.纺织厂粉尘多数为纤维的各种成份的混合物,还含有动植物性粒屑、细菌、灰尘等各种污染物,粒度范围广,尘粒形态复杂.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粉尘本身易燃,有足够的氧气及火源.纺织厂尘室内的棉尘、麻尘、针织起绒形成的绒尘及各种成份的尘埃,均是可燃性粉尘,并在尘室和风管中呈悬浮状态.因此,纺织厂的尘室存在着极大的火灾爆炸危险,一旦遇有火源,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2.
赵永光  傅贵 《安全》2010,31(11):12-15
对我国1950~2009年煤矿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引起事故的火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88.1%的事故由外因火源引起;引起事故的外因火源来源按发生频率大小主要有:违章放炮、仪器设备失爆、摩擦撞击、带电作业、电缆短路、拆卸设备、电缆接头漏电、明火明电、吸烟;其中,68%的外因火源来源于工人的违章行为,32%的外因火源来源于电气设备原因。在对近年外因点火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工人违章行为及电气设备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完善安全结构工资;逐步建立工人违章联锁制度,又称"安全伙伴";对一线工人普及电气安全知识,并将可能存在明显电气安全隐患的部分分配给普通工人负责。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L标准粉尘爆炸特性测试装置对不同粉尘在不同点火能量时的爆炸下限浓度进行测试,以此方法研究粉尘爆炸下限浓度随点火能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过程分别采用2. 5 k J、5 k J、10 k J点火能量对石松子粉、石墨粉、铝粉、金属打磨粉尘、纸粉、PVC粉、纺织粉、烟叶粉的爆炸下限浓度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粉尘爆炸下限浓度随点火能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对于不易点燃的粉尘,其爆炸下限浓度随点火能量的增加将急剧下降。石墨粉随点火能量增加爆炸下限浓度急剧下降,铝粉、石松子粉和金属打磨粉尘受点火能量影响较小,对纸粉、纺织、烟叶粉尘影响中等。高点火能量可以扩大点火源波及的区域,从而使更多粉尘参与初始爆炸及其后的传播过程,这对于不易点燃粉尘的爆炸传播影响较大,而对于易燃粉尘的爆炸传播影响不大。为了更好的涵盖各种粉样的测试情况,也为了更加安全的指导作业现场粉尘防爆实践,推荐采用10 k J点火能量测试不易点燃的粉尘的爆炸下限。  相似文献   

14.
正粉尘爆炸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消除"可燃性粉尘""氧化剂""点火源"中一个或多个要素,来实现。近年来,随着粉体制造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工贸行业中涉及产生粉尘的工艺环节越来越多,由于管理缺陷、安全意识薄弱、粉尘爆炸科学知识缺乏等原因,粉尘爆炸事故频发。科学合理地评估粉尘爆炸风险性,一直是企业和政府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当前应高度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2,(12):44-45
⑥什么是可燃粉尘?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颗粒细小的粉末,如煤粉、面粉。有些工厂在加工谷物、烟、麻、糖和金属的时候,由于粉碎、研磨、过筛等操作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如198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的粉尘爆炸。凡是颗粒很细并遇火源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固体物质,就称为可燃粉尘。如铝粉、铁粉、镁粉、煤尘、小麦面粉、玉米面粉、甜菜糖粉等。⑦什么叫闪点?什么叫燃点?什么叫自燃?1.闪点: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  相似文献   

16.
随着袋收尘器的普及应用,袋收尘器系统粉尘爆炸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和控制袋收尘器系统粉尘爆炸,也已提到日程上来。众所周知,可燃性粉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方能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以适当浓度悬浮在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有着火源。因此,粉尘爆炸的预防和控制,也应首先以消除这些条件的存在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井喷爆炸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环境问题,从消除井场点火源出发,讨论了井喷发生后防止爆炸的问题。基于井喷爆炸事故统计信息,利用事故树法,分析了井场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井场防止井喷爆炸的措施。分析发现井喷爆炸主要分布在井喷后小于5分钟和井喷后大于1小时时间段,点火源主要为井场存在的点火源和后续抢救工作时带入的点火源;井场点火源主要分为明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和静电火花,通过井喷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电火花和撞击火花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可燃性粉尘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和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粉尘爆炸特征和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许多粉体加工企业对粉体的相关危害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些物质在安全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做到很好的防护,缺乏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再加上操作人员思想上的麻痹大意.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事故也频繁发生.粉尘爆炸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损失,已经越发成为工业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粉尘爆炸的机理、条件、特点.根据粉尘爆炸需要的条件,从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预防粉尘爆炸的一些具体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液氨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了导致火灾爆炸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并对事故树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从改善库区通风、加强设备安全监察检查、防止点火源、提高操作人员素质的角度提出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