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虹 《福建环境》1994,11(6):31-32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入水体,从而改变了水体的原有质量,造成了水体污染或水污染。就其对人群健康影响而言,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污染水可通过饮用而使人群感染或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而危害人群。水污染对健康危害可能是即现性的,如生物性污染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的水性暴发,高浓度化学污染而出现急性中毒事件;也可能是滞后性的,如某些化学致癌物污染饮水,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癌症患者增多,某些生物半衰期长的化学污染物,在人体长期蓄积才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2.
许玉新 《福建环境》1995,12(5):22-22
水体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污染水可以通过饮用而使人群感染而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而危及人群。水污染对健康危害可能是即现性的,如生物性污染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的水性暴发,高浓度化学物污染而出现急性中毒事件;也可能是滞后性的,如某些化学致癌物污染饮用水,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癌症患者增多,某些生物半衰期长的化学污染物,在人体长期蓄积才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3.
依据社会调查和噪声污染的特性,首次提出了环境噪声信息污染的新理念,并就其污染的过程和传播途径以及污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噪声除有能量污染之外,噪声还会携带大量的反馈信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心理压抑、免疫力下降或诱发多种疾病,形成噪声信息污染。噪声信息污染依托物质或能量为载体进行传播,污染具有长期潜伏性和累积性。该污染是一种独特的污染类型,应隶属于环境信息污染范畴。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突出,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但重金属污染防控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定位和形势,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重金属污染防控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绩效评价是污染防治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分别展开,探讨了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15个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对关键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污染物减排量计算方法,"排放达标频次"、"运行同步性"、"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四个非通用性指标对不同类型污染防治项目的评价计算方法;研究提出污染防治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防治项目提出个性化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最后分别对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电磁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电磁辐射污染的问题同样也日趋严重,被称为"世界第五大环境污染"。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的城市电磁污染现状及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安全对社会发展和居民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何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成为目前面临的重大社会和环境问题之一。饮用水安全面临着从水源地输水到用户过程中的"三重污染"问题,即水源地污染、水处理工艺落后和管网污染。综述国内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现状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和分析了为改善饮用水现状使用的一种饮用水供水方式即管道直饮水的应用情况,为饮用水的安全供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分析了哈尔滨市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变化趋势,重点比较分析了哈尔滨市"九五"期间与近年来污染变化趋势的差异,分析了污染原因及来源.  相似文献   

9.
“九五”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九五”期间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及与"七五"期间的对比结果,通过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研究探讨了"九五"酸雨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降水酸度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SO42-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离子,NO3-对降水酸度影响较大,这两种阴离子的含量多少基本上决定了降水酸度的强弱.因此在减轻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加强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降低广州地区降水酸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磷化工企业由于搬迁、改造或关闭而遗留大量的污染地块.污染场地不仅危害区域环境、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地块的再开发利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后续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贵州某磷化工企业地块为例,通过地块污染调查,摸清了地块污染特征、污染范围和分布,可作为示范案例为同类地块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节选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污染土地再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污染土地的历史根源及程度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被工商业污染的土地(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棕地),其具体数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中国棕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大跃进"时期(甚至新中国建国前的更早时期)一些高污染工业企业的建设。当时,大多数工厂建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如今,这些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的国营老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环保设施缺少或很不完善,土地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些场地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有的超过有关监管标准的数百倍甚至更高,污染深度甚至达到地下十几米,有些有机污染物还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在地下土层中大量聚集,成为新的污染源,有些污染物甚至迁移至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2011,(1):85-87
本期话题:继紫金矿业之后,A股市场再爆污染门。2010年10月21日,中金岭南早盘紧急停牌,这已是其上市以来发生的第二次污染事件,污染源来自公司旗下最大的铅锌冶炼厂--韶关冶炼厂,该厂当日已被广东省政府紧急关停。由于冶炼环节会产生众多的污染源,铅锌行业被看作是重污染行业,而韶关冶炼厂早在2005年就曾发生过镉排放污染事件。有意思的是,在中金岭南2009年年报中可以发现,韶关冶炼厂被评为全国有色冶炼企业"环境优美工厂"、"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韶关市"环保明星企业",但这些荣誉都没能阻止韶关冶炼厂再度发生污染事件。——《每日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杜新强  方敏  冶雪艳 《环境科学》2018,39(11):5266-5275
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的识别研究对污染控制与修复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大气氮沉降、土壤天然有机氮矿化、地表径流氮输入、人类活动氮排放等)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三氮"污染来源识别方法,包括水化学方法、统计学相关方法、区域氮平衡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及一些新型示踪方法.指出由于"三氮"污染来源的多样性及污染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单一识别方法在应用中均有较明显的局限性,目前主流识别手段为稳定同位素示踪法与多种识别方法相综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新型示踪方法的开拓、定量识别方法的优化,污染源识别与迁移转化机制、地下水补排条件、地下水-地表水转化关系等研究相结合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列为主要整治内容之一。文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历程、运用现状;指出了国际土壤修复技术现已进入黄金期;比较了欧美国家运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主要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最新的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结合"十五"和"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给出了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发现状示意图,以及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四大需求、四大发展方位和六大发展方向,并从六方面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差距,初步提出了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十一五"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河流水质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湖库氮、磷污染较为突出,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地表水质呈现一定的区域流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也相对较重。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力度,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折减系数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是基于DRASTIC模型结合污染荷载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总结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体系,针对目前方法体系的不足,提出基于折减系数的评价体系,通过引进"折减系数"来表征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最后以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染风险最高的地区多为工业区;其次是滹沱河河道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包气带基本以砂性土为主,且排污河污染物随河水常年下渗;农业污染源排放量较小,农田区污染风险最低.该方法体系实现了污染物由地表到达地下的衰减过程量化,且简便易操作.此外,该方法把污染物毒性与污染物到达地下水面的量放在同一层次,使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近日,"昆明拟对滇池游客征收每人每天10元生态保护费"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不少网民认为让游客为滇池治理污染埋单"太离谱"。记者采访获悉,上述收费计划目前正在报请有关方面审核通过。(8月5日《新京报》)"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这原本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体现权责对等、彰显公平公正的情理之事,旨在增强资源开发者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唤起相关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然而,面对已严重污染至"劣Ⅴ类"的滇池水,昆明市官方却别出心裁地创出了新招:滇池被污染,游客来埋单!对滇池流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特征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和乡镇的快速发展以及污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往往导致相关水系的严重污染和水生态修复所面临巨大的压力。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重污染河流,对其污染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河流自净功能改善与受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十一五"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成果,总结了城市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同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是困扰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及治理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某市城郊农田土壤监测为例,分析了农田土壤监测的步骤及内容,并提出"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修复-安全利用"的综合防治模式,对实时掌握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并做好相应治理,确保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治理、保护好辽河和恢复辽河生态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重大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6年起,辽河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后,辽河治理不断取得新突破。2009年实现了干流水质COD消灭劣V类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十一五"治理目标;2012年实现辽河从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的转变,摘去"重污染"的帽子,提前三年实现治理目标。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