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这个采用酸性水溶液的湿式氧化脱硫法。已经在0.5标米(?)/时气体的脱硫试验装置及—个20标米~3/时气体、30公斤/厘米~2的半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研究。本法以含铁螯合物的酸性溶液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其特点可概括如下:(1)闪蒸气体或废气用不着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再做进一步处理。(2)生成硫代硫酸盐所消耗的碱极少。(3)本法可在高压下从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中脱除硫化氢。本法可应用于难以采用一般方法来处埋的气体。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石遇潮湿空气释放乙炔的危险特性,以潮湿空气与电石粉尘及电石粉尘堆垛表面接触的方式,替代传统的遇湿易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拟合得到了乙炔气体释放速率随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方程式,提出了将乙炔气体浓度控制在低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和稀释乙炔气体浓度的氮气保护进气流量(Q)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电石遇潮湿空气释放乙炔气体的浓度受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潮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Ps)和乙炔气体的密度(ρ乙炔),可计算得到一定气相空间内电石遇潮湿空气释放乙炔气体的浓度;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有效表征乙炔气体的释放量,用于评估在一定气相空间内电石遇潮湿空气释放乙炔气体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研发了1种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微尺度光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质吸光理论,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发射器件,以光电池为光接收器件.配以适当的检测电路,实现了对溶液锌离子浓度的检测。整个系统具有携带方便、光学元件少、测量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结构与参量优化设计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微型光电检测系统可以实现溶液浓度的较精确测量,也可用于气体环境因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6):119-124
为探究生物炭对氮磷物质吸附作用机制,该文通过研究生物炭对氮磷纯溶液pH和可溶性物质(TDS)的影响规律,分析生物炭对氮磷吸附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的氮溶液pH和TDS高于未添加生物炭,生物炭对氮磷溶液pH和TDS的影响受溶液浓度和炭添加量共同影响。杨木炭对正磷酸盐去除率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生物炭对铵态氮去除率随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较高的溶液浓度和生物炭量不利于生物炭对硝态氮的吸附。生物炭对氮磷吸附受溶液特性、炭特性、溶液浓度和炭添加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竹炭可用于对可溶性氮的吸附去除,杨木炭可用于对可溶性氮和正磷酸盐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5.
温室效应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如何实现CO2捕集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本文通过搭建吸收CO2的填料塔,研究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气体流量、液气比、入口CO2浓度、气体温度和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和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气体流量和入口C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气体温度在30~40℃时,CO2脱除率达到最高;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填料层高度的增加,CO2脱除率只有小幅增大,因此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脱除率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填料高度.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在HF发生技术上实现了技术突破,于1989年研制了一种新型的HF发生器。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浓度的HF溶液通过高温瞬吋完全气化,再与空气混合形成所需浓度的HF供试气体。该发生器的特点是它与开顶式熏气装置相配套使用时,能提供浓度稳定的HF气体,对温度变化的波动性小,仪器响应性能好和技术设计灵活。本文旨在介绍这种发生器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某台机组大修期间,反应堆厂房一氧化碳(CO)浓度异常超标并导致氧气含量下限报警的情况,根据CO气体的理化性质及物质受热分解试验,分析了反应堆厂房产出CO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CO产生的原因为反应堆厂房内冷却剂泵的电机正常运行时挥发的微量油气及部分设备的润滑油、脂在高温环境下的受热分解;在核电站机组大修前可通过投运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来降低核电反应堆厂房内CO气体的浓度。通过建立反应堆厂房CO气体初始浓度与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投用时间的关系式,可用于计算反应堆厂房CO气体不同浓度下使用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扫气回路吹扫CO气体所需的时间,该研究结果可为核电站机组大修期间安全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连续测量大气·OH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了一套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连续测量大气·OH.该仪器采用了基于63Ni放射源的双管正交式结构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电离大气中的·OH,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试剂气体电离及滴定、转化反应间的相互干扰.63Ni放射源首先电离HNO3试剂气体得到试剂离子NO-3,·OH在反应管中与SO2反应最终转化为H2SO4,NO-3与H2SO4发生化学电离反应生成HSO-4离子,进入到质谱仪中进行检测,通过测量NO-3与HSO-4离子的强度,利用化学电离反应方程可直接计算出大气中OH的浓度.所研制仪器用于实验室内·OH的在线检测,在5 s内测得·OH的浓度为1.6×106个·cm-3,实验结果显示该仪器可用于原位连续测量大气中的超痕量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工业VOCs气体处理技术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研大量工业VOCs气体处理工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业VOCs气体处理技术的应用状况,包括不同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处理气体流量、VOCs浓度、VOCs种类以及所应用的行业等.结果表明,催化氧化、吸附、生物法是应用较多的VOCs处理技术.冷凝、膜分离和吸附工艺多用于处理浓度大于10000mg/m3的VOCs气体,并可回收VOCs;催化燃烧、热力燃烧工艺多用于处理浓度2000~10000 mg/m3且不具回收价值的VOCs气体;生物处理、等离子体多用于处理浓度低于2000mg/m3的VOCs气体.在进行VOCs处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VOCs气体特性(VOCs浓度、流量、温湿度、颗粒物含量)、VOCs处理技术的技术经济性能、排放标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砷的赋存形态特征,提出利用强还原剂硼氢化钾(KBH_4)将水体中的砷直接转化为砷化氢气体来修复水体砷污染的方法。为探究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试验讨论了曝气与否、曝气时间、KBH_4浓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KBH_4还原去除水体中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BH_4还原体系能有效地将水体中的砷还原为砷化氢气体,实现水体砷污染的去除;结合曝气可以更高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砷,且砷的去除率随曝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增加KBH_4的浓度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砷的去除率,在含砷溶液浓度为10 mg/L、KBH_4溶液浓度为0.5 mol/L、曝气时间为60 min时,砷的去除率高达95.16%;溶液pH值也是影响KBH_4还原砷的重要因素,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砷主要以砷化氢气体的形式去除,且溶液的酸性越强,砷的去除率越高,而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砷则主要通过生成砷单质的形式去除。研究结果证实,KBH_4还原体系能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体中的砷,可作为传统氧化-吸附法除砷的补充,可用于突发性水体砷污染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利用溶蚀器PM2.5采样系统进行PM2.5采样前,应首先确定溶蚀器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确定在天津市冬季利用蜂窝状溶蚀器PM2.5采样系统采样的最优化条件,于2014年1月1日~2月24日,在南开大学理化楼楼顶进行蜂窝状溶蚀器涂层溶液最适浓度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冬季, 蜂窝状溶蚀器的碳酸钠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4%,柠檬酸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5%; 环境空气中HCl气体对PM2.5中Cl-的质量浓度测定影响不大,而HNO3、SO2、NH3等酸/碱性气体对PM2.5中相对应离子的质量浓度测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于2013年7月1日~8月31日,在天津市南开大学理化楼楼顶,采用蜂窝状溶蚀器进行了溶蚀器涂层溶液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夏季,蜂窝状溶蚀器的碳酸钠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3%,柠檬酸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6%.含有溶蚀器系统的颗粒物采样法与传统采样法对比发现,含蜂窝状溶蚀器的采样系统所得到的PM2.5样品浓度有86%低于传统方法所得到的PM2.5样品浓度,其原因主要为1酸/碱性气体被去除,使其无法与富集在采样膜上的颗粒物发生反应,也无法吸附到颗粒物上;2溶蚀器系统采样过程中,部分颗粒物被捕集到溶蚀器上;3酸/碱性气体被去除,导致气-粒平衡被打破,部分颗粒物组分向气态转化.  相似文献   

13.
实验部分实验室抽样法用动态配气技术稀释已知浓度的钢瓶装SO_2、NO_x和CO_2标准气以及用稀释气体(O_2在N_2中)经过水的方法加入水蒸汽来摸拟电厂排放气体。样品采集于三个限孔碰撞式取样器内所装的0.25M KMnO_4和1.25M NaOH溶液中。由于源排放CO_2浓度很高,这就需要吸收液中含有极大的OH~-离子浓度。因此,在10℃下,0.25M KMnO_4溶液中,对NaOH、KOH、LiOH进行溶  相似文献   

14.
BiO-SR工艺用细菌再生处理气体的溶液,效率高、费用低,无废物且操作简便。这种细菌发现于1947年,且用于处理酸性矿渣。现在用在BiO-SR工艺中,处理化学工厂和炼厂的含硫气体。 BiO-SR工艺的简单流程如下:硫酸铁溶液与含硫气体在吸收塔中接触,吸收H_2S并氧化为元素硫,同时硫酸铁被还原成硫酸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土壤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含量的方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可用于土壤样品中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个排气中NO_x的简易、快速定量法。氮氧化物以臭氧氧化,作为NO_3~-吸收在弱酸性溶液中。此吸收液中的NO_3~-浓度在215—230nm波长范围内选用一适当的波长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依此定量排气中的NO_x浓度。本法NO_3~-浓度  相似文献   

17.
紫外差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含量 ,是在碱性介质中 ,酚生成酚盐 ,产生酚盐阴离子。以微酸性 (或中性 )酚溶液作参比溶液 ,所得相同浓度酚的碱性溶液的紫外差值吸收光谱 ,呈现两个吸收峰 ,光谱峰高与酚浓度成正比。本法最低检出限度为 0 .1mg/L ,灵敏度高。当样品中含有对位酚时 ,能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为对象,采用填料吸收装置考察了醇胺种类、浓度、配比、空塔气速以及CO_2浓度对模拟钢铁行业烟气中CO_2吸收和解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一种醇胺溶液相比,两种醇胺溶液的混合液对CO_2的吸收性能有明显提高;增大醇胺溶液浓度和液气比有利于CO_2的吸收;降低CO_2浓度和空塔气体流速有利于提高CO_2脱除率;相同条件下,MEA和MDEA混合液的吸收效果最为理想,具体吸收效率排序为混合液MEAMDEA,三种醇胺溶液均有较好的解析效果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一般性问题     
X701200600254低温等离子体法处理甲醛气体/梁文俊…(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6(4).-50~52环图X-4报道用低温等离子体的方法去除甲醛气体,主要考察了电场强度、进口浓度及填料对于甲醛气体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进口浓度的降低和在反应器中加有填料都会提高甲醛气体的去除效率。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去除甲醛气体的机理可分为2部分:电子与污染物分子的直接碰撞和电场产生的活性粒子与污染物分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图7参4X70120060025…  相似文献   

20.
纳米TiO_2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胶原纤维为模板制备纳米TiO2纤维用于光助催化降解甲醛气体,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脱附技术对纳米TiO2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1.33 m2/g,晶型为锐钛矿型。在相同催化反应条件下纳米TiO2纤维对甲醛气体的催化降解率与商品纳米TiO(2Degussa P25)催化剂相当。纳米TiO2纤维的用量、甲醛气体初始浓度是影响催化效果的两个因素。当甲醛气体初始浓度为0.270 mg/m3,相对湿度为38%,气体流速0.1 L/min,纳米TiO2纤维用量为1.0 g时,甲醛的降解率达到96%。因此,纳米TiO2纤维可用于室内甲醛气体的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