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本文重.董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两项工作内容。本文通过介绍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各自的内涵及任务,对监测和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阐述了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内在关系,强调了监测和管理相辅相成、密切联系。针对这种关系,提出了对待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态度,也为未来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作通讯》2010,(4):I0007-I0013,I0006
全国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建设示范工作现场会就要结束了。两天半会议期间,大家听取了周生贤部长的重要讲话,对浙江省宁波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这次会议学习了经验,领会了精神,受到了鼓舞,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强化了责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园林工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策略。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在园林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了当前在园林工程项目中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一系列的保护和恢复策略,期望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并通过南昌鱼尾洲湿地公园园林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保护和恢复策略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磁铁吸力控制的自动传送系统,用于点火器的自动印刷和工艺处理。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阐述了气动回路和电气回路的设计。该系统采用PLC-人机界面的控制方式,实现了送料的自动化,保证了零件上料和传送时的质量,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工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了诸多的节能减排课题攻关,通过研讨和论证,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节能降耗和增收节支技术改造项目,确保了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了工业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了循环经济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雪之痕     
中午时分太阳还羞答答地露了露脸,下年鹬天空就重云如盖了。随着风声一阵阵地吹紧,雪花就飘下来了。先是零零散散、悄无声息地落在行人的头上和脚下,继而滋润了小区的甬道,再后就湿滑了马路和广场。雪渐渐地大了起来,由不规则的雪花变成了成行的雪片,顺着风势隐藏到地面和草丛里。马路上的雪在融化,草丛、屋顶和有植被的地方则开始变白了。  相似文献   

7.
省辖市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中坚,其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和发展高度。以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例,分析了省辖市环境监测站人才队伍现状与存在问题,概括了人才队伍以“三个层级、三大类别”为特点,提出了围绕“国家十二五环境监测规划”要求和解决具有区域特色的环境问题作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阐述了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简单回顾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沿海湿地的威胁和影响上,以广州南沙地区为例,对其城市拓展和生态规划中的湿地综合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南沙地区规划中的功能定位出发,分析了该区的湿地类型和分布特征,对其重点湿地进行了确定,从湿地的功能与价值、湿地资源的稀缺性上分析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重点对湿地的稀缺性进行了论证。基于相似性理论,特别对十九涌湿地、大虎岛东岸湿地和龙穴岛东岸湿地进行了替代性和补偿性分析,充分论述了建立湿地保护小区的重要性和解决关键联系的必要性。初步对湿地保护小区的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湿地优先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后有效性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如何量化评价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初步探索,重点研究了评价基本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界定了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评价的含义,提出理论框架和工作流程,设计了1套指标体系.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的内涵,由此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的量化评价。并通过上海市某区项目案例研究,验证了文章中评价理论和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三亚城市景观变化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环境保护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采用了遥感技术,对三亚城市景观中不同景观组分的优势度值和边界形状等空间结构指标,对林木覆盖率和生物量等景观稳定状况指标进行了监测,同时配合了典型采样和勘测等地面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和Sanya-Landscape信息系统,对三亚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准确地反映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征,为三亚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证明,本研究采用的指标及指标的采集方法是区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声波团聚技术对于储能电站火灾烟雾的清除作用,搭建了声波团聚实验台,利用炭黑颗粒气溶胶模拟储能电站的火灾烟雾,探究了声波频率、声压级和初始烟雾浓度等参数对声波团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声压级为140 dB、频率为1000 Hz的声波作用下,在20 s时间内火灾烟雾的透光率从22%提高到了90%;当声压级由135 dB提高到140 dB的过程中,在20 s时间内火灾烟雾所能达到的透光率也逐渐提高,两者近似呈二次曲线关系,这是由于声压级为137 dB时,火灾烟雾的透光率已经高达83%,后续提升余地较小;火灾烟雾浓度越大,声波团聚效率也越高,但火灾烟雾最终所能达到的透光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王洁  徐洋  张西华  邓毅  李淑媛  王景伟 《环境工程》2021,39(12):141-147
电子废物具有资源价值性和环境污染性的双重属性,其循环利用及其污染控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分析我国电子废物环境管理政策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制约我国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最后借鉴日本电子废物管理相关经验,并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原则,提出了完善基金补贴制度,加强目录外电子废物管理,加大电子废物处理企业融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第三方审核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有效衔接,健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系统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子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孙艳伟  李莹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1073-1088
全球变暖诱发海平面上升是当前陆海作用领域的热点议题。应用卫星高度计观测海平面异常(SLA)数据,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SSPS),探讨我国沿海地区1993—2018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时空格局特征及潜在社会经济风险。结果显示:(1)过去26年间,我国沿海年均海平面和极端海平面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速率分别达到3.47±0.50 mm/a和4.74±1.39 mm/a。(2)空间上,我国四大海区上升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东海>黄海>渤海>南海;省域尺度上,苏、闽、浙的海平面增速较大,而粤、沪、台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较慢。(3)MK检验和Sen趋势分析显示,整个海区的年均海平面全部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84.16%的区域处于增速中等偏慢水平,2.32%的区域增速快;而极端海平面中显著增加区域占76%,其中59.65%的区域增速慢,2.31%的区域增速快;无显著减少区域。(4)空间波动性上,我国历年海平面变化整体处于较低的波动水平;其中,较低波动区占61.31%,而高波动与较高波动区仅占到3.17%。(5)到210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高度将达到71.71±19.01 cm;在三种共享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SSP1、SSP2和SSP3),我国沿海地区潜在经济损失将达10万~21万亿元人民币(2005年可比价),受影响人口数达350万~550万人;其中,广东省水淹面积最大(占到省份陆域总面积的0.7%),经济和人口风险也最高。因此,减缓和应对海平面上升风险,是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保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完全符合ISO7135-2003和GB/T 25516-2010新标准的管道消声器测试系统。为噪声控制、气动声学、声隐身、环境声学研究工作提供科研支撑和保障条件。解决目前国内管道消声器测试系统不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偏大,测试结果难以比对的问题。该测试系统可满足较大气流(≤16.5m3/s)、较大尺度消声器的以下测试功能:——有气流和无气流状态下,管道消声器的频带插入损失;——消声器的气流再生噪声的频带声功率级;——有气流通过时,管道消声器的全压损失;——风道末端单元的频带传声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因其植被和管理方式差异影响土壤结构特征而改变土壤持水性。选择泰山山前平原农田、林地和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土壤颗粒组成、颗粒粒径分布与团聚体组成及其水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指标,利用原状土样测定,结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壤持水量、持水强度及水分有效性,通过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明确影响土壤持水性的主要结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荒草地相比,农田和林地显著提高了土壤粘粒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毛管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 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农田土壤的细颗粒组成含量和颗粒比表面积显著高于林地和荒草地土壤。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大小依次为农田>林地>荒草地,农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1%,分别比林地和荒草地高15%、24%。土壤容积含水量θ与吸力S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θ=A·S-B(系数A、B为常数,A值表征土壤持水强度,大小依次为农田>林地>荒草地)。土壤有效水总量与速效水含量大小依次为林地>农田>荒草地。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表明土壤粘粒含量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增强土壤持水性,土壤颗粒比表面积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作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是抑制土壤持水性的关键因素。土壤有机碳含量对调节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该区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性质为原则,建议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与林业轮作或间作措施为主,合理开发荒草地,为该区土壤水分管理与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渗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观测 ,研究了渗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及节水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渗灌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与灌溉、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渗灌用于冬小麦灌溉可以明显起到节约灌溉用水的作用 ,并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采用渗灌比喷灌田间耗水量减少了44 4mm ,灌溉用水节约了1200m3/hm2 ,而最终产量提高了714kg/hm2 ,渗灌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21 11kg/(hm2·mm) ,比喷灌条件下高4 49kg/(hm2·mm)。渗灌用于冬小麦灌溉的节水机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每次灌溉后 ,地表湿度较喷灌条件下要小得多 ,减小了土壤水分的无效物理蒸发 ;②渗灌利于冬小麦根系向地中供水层 (20~120cm )延伸 ,提高了冬小麦根系对灌溉供水层的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江苏省如东县小洋口附近海域水质因子COD进行扩散场的模拟.模型采用正交曲线网格对整个计算区域进行剖分,对大、小潮情况下的流速、潮位及扩散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排放口附近的现场实测水文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在大、小潮时各个阶段中,流速与流向对COD的迁移扩散起着决定作用,且小潮落憩时刻污水的影响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18.
成渝地区空气重污染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法,对成渝地区及4个子区域2014—2018年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了环流分型,并探讨了环流型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最高频率环流型为东北气流型(NE),850 hPa上为高压型(A),500 hPa上为平直西风气流型(W).综合来看,成渝地区易发生污染天气形势是:高空500 hPa为平直西风(W),地面和850 hPa上为低压(C)或东南气流型(SE);易出现优良天气的环流形势是:高空500 hPa为平直西风(W),地面和850 hPa上为高压(A)或东北气流型(NE).对个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地面为气旋或东南气流,同时风速较小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若高空为弱脊控制或者为槽后西北气流,则在下沉气流的作用下,不利于污染的垂直扩散,地面污染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滕彦国  刘洋  于昆  柴文旭 《环境工程》2022,40(9):96-100
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某傍河水源地开展抽水试验,采用水动力学解析法和以保守组分为示踪剂的环境示踪法,估算该傍河水源地地表水的补给比例,分析其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傍河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地表水补给比例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在流场稳定后,比例趋近稳定。当研究区开采水位稳定时,采用2种方法估算傍河开采水中地表水的占比均约为60%,2种方法相互佐证。傍河水源地的调蓄作用明显,地表水对其补给量对江河的影响很小,不会威胁地表水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成果可为松花江沿岸条件类似地区建设傍河水源地提供决策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西湖灌区土壤砷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春市西湖灌区62个样点土壤砷含量的调查,评价该区域砷的污染状况。方法选择灌区稻田地、菜地、玉米地,以未利用土地为对照,采集耕层土壤样品,测定砷的含量,结果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比较,利用污染累积指数法评价砷的污染程度。结果未利用地砷含量(P〈0.05)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8.38mg/kg)没有显著差剐;稻田、菜地、玉米地耕层土壤砷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2.79mg·kg^-1、11.96mg·kg^-1、11.19mg·kg^-1,明显高于吉林省土壤砷的背景值;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砷的污染累积指数范围在1.90-1.17之间,并且土壤累积指数随着距污灌渠(口)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结论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导致砷在长春市西湖灌区耕层产生累积.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