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厦门市城市绿地雨洪减排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地在对雨水的渗透、滞留和调蓄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削减城市的雨洪流量,缓解内涝压力.以海绵城市试点——厦门市为典型区,在日降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数据和城市建成区空间范围数据等多源数据的支撑下,系统评价了厦门市建成区城市绿地的雨洪减排效应.其中,雨洪减排效应的实物量通过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进行评估,价值量则利用替代市场法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厦门市单位城市绿地削减的雨洪径流深为262.28 mm,削减的雨洪径流总量为4 385.40×104 m3,减排服务价值为2.75×108元;2015年单位城市绿地削减的雨洪径流深为335.77 mm,削减的雨洪径流总量为7 634.37×104 m3,减排服务价值为5.49×108元.城市绿地面积、降水量及其时程分配是影响城市绿地雨洪减排效应的关键因子,在其共同驱动下,2015年厦门市城市绿地的雨洪减排效应较2010年显著增加.研究显示,SCS模型在数据输入和参数率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地理空间上连续模拟厦门市整个建成区的产流量,进而实现行政区单元和城市绿地类型单元雨洪减排效应的双重评价,3种城市绿地类型(乔木、灌木和草本)单位面积的雨洪减排效应并无明显差异,受绿地面积支配,厦门市80%的城市绿地雨洪减排效应由乔木绿地产生.   相似文献   

2.
以协调经济、资源和能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IPAT模型,参考《天津统计年鉴》,定量分析天津市1999—2008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并将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其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0a中,天津市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效应超过了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正面效应;人均GDP从1999年的1.5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55万元,同比增加了2.6倍,同时,单位GDP生态足迹从0.62hm2/万元到0.30hm2/万元,同比下降了52%;针对天津市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提出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价值的准确核算是科学制定水价的基础。针对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的复杂性,本文基于熵权模拟评价模型,对西安市水资源价值核算进行研究。选取水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影响三个大类指标,构建了西安市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西安市水资源价值,估算了居民用水价格。结果表明:西安市的水资源价格由2015年的10.46元?m?3下降到2019年的10.33元?m?3,水资源价格总体变化不大。实际水费支出仅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5%,远远低于设定的可承受指数(3%),水价仍有部分提升空间。在不破坏水资源的公益性及保障性,不超过居民承受力的前提下,水价仍可做部分提升,从而促进市民节约水资源。本文基于对西安市水资源价值的分析,为西安市今后合理制定水价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雨洪适应性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底线约束与生态优先原则,是海绵城市规划中重要的评价标准。采用INVEST模型与GIS技术,进行了研究区的雨洪适应性评价、雨洪适应性的功能分区及安全水平分区。研究表明:(1)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三个方面进行雨洪适应性评价,并融合雨洪汇流路径与适应性等级,划分雨洪适应性功能分区,体现了雨洪适应系统的源间廊道与基本骨架视角。(2)雨洪安全格局是海绵设施空间形态上的表现,重构不同安全水平雨洪适应性空间,实现了“源—汇”平衡,形成城市雨洪安全系统。(3)雨洪适应性通过水文过程与空间格局耦合,体现了雨洪管控中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协调,对提升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自组织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城市暴雨引发频繁内涝灾害,降雨径流成为水体污染重要因素。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地表径流过程对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物的高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例,选择SWMM、HSPF、Infoworks CS、SLAMM 4个应用较广而侧重不同的国外城市雨洪径流模型进行介绍,归纳模型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较主要用途和适用条件,并分析各自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现有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的不足之处,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全市地域面积1 2574平方公里,人口600万.全市海岸线总长度1906公里,共有226个各具特色的岛屿,海洋生物及滨海旅游、海盐、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丰富.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3131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3.4%.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在分析保定市2005年-2007年用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建立评判矩阵,选取了人均供水量、废污水处理率、水质优良率、人均GDP等8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组成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便为保定市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保定市农业生产、生态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的重点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避免城市出现洪灾,减少污染出现的机率。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这样的措施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不但避免了洪灾,还改善了生态环境。笔者从城市雨洪资源的角度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6,(7):56-57
“到2020年,深圳本地水资源可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7%提高到45%,新增雨洪资源利用量达4.9亿立方米。”这是不久前通过专家鉴定的《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上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河道作为储存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对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发展,是当前中国新形势下,针对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及思路的完善。规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锡长江国际花园雨水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楠 《环境科技》2007,20(3):23-25
以无锡长江国际花园小区为例,阐述城市小区雨水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为了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洗车,详细研究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技术,并给出运行维护费用和年节水量.分析表明:雨水利用可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绿色建筑小区已逐渐成为潮流,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优化了小区雨水收集与分散处理系统、雨水集中收集与处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等技术,具有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为今后的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且已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文中对雨水的汇集、蓄存、利用技术,雨水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雨水资源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 ,同时 ,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非点源污染治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市降雨地面径流同时具有危害性与资源性,解决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问题,亦应将削减污染与资源化结合考虑。本研究根据南方地区包气带中土壤水丰富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小区雨水处理利用方法。通过工程措施的一级沉淀处理和生态环境的二级生化处理使雨水径流得到处理和利用,实现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绍兴生态市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高效和谐与持续发展。笔者立足绍兴市生态兴市的指导思想,从绍兴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绍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预测了绍兴市水资源供需的趋势,并根据绍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规划,提出了绍兴市水资源调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的原则,构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32项评价指标。并以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小流域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数据收集,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时态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1953—2010 年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态势,系统剖析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消耗利用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 模型,对我国水资源需求利用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水资源需求利用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方面进行水资源利用脱钩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来10 a,我国用水总量增长速度将加速减慢。预期至2020 年左右,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有望保持绝对脱钩的发展态势,用水总量预计将进入缓慢下降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缺水问题及其缓解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有近300个城市缺水,缺水问题己成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影响着全国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进程,所以,解决好城市缺水问题则成为关系到全局的重大课题。今后应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在全面节流的基础上多途径开源。不断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并控制水污染,加速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应制定鼓励节约用水的技术经济政策,支持节水型设备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缺水城市要限制需水多的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Many urban areas suffer water scarcity but paradoxically, a local source of water such as rainwater is mostly treated as a risk rather than as a valuable resource. Scepticism regarding the use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ies still prevails today, particularly in low precipitation areas. However, some regions such as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arcelona (MAB) have start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rainwater through specific regulations and incen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use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in the two main types of buildings prevalent in the MAB by analysing users’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drinking water savings and economic costs. Despite low precipitation inputs and a high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daily balances show that toilet flushing demand of a single family house can be practically met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tank. Rooftop rainwater can also meet more than 60% of the landscape irrigation demand in both single and multi-family buildings. The main drawback is the long pay-back period that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present today. Nevertheless, it is remarkable that in multi-family buildings residents usually take no notice of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In contrast, benefits for the whole society are usually much more appreciated. Users’ reactions and their level of satisfaction towards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suggest that both regulations and subsidies are good strategies to advocate and expand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ies in residential areas. However, a multidirec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promoted to ensure a proper use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and risk minimisation.  相似文献   

20.
以某商业中心为例,介绍了屋面雨水回收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的设计。根据广州地区雨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及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了雨水回收范围、回收用途,并进行了月均水量平衡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系统每年可节约市政供水34000m^3,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