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正>在各类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及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带电作业或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不穿绝缘鞋、不配戴绝缘手套;高处作业不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生产经营单位及作业人员在个体劳动防护方面未遵守相关标准有直接关系。作业现场情况复杂,机械、电气等设备存在隐患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在设备未严格遵守相关国标、行标等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如违反  相似文献   

2.
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是指根据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的原理,为生产中的作业者设计的防护用品。如防静电服、防毒面具、各类防护鞋、防护眼镜以及安全帽、防护手套等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无论从防护性能还是品种的多样性上都已经能够满足生产中对人体的防护要求。在生产场所,特别是易燃易爆以及有毒作业等高危作业场所正确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对保证作业者自身以及作业场所的安全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你好!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作业人S个体防护有哪些要求,如何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易安网易安网友,你好!可燃性扮卞爆炸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管理要求有: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按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4.
施倚 《劳动保护》2022,(1):96-96
主持人,你好!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作业人S个体防护有哪些要求,如何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易安网易安网友,你好!可燃性扮卞爆炸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管理要求有: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按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21,(3):8-9
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存在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危险性极大。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解决高处作业安全难题,提高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配备及准确使用,势在必行。同时,还需借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力量,共同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缺乏针对各行业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的规范,为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预计在2020年前,将分行业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个体防护装备又称劳动防护用品,英文简称为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使用的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7.
劳动防护用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作业人员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性装备.劳动防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保护作业人员身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影响.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作业人员可采用的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省石英砂加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矽尘和噪声是两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现石英砂生产企业矽尘和噪声危害十分严重,生产作业现场未配备任何防护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比率非常高。分析了石英砂加工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护与管理方面的欠缺与不足,提出了针对矽尘和噪声危害因素的具体工程防护措施与管理对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06,(3):13-15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设备大修、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等危险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以及在密闭空间内作业.应当扰行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业前,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应当就作业安全要求向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危险作业越来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最最关注的点,在众多的事故统计和分析中,危险作业往往也是事故多发和易发点。由于危险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因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的规定。将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变成了一种法律的强制要求。而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作业并没有具体细化,本文结合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对危险作业监控管理的做法,探讨如何强化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预防其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混合烷烃生产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我们对某公司混合烷烃生产过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对该生产装置5个有害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各岗位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在正常工作环境中不会对操作工人造成健康危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已建立;但仍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薄弱,装置区没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防护用品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防护用品。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法》也规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3.
<正>焊接与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近年来,因焊接作业不规范导致的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个别事故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要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一方面,作业设备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设备防护罩要齐全,线路拉接要规范等;另一方面,作业场所要符合安全要求,易燃物和可燃物要与作业现场保持安全距离,消防设备设施要配备齐全。从人员防护方面,必要的防护用具应配备和穿戴齐全,如面罩、阻燃服、绝缘手套等。从管理上,焊接作业属于动火作业,需要按照规定要求,逐级开具动火证方可作业。  相似文献   

14.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参与事故救援的应急人员穿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受到事故影响的公众采取恰当的避难方式,是防止事故继续造成人员伤亡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应急人员防护标准的差异,探讨呼吸防护用品、化学防护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程序,提出了根据有害环境的危害程度、应急人员的职责选择个体防护装备的原则.研究国外在避难方式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笔者在随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的防护用品专项检查中发现,由于近几年防护用品的管理处于空白状态,致使认识不足、资金不到位、没有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家国内著名企业的作业现场,安全帽和防静电工作服竟然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针对重事故、轻防护的问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时出台了《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为帮助企业有效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本文就制度的要点进行探讨。一、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1.制订采购计划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资金情况,所需劳动防护…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由特种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占生产经营单位事故总量的80%,这让人更加关注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之所以特,因为它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而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就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等17种相关人员。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  相似文献   

17.
个体防护用品在我国也称为劳动保护用品,它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避免或减轻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辅助性的防护装备,在受到条件限制的一些生产场所,不可能装备较完善的工程防护措施时,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就成为主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目的是预防有害环境威胁健康,所以防护对象必须与危害存在的形态相匹配,防护水平必须与危害程度相当,能够将危险水平降到可以接受的安全程度,呼吸防护用品还必须方便作业,适合在实际作业条件下使用,与同时使用的工具或防护用品配合,并适合使用人的特点,所以应先根据有害环境选择(对应于标准的4.2),再根据作业状况选择(对应于标准的4.3),最后根据作业人员选择(对应于标准的4.4)。识别有害环境性质,判定危害程度,是选择呼吸防护用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与使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各国都对劳动防护用品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政策和产品标准,以保障产品的生产、流通、供销和使用满足安全、健康、有效的要求。欧盟作为世界三大重要经济体系之一,也是劳动防护用品的  相似文献   

20.
国外防护装备涵盖了非消防人员配备的事故防护装备,主要用于现场应急处理时配备使用。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标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与相应的检测检验方法标准,对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提出了特殊的性能要求与检测评估方法。了解国外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标准体系,有助于我国工业事故应急防护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