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外浮顶储罐火灾危险性及火灾类型,对目前泡沫灭火设施在外浮顶储罐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建议外浮顶储罐的泡沫灭火设施采用边缘泡沫消防系统.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图像火灾安全监控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先进技术,对石油化工储罐区消防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在国家消防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石油化工储罐区的消防安全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集成了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技术、图像型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高压细水雾技术及泡沫灭火技术等,对石油化工储罐区进行分区保护,为石油化工储罐区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消防系统。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着火面积大、热辐射强、易复燃、破坏力强等特点,指出了这类火灾的主要扑救难点是远距离作战、消防物资消耗大、战术要求高等。从泡沫液最低流量、泡沫液喷射方式和泡沫液选型3方面提出了用于扑救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的大流量泡沫炮的要求,指出泡沫炮的最小流量应不低于20000L/min,利用蛋白泡沫液采用集中喷射方式进行灭火。  相似文献   

4.
通过重质油储罐的实体火灭火试验,获得了氟蛋白泡沫液和水成膜泡沫液的供给强度与灭火时间对应关系数据,确定了每种泡沫液扑救重质油储罐火灾的最低泡沫供给强度;以10 000 m3固定顶重质油储罐为例进行了泡沫系统设计计算,将优化设计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主要变化是泡沫发生器数量从4只提高至6~8只,泡沫主管线管径从DN200提高至DN250,泡沫消防泵流量也相应提高。优化后的储罐泡沫灭火系统提高了泡沫灭火能力,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储罐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模拟油品储罐在不同液位下,由于爆炸导致储罐罐顶不同开口程度下的火灾情形,对比氮气泡沫与压缩空气泡沫对柴油、120#溶剂油火灾的灭火性能。试验证明:泡沫系统的气源、储罐罐顶开口程度、存储介质及液位高度对灭火难度均有影响,油品挥发性越强灭火难度越大,低液位较高液位更难灭火,罐顶开口程度越小挥发性强的油品灭火难度越大,挥发性差的油品灭火难度越小;在罐顶25%开口、低液位情况下,120#溶剂油灭火难度大幅度提升,由于液位低,且开口小,罐内热积聚严重,对泡沫的热稳定性要求更高,灭火强度要求更高,灭火时间更长,氮气泡沫灭火时间较压缩空气泡沫减少15.3%,证明氮气泡沫热稳定性更强,且破裂后释放氮气的局部窒息作用有所体现。建议针对挥发性强的轻质油品储罐,应增加泡沫供给强度,优选氮气泡沫系统。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试验装置和试验储罐,对储罐液下泡沫喷射灭火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发泡倍数和泡沫液流量对灭火效果影响明显,而储罐泡沫的注入位置对灭火效果影响较小;液下喷射的发泡倍数宜控制在5~7之间,发泡倍数超过8后,泡沫层含油量超过40%,无法控火;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宜取5.0 L/(min·m~2),供给强度加倍后,无法控火;在适宜的试验条件下,控火时间在40~45 s。  相似文献   

7.
从罐内可燃气泄漏与点火源形成原因分析内浮顶储罐存在的燃爆风险,指出罐内燃爆事故主要源于储罐铝制浮盘密封不严、罐内附件存在多处泄漏点等形成的可燃气、静电、雷击及自燃等因素,分析了内浮顶储罐灭火的难点,提出从采用浸液式蜂巢浮盘、全尺寸浮盘密封方面进行罐内可燃气泄漏控制。针对内浮顶储罐的火灾特点,提出采用干粉与泡沫耦合的灭火方式,实现快速灭火,且可防止储罐复燃。  相似文献   

8.
针对石化企业发生初期火灾进行快速灭火的需求,研发了移动式压缩气体泡沫灭火装置。通过考察出口管径、软管卷盘长度、气液比等参数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实现了该装置关键组件的最优化设计。测试了该灭火装置的泡沫混合液平均流量、干/湿泡沫发泡倍数、25%析液时间、灭火时间等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灭火装置泡沫混合液平均流量高达40 L/min,灭火时间为80 s,仅是负压式泡沫灭火装置灭火时间的44%。另外,该装置还具备一键启动、干湿可调、操作简便、行驶快捷的优势。因此,该装置在物化性能、泡沫性能及灭火性能方面都超越现有的同类型产品。  相似文献   

9.
油罐火灾是近年来大型储罐基地发生比较频繁的一类安全事故,主要安全事故形态是:浮顶储罐遭遇雷击,储罐的一、二次密封装置之间油气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浮顶油罐密封处发生多处爆燃。但是在火灾报警器的作用下,一般都能及时发现火灾,但往往需要消防人员对起火点进行近距离灭火,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火焰高度为5m及不同临界热辐射通量下,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轻质油品外浮顶储罐的火灾特点、火灾类型以及灭火方法,重点对密封圈火灾和浮顶爆炸火灾的扑救力量部署进行了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化企业大型火灾,研发了一种液氮泡沫灭火技术。该技术利用液氮在常压下1∶700的气化比特性,液氮与泡沫混合液在专用混合装置内经改变两相流体流场,形成耦合流体,实现快速产生超大量微气泡的目的,以此为技术基础,研制了可替代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CAFS)的液氮泡沫灭火系统(LNFS)。通过不同尺度的灭火测试,验证了液氮泡沫系统产生的泡沫均匀细腻、抗复燃能力强、氮气与泡沫双重灭火、灭火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吸气式泡沫系统用水量大、灭火效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的性质、火灾特点以及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灭火抢险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某些油库消防系统存在的阀门泄漏、冬李稳高压系统投用、消防自动设施故障、泡沫液失效、设计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施工质量、隐患整改、消防演练、维保检测4方面进行预防,保证消防系统在扑灭初期火灾时效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压缩气体泡沫系统在直径11 m和直径21 m的模拟油罐上开展全面积实体火灭火试验,分析讨论了压缩气体泡沫供给强度与灭火时间、泡沫液消耗量之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燃烧面积下,随着压缩气体泡沫供给强度提高,灭火时间逐渐减小;随着油池直径增大,最低压缩气体泡沫供给强度应增大;当压缩气体供给强度超过临界值时,灭火所需泡沫液量会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液化烃的性质及液化烃火灾的特点,对液化烃储罐发生火灾危险性及水喷雾冷却灭火的机理进行分析,列举了液化烃球罐水喷雾系统的设计计算实例,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汽油火灾的发生,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效、环保的汽油火灾专用泡沫灭火剂,采用恒温水浴的方法确定了该新型泡沫灭火剂的适宜配比和用量,并通过设计试验对该新型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和灭火效果进行了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泡沫灭火剂的流变性能可满足消防需要,且热化学性能和灭火性能良好,其中配方含量为3%时灭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面临的挑战,包括储罐大型化、装置集约化等新的发展趋势,以及救援人员自身防护、救援过程重视环保和公众舆情高度关注等方面;对应提出了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的重点方向,包括储罐全面积火灾成套灭火装备、人工智能消防装备、复合型灭火装备等,也提出了配套能力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8.
1 泡沫灭火机理 石化行业易发生可燃液体火灾即B类火灾,燃烧物主要是石油产品,使用普通的水无法有效地灭火,需要使用能有效扑灭油类火的泡沫灭火剂.  相似文献   

19.
结合储罐灭火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水的合理使用和平衡控制,特别是事故罐、相邻罐的冷却隔离提出了建议措施,为常压储罐火灾的控制和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泡沫发生装置是影响二氧化碳泡沫灭火系统性能的关键部件,现行泡沫发生装置主要由气液混合腔和扰流装置两种部件共同组成,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因气流和液流流量或压力设计或控制不当造成管路中发生脉动现象,故结构设计和参数选取至关重要。基于二氧化碳泡沫灭火系统,开展同轴混合腔与扰流器对二氧化碳泡沫性能的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同轴混合腔放置方向(气液两相流流向与重力方向是否相同)和不同扰流器(螺杆扰流器、筛网扰流器、丝网扰流器)对二氧化碳泡沫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二氧化碳泡沫灭火系统产生脉动现象的原因,获得了同轴混合腔和扰流器对二氧化碳泡沫析液时间、泡沫发泡倍数、泡沫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工况下二氧化碳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性能和抗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同轴混合腔垂直向上且选择丝网扰流器的工况下,二氧化碳泡沫灭火系统产生的泡沫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