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铁企业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保护环境一直是钢铁企业科学发展的首要原则.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高、精、尖产品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天铁集团是一个有35年光辉历史,目前已具有年产生铁300万t,钢坯345万t,钢材226万t,焦炭260万t的生产能力,是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作为大型资源型企业,矿石、煤、水、电等资源、能源消耗很大,生产流程长,耗能高、污染重的设备众多,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短流程钢铁企业,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国内外电炉短流程钢铁企业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短流程钢铁企业三低两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提出提高我国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以及短流程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废钢加工机械厂一头连着钢厂,一头连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的废钢回收加工企业,他们兴衰荣辱与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我国废钢加工机械行业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是钢铁企业的变化,以邯郸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钢铁企业模拟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实行成本倒推法,全面推行成本核算。这便使得多数钢铁企业对炼钢用废钢的要求越来越严,要求吃精料,吃剪切废钢;其次是废钢加工机械厂家,他们生产的废钢加工机械剪切加工后的废钢必须符合钢厂进料要求,同时加工机…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中国主要大型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现状,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引入总效益作为中间变量,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链总效益驱动是钢铁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动因;政府支持与推动则是影响钢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化战略直接且重要的外部推动因素;外部相关主体推动、企业内部驱动与企业内部制约是通过影响绿色供应链总效益进而影响钢铁企业供应链绿色化战略,且企业内部驱动效果不显著,而内部制约效果却较为明显。该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促进中国钢铁企业积极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工业建设发展,我国钢铁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钢铁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污染排放也得到关注。基于钢铁生产企业外排水污水悬浮物及胶体、油类、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高的特点,钢铁生产企业外排水应在降解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为了达到降污的目的,本文在分析钢铁生产企业外排水污水的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对相关处理技术的具体实施进行探究,以期提高钢铁企业在工业污水方面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钢铁企业是CO2排放大户,减少吨钢CO2排放是钢铁企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旨在对钢铁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清单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钢铁企业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减排建议.以某钢铁联合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清单模型为平台,同时利用TornadoChart工具,计算得到对企业CO2排放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表明,转炉流程对于钢铁企业的影响要大于电炉流程;对该企业CO2排放有重大影响和相关影响的因素有:高炉煤气(BFG)的CO2排放系数、连铸坯的钢水单耗、热轧的板坯单耗、转炉的铁水比.减少钢铁联合企业CO2排放的有效措施是采取捕集BFG中的CO2、降低转炉的铁水比、加强副产煤气的回收以及优化企业的产品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建设节能环保的企业,是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生产全流程进行“诊脉”,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以对症施治,才是从根本上实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良方。本文归纳了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多家钢铁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的清洁生产方案,可以为其它钢铁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方案提供参考,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普遍落后、用水量大、水循环回用率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用水现状,从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推广节水型工艺技术、强化串级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处理技术等几方面探讨了钢铁企业工艺节水的技术途径,并对钢铁企业节水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企业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目前,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的环境管理,是钢铁企业评价环境风险、环境管理现状及所取得绩效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降低企业环境风险管控成本.因此,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普遍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相似文献   

11.
徐晓玲 《环境》2005,(7):68-69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是1958年成立的一个大型企业。从最初的年产1908吨钢发展到目前年钢产量为300万吨钢的企业,广钢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对国民经济上做出巨大的贡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大型老钢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规划布局差,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治理欠帐多,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在政府环保意识相对超前,对企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应如何作好环何工作,作者认为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改造才是最有效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舒型武  姚洁  肖怀德 《环境工程》2009,27(5):114-116
钢铁企业以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环境保护设计应从污染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包括按照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生态规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从源头预防污染;在企业内部通过促进清洁生产,推进生态设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实行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通过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小化;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实现钢铁企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高价值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户的钢铁企业和省政府考核的重点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坚持走“集约效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区。论述了钢铁企业在搞好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向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的三种模式;并对钢铁企业如何适时有效地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江苏省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也在6月浮出水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的调整过程中,江苏沙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沙钢)将如何度过危机?如何落实《规划》任务?如何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如何建设独具特色的绿色钢城?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工序复杂,地下水常受到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目前针对钢铁联合企业地下水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较少。以我国不同地区5家典型钢铁企业为例,评价各案例中场地地下水脆弱性及选址合理性,识别各企业地下水特征污染源,分析污染方式及程度,提出对污染防治对策的几点认识。结果表明:历史上钢铁企业选址往往忽略水文地质条件因素,跑冒滴漏、装置泄漏及淋滤作用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加强选址论证、地下管线防护、固废处置及废水利用是保护钢铁工业地下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的低碳转型,对我国钢铁企业高能效低碳发展、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在能源方面的利用现状和余热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及余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在能源消耗方面,虽然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在逐年下降,但是由于大部分钢铁企业节能技术较为传统,导致近年来吨钢能耗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已经呈现出几乎不变的趋势,在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已势在必行。同时,各个钢铁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吨钢能耗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相差巨大。在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利用方面,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虽然炼钢、热轧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在40%~50%之间,但是焦化、烧结、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不足20%,尤其在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仅仅达到10%左右。因此,进行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对钢铁企业降低能耗,提高余热资源利用程度至关重要。最后,本文讨论了新能源(例如生物质能、绿电等)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使用新能源有助于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从而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基数不清,排放清单缺失的现状,以钢铁行业调研、企业在线监测、污染源调查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钢铁行业具体工艺设备、环保措施、产能等信息,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经计算,2012年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排放SO2为47.16万t,NOx为37.22万t,烟粉尘为34.15万t,其中烧结和高炉工艺为京津冀钢铁行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空间分布来看,唐山、邯郸两地区集中了整个京津冀地区一半以上的钢铁企业,其污染物排放量占到了整个区域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型钢铁企业的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情况,对超低排放改造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中需特别注意废气有组织排放采样口和采样平台的规范性改造,并按照相关标准系统检查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维和质控的规范性;同时,在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中,准确划定评估监测范围、全面记录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正确选用监测分析方法和执行标准,以保证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建议强化超低排放改造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监督管理,并深化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