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静蕊 《劳动保护》2005,(12):63-63
本刊讯 11月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召开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研讨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各地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策措施,部署下一步工作,启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北京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能由卫生部门划转至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针对这一职能转变,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10月专门成立了职业安全处,负责全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组织起草本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的重点在基层,只有把生产岗位、生产区域、生产流程全面置于实时监督之中,保证各类隐患及时发现、及时防范、及时整改,才能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的实际效果。为此,必须着力提高安全监督的“能见度”。提高“能见度”,专兼职人员力量要到位。专兼职监督人员必须做到生产组织到哪里,安全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对于流动维修作业、易燃易爆区域生产施工、登高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生产,更应坚持监督到现场,以制度、规程、标准的严格执行,确保不人为制造隐患,一旦发现隐患能够得到果断有效处置。  相似文献   

4.
做好安全工作,不但领导者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安全员做好监督工作,更多的是要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心里有安全意识。在生产班组中,安全员通常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化工企业的安全员大都已经实现了专职化.安全员负有安全生产法规的贯彻、检查、监督、纠正违章,处理隐患,制止"三违",把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等重大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安全员却难以有效地履行上述职责.  相似文献   

6.
王长虹  刘思艳 《安全》2014,35(6):50-51
(1)监督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岗位定位不准。个别监督人员在作业现场以“管理者”自居,超越监督人员的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对生产组织过程和现场操作人员横加干涉,造成“越位代庖”现象的发生,结果不仅造成本身监督职能未得到发挥,还在基层管理者、现场操作人员面前,给这个监督队伍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安全规章制度是基层安全员抓好安全工作的法则,是职工从事生产,保障安全的必要保证。安全员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就要增强依规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乡镇对管辖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应有的哪些权利和责任;具体分析了乡镇基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与执法的法律界限是什么,从解决问题角度应如何夯实乡镇基层安全监管基础,能动发挥乡镇基层的监管作用,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2005年初,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职业危害的监管工作,由卫生部门移交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安监部门来说,这是一项新的职能、新的工作,再加上由于相关法规滞后,导致基层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较大。近几年,盐城市盐都区安监局从以下方面入手,迅速主动介入监管,有效地开展了职业危害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班组安全员处在企业生产发展的最前沿,在安全工作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一些基层安全员由于文化水平欠缺,使班组整体安全水平无法提高。有的安全员本身对岗位技术操作欠懂,有的安全员墨守成规,安全学习读读上级文件,平时不闻不问,既缺乏新意又使职工产生一种应付、走过场的心态。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基层班组安全员应自加压力,勤于在学习知识上“充电”,在提高安全管理上出新招,才能真正成为班组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从而强化班组整体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一些企业基层安全员反映,因失职渎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这反映了基层安全员自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检查中未发现隐患,如发生了事故要追究你的失职,这是基层安全员的专业能力问题;二是在检查中指出了存在的隐患,却未按时排查整改而发生事故,也要追究安全员的责任,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要么企业缺乏隐患整改制度,要么有制度,大家不执行,使安全生产制度悬空,成为实际工作的摆设。  相似文献   

12.
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线哨兵,对安全生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究竟怎样当好基层安全员呢?从笔者多年从事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体验与经验来看,当好基层安全员应把握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安全检查: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身所进行的对企业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纪律、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检查。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有助于预防事故发生和职业病的出现,通过安全检查,可以识别和记录风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控制风险。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专职现场安全监督(员)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在作业现场正确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及时准确的发现隐患、查纠违章行为,为钻井生产保驾护航,为安全工作把好最后一道防线,是安全监督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措施,旨在为提高安全监督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石油、化工、矿山等行业,由于是易燃、易爆、易污染的“高危”生产企业,原先都有一班人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但在企业转制、资产重组、减员增效中却“精简”了许多安全骨干,车间、班组的安全员更是受到编制制约,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10,(10):I0003-I000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煤炭系统工会群众安全工作,推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制订本条例。  相似文献   

17.
记者在2005年11月1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研讨会获悉,我国将出台《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监管人员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活动。按照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由安监部门负责,但目前配套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会议指出,根据上海、江  相似文献   

18.
基层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最后一毫米”。基层安全员承担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和工作实施三重角色。选用好安全员,对搞好基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培养选拔、引进高素质安全人才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优化组织机构,强化安全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要求 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已有体现,例如在《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一些相关的安全法律和法规等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均有一些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特别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实施企业级的监督检查提出具体要求。如《安全生产法》中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相似文献   

20.
安全监督应该是对工作现场,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而不是开开安全会议、发发安全文件、学学事故通报,在设备日常运行维修记录本上做字面上的监督。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场操作维修人员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导致的。所以,要想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从强化现场监督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