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白山火山的历史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火山跨越中朝两国,在我国境内包括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火山活动从上新世持续到近代,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分布区.长白山火山的母岩浆是钾质粗面玄武岩,将长白山火山岩区称钾质粗面玄武岩省,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混合作用主导了岩浆演化过程.天池火山之下地壳岩浆房和地幔岩浆房具双动式喷发特点,一方面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另一方面钾质粗面玄武岩浆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导致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和触发千年大喷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 花岗岩类熔体按其成因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1)地幔物质中玄武岩质的选择性熔融而形成的酸性分异产物;2)地壳物质经过重熔而形成的熔体。这样,由地幔物质和地壳物质都能生成含矿的花岗岩浆。金矿化总是倾向于赋存在控制着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和各种岩浆作用的地壳深大断裂带及其交汇处,这就可以认为,壳下来源的金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通常被看作是岩浆系列岩石的端员,它或在结晶分异作用过程中产生,或在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成分的共结物的熔化过程中产生。第一种说法的根据是,在自然界可以看到从玄武岩—安山岩到英安岩—流纹岩成分的在时间下的喷发系列,而第二种说法的依据则是,不曾发现地壳的某些花岗岩岩体与玄武岩或其类似岩石的联系。根据这  相似文献   

4.
岩浆是火成岩的母体物质。它可以通过原有岩石的部分或完全熔融而成。岩浆除含有硅酸盐液体外,还含有悬浮晶体,有时还有某种独立的气相。由于岩浆的密度比围岩低,因而有上升的趋势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岩浆熔融体产生分异。岩浆分异的最有效过程是结晶分异作用。在 Bowcn(1928)所提出的火成岩成因的经典模式中赋与了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似玄武岩和花岗岩类岩浆分异过程中金的行为的报道极为有限。对此问题有过简单评述(А.Ф.Коробейников,1981,1983)。岩浆成因金矿床形成的现代理论认为,金可能是被侵入体的流体相带出。金在后期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在大多数情况下稀土元素(REE)对岩浆作用特别敏感,所以REE模拟实验被证明是一种定量确定结晶分异和部分熔融作用(尤其是玄武岩套)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模拟实验通常无法解释地壳花岗岩系的REE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 “花岗岩类岩石主要是由地壳硅铝层物质经重熔或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花岗岩浆的结晶产物”。这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也获得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赞同。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对岩体地质的野外观察及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微量元素、稀土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人们还把地壳活动带花岗岩浆出现的地区看作是产生稀有金属矿化的唯一有利的环境,同时.花岗伟晶岩则被认为是稀有金属矿床基本的和主要的工业类型。近十五年来,发现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新的含矿建造。如碳酸岩、交代-蚀变花岗岩(变花岗岩)、古老变质岩层中含稀有金属矿化的碱交代带、碱性岩周围含矿的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一些与热液矿床成因有直接关系的流体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这些矿床是在漫长的时间中(大约为10~4—10~5年)由热水溶液通过地壳局部部位进行富集形成的。热液矿床便成为液体流——Q体系的遗留痕迹。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二种热液成矿方式和一个实例: 一、热流体注入到干的透渗环境中 这种成矿方式是与火成——热液说的矿石成因概念是一致的。在花岗岩浆结晶的过程中释放出的金属卤水溶液是成周期性地沿可渗透带注入到围岩中,并  相似文献   

10.
<正> Miyashiro 等(1969b)提供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早先的一种观点,即洋脊玄武岩一般成分是均一的。后来的研究趋向于集中探讨能够解释 MORB 群体中化学成分差异性的成因模型问题。无疑最受支持的模型是富 Mg 的 MORB 熔体的低压分离结晶作用。但  相似文献   

11.
许多Ⅰ型花岗岩类岩浆是由较老的变火成岩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这类熔体的组成大致是钙碱性和准铝质的。这些熔体是花岗质至英云闪长质熔体,是在其下地壳源区内的极端热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实验数据表明,高钾Ⅰ型花岗岩类岩浆只能由壳内含水的钙碱性岩石至高钾钙碱性岩石、镁铁质至中性的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由于各种变玄武岩的K2O含量低,所以它们不适合作源岩。幔源玄武岩浆和地壳熔体相混合的模式也是不适用的。Ⅰ型钙碱性岩浆作用无论如何都与俯冲作用有关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 1 引言玄武岩浆的液相不混溶已为大量地质证据和实验结果所证实,但花岗岩浆的液相不混溶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除苏联地学界和我国学者就此问题开展过一些工作外,这一领地至今尚未留下西方学者的足迹。王联魁(1979,  相似文献   

13.
业已确定,兴凯岩体沃兹涅先斯克构造的锂-氟花岗岩属于S型,而东锡霍特区季格林构造的花岗岩则属于A型。证实了第一种类型花岗岩的流变成因和第一种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熔体的结晶作用。采用温压地球化学方法,测定了矿石-岩浆体系在不同构造中形成时深部流体成分的差别和该成分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伴随沃兹涅先斯克和季格林构造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金属矿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潘卡利Ni-Cu矿化产于比特利斯地块由黑云母片麻岩、石英长石片麻岩、角闪岩和变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地层中。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前寒武纪并受到区域性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碎裂作用的影响。也有遭受早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迹象。Ni-Cu矿化呈块状硫化物透镜状矿体产出,这些矿体平行于不同层位的穿插叶理,呈线状排列分布。这些矿体长达3m,宽为2m。紧邻矿体的围岩一般为石英-长石片麻岩或较少为石英-长石片麻岩和角闪岩。矿石中含有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的共生矿物组合及As、Co的含量低表明,矿化为正岩浆成因。潘卡利矿床中尖晶石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矿石的Cu/(Cu+Ni)比值=0.29表明,该矿床与基性岩浆有成因联系。区内唯一的镁铁岩是角闪岩,以具拉斑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为特征。但是,在任一角闪岩岩体中却无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存在。提出了一个根据岩浆房中硫化物熔体与玄武岩岩浆相互分离而建立的模式。该熔体和玄武岩岩浆后来分别侵入到围岩中是造成角闪岩中缺乏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的原因,并可用以解释矿体与角闪岩的地质背景相似性及所观测的二者的野外地质关系。这些矿石的构造和结构特点表明,它们遭受了区域性变质作用和对围岩也有影响的碎裂变形作用。笔者认为,这些矿体可能是在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5.
在贫水花岗岩类系列(辉长岩-花岗岩、英云辉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的主要类型中,辉长岩类形成较早,其数量从第一类型到最后娄型逐渐减少。不同研究人员对于辉长岩类在上述系列中起的作用评价不一。本文作者基于上述各类型岩石化学分析,提出如下看法,在辉长岩(这是花岗岩类系列母体岩浆的结晶产物)的辉长岩-花岗岩伴生类型以及在英云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组合中,辉长岩或是早期结晶相的积聚集合体,或者是这些早期结晶相与原来的安山质岩浆发生混染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库科西鲁克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脉,多呈岩墙、岩枝和小岩滴。基性岩脉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辉绿岩。辉长岩属于碱性玄武岩,而辉绿岩属于过铝质碱性系列碱玄武岩与粗面玄武岩过渡型,其形成深度(浅成相)比辉长岩浅(中深成相)。区内基性岩脉形成于闭合边缘岛弧、活动陆缘造山带环境,是由幔源原生岩浆经过分异并同化混染地壳物质而形成,结晶分异是控制岩浆演化的主要因素。辉长岩中δEu具有弱的亏损。辉绿岩δEu为正异常,而C e均具弱亏损,成岩氧逸度较高,其成因与典型的I型花岗岩类相似,为壳幔混合型。辉长岩偏幔源,而辉绿岩偏壳源,可能为幔源岩浆上侵受围岩混染所致。辉长岩年龄(119 M a)要比辉绿岩年龄(46.1M a)老,辉长岩为冈底斯陆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拼贴过程中,逆冲挤压结束的标志,辉绿岩为大规模逆冲挤压剪切结束,青藏高原隆升初期拉张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在寻找空间上和成因上经常与酸性火成岩有关的稀有元素矿床时,某些能借以区分含矿岩体的标志具有很大的价值。花岗岩类中副矿物的平均含量及副矿物中稀有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以作为这样的标志。 花岗岩类中副矿物的含量 如果把花岗岩浆的成矿能力看作是分散在岩浆中的稀有和金属元素在岩浆晚期和岩浆期后阶段富集的能力,则它的最首要标  相似文献   

18.
列举了与锡-钨矿床紧密伴生的两个花岗岩块在年龄、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新资料。指出了这两个花岗岩块不仅在稀有元素含量方面而且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成分方面都与外贝加尔、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滨海地区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准稀有金属花岗岩十分相似。所研究的锡霍特山中部的晚白垩世稀有金属花岗岩,是从富含稀碱金属、挥发性元素和金属元素(Sn、W、Nb)的岩浆熔体中结晶出来的。花岗岩块具分带结构、该岩块周围存在接触晕,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熔融包裹体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表明,所述花岗岩为岩浆成因。 锡-钨矿化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具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岩石学中迄今除了花岗岩类的岩浆成因概念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假说。后者认为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过程是花岗岩类生成的决定因素。但是,“花岗岩化”假说的框子却容纳不下地球化学分析材料、实验材料,也解释不了地壳发育的一般问题。国内文献,大约20年前在Н.Г.苏多维科夫(1950)  相似文献   

20.
在南越大陆架结晶基底的断层附近发现了油饱和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具有特征的热液交代作用和淋滤晕矿物共生组合。自然银、重晶石、含锌、铜和铁的氯化物的存在表明,矿化流体为深部成因。这些热液蚀变花岗岩是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储集层,这将会大为拓宽油、气勘探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