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说徐刚     
徐刚,崇明人,1945年出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等。其主要著作有:《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流》、《中国风沙线》、《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守望家园》、《国难》等。其作品近几年来曾获中国图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环境文学奖、第四届冰心文学奖等。徐刚曾获选“世界重大题材写作500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那么几本写得较好的环保书。我最珍爱的,是唐锡阳先生的《环球绿色行》。这部被称为是"自然生成"的环保作品,是唐锡阳先生亲临一个一个现场之后的倾情之作。徐刚的《伐木者,醒来》我一看就非常喜欢,因为我对中国天然林的命运,一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随着春天的悄然而至,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我们走出了冬天,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当老师和同学们告别寒假生活,纷纷踏进校门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收到一份春天的礼物——《环境教育学生版·地球的孩子》,请快快翻开吧!里面有许多意外的惊喜正等着你呢! 在《大讨论》栏目里,“无人荒岛开发大家谈”的大讨论正进行着。欢迎专家、教师、学生、环保人士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绝对珍奇》栏目,则向你讲述了“没有翅膀的奇鸟——  相似文献   

4.
尹传红 《绿叶》2014,(4):103-111
正整整50年前的那个春天,远在大洋彼岸,一位年仅57岁的优雅女士,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眷恋和深重忧虑,撒手离去。她留下了一部给全球带来极大震撼的警世之作——《寂静的春天》,还有纷纷扰扰的"争议"。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她——蕾切尔·卡逊(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这句话或许有点儿夸张,但今天应该没人会否认,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当以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为标志。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4,(1)
《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关于杀虫剂、灭草剂等农药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的环保预言和环境文化经典。作者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身患癌症的美国海洋学家,向  相似文献   

6.
在《守望家园》、《地球传》之后,徐刚又出版了这部感受和描述长江历史文化与雄浑博大性格及现实状态的《长江传》。徐刚生长在长江里,是长江的儿子,这部《长江传》是他对母亲河长江的情感倾诉,是他对于长江历史与现实的追溯和思考。《长江传》也是徐刚的情感和生命的传记。在不少作家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对于人们的生存环境采取了一种回避态度的时候,徐刚似乎是一个异形,是一个有着特殊创作追求和创作方式的作家。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1962 年《寂静的春天》问世后,其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相继发布,给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布伦特莱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作为纲领性文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框架。1992 年6 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00 多位国家首脑共同签署了《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成为人类的共识。其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2 年里约20 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开放工作组提出“2015 年后发展议程”17 项目标及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所做的专业评议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把可持续发展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从认识到行动,从行动到科学,再进一步以科学指导行动,是全球“后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途径。2015 年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9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特别峰会共同批准了未来15 年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这样的诗,“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严冬到来的第一天起,人们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春天的明媚阳光,春天的勃勃生机、鸟语花香……无不令人神往。人们热爱春天,因为和煦的春风不仅为大地披上绿装,更给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可是,由于日趋严重的生态破坏,世界上许多地方美好的春天已经美景不再。不知从何时起,在祖国半壁江山之中,春天和风沙紧紧连在了一起。那一场紧似一场的沙尘暴,那漫天飞舞的狂风黄沙,使人们谈沙色变,打碎了人们心中春天的梦想。本期“文化漫步”刊登的《企盼无沙的春天》,是关于春天的更深层次的思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意识的薄弱,实质上是源于我国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滞后。开展全民性的自然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并将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环境意识,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文明准则,使人们自觉尊重自然规律,已成当务之急,这是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人都知道,本世纪60年代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湖著作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始唤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现在是1997年的春天。这个春天已不再是寂静的了!我们可以到处听到关心环境保护,关心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呼声。这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与新闻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动员干百万人民群众参与,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今天这样巨大进展的重要原因。回顾一下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的重大措施,无论是淮河污染的曝光,晋陕蒙黑三角地区能源开发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假如读了《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我们就要去做些什么。我们知道有很多志愿者都在行动。像我们这些写环境文学的,写书本,也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投身到这个事业的做法。4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2019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暨"生态环境好书  相似文献   

11.
编辑手记     
《绿叶》2020,(Z1)
正编辑部在组织2020年第一期杂志时,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仍在燃烧。"森林的历史,即为生命的历史。"为此,我们把著名生态文学家徐刚老师的《大森林》放在首篇。《大森林》阐述了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中国的森林现状……如徐刚所言:"森林从发生到毁灭又重生,使原始地球变得温柔,又生出各种植物、  相似文献   

12.
晨钟暮鼓声中,我们又一次辞旧迎新。每当此时,人们总愿意思考过去、展望未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作为《中国环境管理》的编辑人员,我们也想在这里谈谈“1990回顾”和“1991设想”。过去的一年里,承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厚爱,《中国环境管理》杂志在编辑质量和发行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不仅编发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稿件,我们还交上了一批新朋友,一批热爱环境保护事业,关心《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的朋友,他们之中有的是大学的教授、学者,  相似文献   

13.
西北边陲城市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这里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距离海洋最远的一座内陆城市。9月20~28日,2003年《绿叶》理事会年会在风光优美并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井清河,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局长云二柱,中国环境报总编辑、《绿叶》杂志主编黄振中,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著名作家徐刚、章仲锷,以及首钢、宝钢、国华电力等大型企业和地方环保局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绿叶》理事会理事长黄振中对理事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黄振中说,经过发展,《绿叶》理事会成员单位已有二百多家,为媒体与企业和地方环保局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和  相似文献   

14.
环保保护向来强调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参与的环保保护才有实际意义。让人高兴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活跃着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组织。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向广大读者推介这些最可爱的人做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事,是我们今年全新栏目《公众参与》的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全新的栏目,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全民参与,为绿色中国出一份力。这一期,我们为读者介绍的是来自香港民间环保慈善组织“地球之友”的“寸草心”讲师团的一次西藏环保教育行活动。“寸草心”环境教育培训活动旨在通过独特的风格和手段,示范国际上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把国际新的环保信息和手段带给大家。“寸草心”成员由社会环保专家、教授和“地球奖”获奖者以及环保志愿者组成。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21,(1)
正2021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主编的《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为该书撰写序言。2020年5月,"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启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推出了一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成效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习习 《环境教育》2004,(2):52-53
1964年的春天是寂静的。 蕾切尔·卡逊,这位被后人尊称为“生态运动之母”的奇女子,在夕阳下山的那一刻寂静地离开了人间。按照她生前的意愿,牧师朗读了《海的边缘》的最后一章,然后把她的骨灰撒在了希普科特的海岸。浪潮拍击,只有大自然在为她说话,为她祈祷。因为当时,为着《寂静的春天》,几乎所有的世人都成了她的反对者。 做为一名杰出的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曾撰写有《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我们周围的海》,这些都是当时美国的畅销书,并使她赢得了卓著的声誉。她本可在这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内,继续获得更多的荣誉。然而,一封普通读者的来信却改变了她。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地球日。这天,吉林大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写有“地球已伤痕累累”、“保护地球、热爱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标语。各地在当地环保局的组织安排下,以各种形式在公园、广场、街道市区、厂矿企业等地进行了关于“地球日”、“环保知识”的宣传。吉林市开展了“我们为地球洗洗脸”的活动,4月22日这天有6000余名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在主要街道进行环境  相似文献   

18.
6月,我们迎来了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家园——地球环境的深切关注,也传递了人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切忧虑。即将结束的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空前的时期。一次又一次的新...  相似文献   

19.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预言书,以实证和隐喻的双重手法将影响人类根本生存前途的环保问题深刻而形象地揭示在世人面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和绿色启蒙。该书提供了理念反思和实证分析,刺激政府全面改善公共政策供给。环境公害是需要多层次、全方位介入与协作的综合治理议题,其中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构成了必要的制度装置,舍此无以应对。循此民主法治原则对公共决策程序予以优化和提升,是环境公害法律规制的基本逻辑。《寂静的春天》作为当代绿色经典依然可以给出层面众多的理念启发与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20.
九九归一     
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第99期《绿叶》杂志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古人云:“九九归一,合于大道。”《绿叶》虽小,其成长、发展,却一样离不开“大道”。这个“大道”,便是《绿叶》秉承的“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的办刊宗旨。1992年初春,在杨沫、端木蕻良、王蒙等著名作家的支持和倡导下,中国第一本环境文学杂志——《绿叶》,在花团锦簇的中国出版界破土而出。无数作家的呵护与滋养,使得《绿叶》迅速成长为环境文学领域的一面旗帜。2003年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受命接手《绿叶》。为了推动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崛起,推动公众踊跃参与环境保护,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