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东钱湖浮游生物调查以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浮游生物的群落组成、细胞密度、优势种群等与水体的营养程度密切相关,是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东钱湖的水质状况,于2007年3月、7月和11月对该湖泊的水质和浮游生物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钱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IL)在38~55之间,属于中~富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密度为4.65×104~6.07×106个/升,7月大于3月和11月.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螺旋藻等富营养化指示种.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析来看,东钱湖水质属于中度~重度污染,这与采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浮游动物密度为44~333个/升,3月份主要优势种为长肢多肢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7月份优势种群为晶囊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这几种轮虫为富营养化指示种.  相似文献   

2.
长江河源水环境背景值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摘要介绍了长江源区主要4条河流中水环境背景值的调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4.
对截止至2021年6月报道的长江源区气候、水资源、水质、藻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资源等水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与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源区水生态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气候变化,其次为水资源变化和草地退化。②1948—2019年,长江源区全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为0.2~0.5℃/10 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分别为1.1~26.6 mm/10 a和0.2~9.1 mm/10 a;全年平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1.8~79.6 m3/(s·10 a);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7.6~71.6 mm/10 a。③1969—2002年,冰川面积减少了68.1 km2,年均减少2.0 km2。1969—2015年,格拉丹东冰川面积减少了14.9~79.0 km2,减少速度为0.5~10.0 km2/a。1975—2015年,湖泊面积增加了2.7~831.6 km2,增速为0.3~96.2 km2/a。④1986—2015年,大部分河段水质为Ⅱ类及以上,且无明显年际变化。⑤针对水生生物的调查和研究非常匮乏。总体而言,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近年来其气象因子以及水资源状况有所改变,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今后亟须加强对长江源区的本底调查,完善基础数据,关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质的影响,并探索气候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沈浩 《干旱环境监测》2007,21(2):121-123
土壤布点是土壤污染普查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为了以最省时、最省力的办法布设采样点,本文结合新疆的实例,介绍了在普查区ARCGIS软件不同模块综合利用进行布点的方法,利用此法能够宏观、准确和快速完成布点,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各人工湿地的浮游生物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常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块人工湿地,比较其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浮游生物的物种总分类单元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荆川公园五星公园软件园;Shannon-Wienner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为软件园荆川公园五星公园;物种优势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荆川公园五星公园软件园。软件园无疑是3块样地中浮游生物多样性最高、生态完整性保持最好的人工湿地。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发现,这一结果与软件园的设计理念与建筑方法密不可分。针对调查结果,对城市人工湿地的科学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对气候变化敏感,存在河流径流增加、湖泊扩张淡化的趋势,研究该区域的水生生物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于2017年夏季对长江西源沱沱河、南源当曲以及周围5个典型湖泊(班德湖、雅西措、玛章错钦、格勒措、昂错钦)的底栖动物群落开展调查。湖泊水体盐度为0.96‰~14.72‰,pH为8.89~9.63。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5种,隶属于5纲7目10科。河流的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个/m2和0.22 g/m2,优势种为恩非摇蚊属;湖泊的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74个/m2和5.35 g/m2,优势种为直突摇蚊属,83.33%的物种为单一湖泊特有。蒙特卡罗置换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水体环境变量主要包括碱度、总悬浮性固体、浊度、pH、总溶解性固体、盐度和叶绿素a。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显示,在长江源区的湖泊水体中,底栖动物较多分布在酸碱度相对低、清澈程度高、盐度低、叶绿素高的环境中。在未来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河流径流增加可能导致水体...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长江源区水生态研究,于2017年丰水期调查了长江源区5个湖泊、5条河流的水质和鱼类资源状况,并研究了其空间格局.水质综合指数(WQI)计算结果显示,长江源区WQI范围为41~87,评价等级介于差到良好之间,大部分采样点的水质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中,班德湖的水质评价等级为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源区河流、淡水湖...  相似文献   

9.
长江河源水环境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摘要介绍了长江源区包括沱沱河在内的4条主要河流中水环境理化特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长江河源区大气环境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8月间,中华环保基金会组织“97’长江河源生态考察”活动,考察活动覆盖了长江河源区广大地区,取得圆满成功。将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汇总,对大气主要污染物,如TSP、SO2、NOx、CO和O2在源区大气中的分布作了一定探讨,对今后大气环境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进行了调查。共设置7个监测断面,共定性检出431种有机物:经过筛选确定苯系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挥发性卤代烃为主要污染物。对这5类有机污染物定量分析,并对其时空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增加的很快,我国目前对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评价标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建议在严格控制现有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多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黄河三角洲的排污现状及治理情况,分析评价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指出石油开采业和造纸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污染行业。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站于1999年和2001年分别对南京市郊区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共计布设监测点14个,监项目为镉,铅,砷,汞,铬和pH,结果表明,1999年土壤样品的重金属检出率为97.1%,超标率为5.7%,2001年重金属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1.4%,1999年土壤样品中超标的重金属元素是镉,超标率为28.6%,2001年超标元素是汞,超标率为7.1%,1999年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08,污染等级及污染水平均属轻污染;2001年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6,污染等级为警戒线,污染水平达到尚清洁。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及国家对保护土壤环境的目标要求,回顾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着重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试点监测基本情况,并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全面提升公众土壤环境风险防范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珠三角滨海地区地下水含有高氯化物、高铁离子等的水质特征,通过开展多次自动仪器与实验室手工比对监测,验证了氨氮、耗氧量(CODMn法)、锰、氯化物等水质参数自动监测分析方法在地下水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使用蒸馏预处理+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自动仪器监测该区域地下水中的氨氮,其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手工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潜水井相对误差为2.15%~22.7%,承压水井相对误差为2.82%~9.45%;使用高锰酸钾氧化-光度滴定法自动仪器监测该区域地下水潜水中的耗氧量,其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手工监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相对误差为9.17%~12.9%;使用高碘酸盐法自动仪器监测该区域地下水中的锰,其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手工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潜水井相对误差为5.78%~23.2%,承压水井相对误差为8.94%~35.1%;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自动仪器监测该区域地下水中的氯离子,其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手工监测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潜水井相对误差为3.01%~29.4%,承压水井相对误差为0.61%~9.95%。该研究可为建立统一、规范的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体系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WRF-Chem模式,对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长三角核心区不同污染物本地源和外来输送所占比重。分析长三角核心区排放源对本地不同污染物浓度的污染贡献。结果表明,在2013年12月的这一次污染事件中,颗粒物平均本地贡献与外来输送基本比重相当;而SO_2、CO、NH_3、NO_x这4种气体污染物则以本地贡献为主,本地贡献的差异与气体的化学反应活性有关,活性越强本地贡献比重越大。污染过程中12月7日至12月9日00:00为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污染物的本地贡献有明显上升。区域间输送的方向和强度与地面风向、风速有紧密的联系。在边界层高度范围内,大部分污染物越往高空本地排放源的贡献越弱,外来输送主导作用增强,而硝酸盐在地面、1 km和1.5 km的本地贡献差异远小于其他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Using NOAA AVHRR data to assess flood damage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rticle used two NOAA-14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Radiometer (AVHRR) datasets to assess flood damage in the 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China's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in 1998. As the AVHRR is an optical sensor, it cannot penetratethe clouds that frequently cover the land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and this technology is greatly limited in flood monitoring. However the widely u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can be used to monitor flooding, sincewater has a much lower NDVI value than other surface features.Though many factors other than flooding (e.g. atmospheric conditions, different sun-target-satellite angles, and cloud) can change NDVI values, inundated area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other types of ground cover by changes in the NDVI value beforeand after the flood after eliminating the effects of other factors on NDVI. AVHRR data from 26 May and 22 August, 1998 weres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ground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flooding. After accurate geometric correction by collecting GCPs,and atmospheric and angular corrections by using the 6S code, NDVI values for both days and their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for cloud-free pixels. The difference in the NDVI values betweenthese two times, together with the NDVI values and a land-use map, were used to identify inundated areas and to assess the arealost to the flood. The results show a total of 358 867 ha, with 207 556 ha of cultivated fields (paddy and non-irrigated field) inundated during the flood of 1998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Catchment; comparing with the reported total of 321 000 and 197 000 ha, respectively. The discrimination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wa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two nearly simultaneous sets of remote-sensingdata (NOAA's AVHRR data from 10 September, 1998, and JERS-1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ata from 11 September, 1998, with a lag of about 18.5 hr) over a representative flooded region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7.26% of the total area identified as inundated using the NOAA data was also identified as inundated using the SAR data.  相似文献   

18.
塔山水库春季水生生物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山水库春季湖水中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入湖河道水生维管植物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塔山水库浮游植物共7门60属130种,主要优势种类为小环藻、尖针杆藻、冰岛直链藻等8种;共鉴定浮游动物5大类25种,主要优势种类为幼虫、独角聚花轮虫、浮游累枝虫、缩钟虫等;共鉴定底栖动物2大类,2种;浮游植物单位体积内 Chla为6.06~15.33 mg/m3,最高生产层日产量(以碳计)为0.26~0.65 g /(m3· d),水柱日产量(以碳计)为0.78~1.06 g /(m2·d);共记录水生维管植物9种,优势种为空心莲子草、浮萍、菹草和紫萍。塔山水库水质处于中度及以上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