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伙房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92-2002年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体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为氮、磷。水库上游流域的种、养殖、生活污水是水库氮磷污染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与天然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对所获主要营养盐物质──氮、磷的监测数据进行归纳、分析、验证,得出氮、磷随径流过程的输出特征,变化趋势、共性与差异,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对氮、磷流失的影响过程与原因分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与天然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对所获主要营养盐物质-氮、磷的监测数据进行归纳、分析、验证,得出氮、磷随径流过程的输出特下,变化趋势、共性与差异,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对氮、磷流失的影响过程与原因分析,为水体富化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渔洞水库水质和生物监测数据,通过对其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微囊藻、针杆藻和脆杆藻是渔洞水库藻类的优势种群,每年水库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水华风险的威胁;水库的浮游动物密度已达到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平,属中度污染;水库内鱼类种群结构不合理和鱼类数量不足,不足于消耗水库营养,给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现状渔洞水库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氮、磷超标严重,以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用水库、人工湖泊作饮用水源会遇到不少环境污染问题,使水质受到威胁,水处理变得困难。其中最麻烦的是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过多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在大多数湖泊中藻类的生长,也即富营养化的程度取决于进入水体中磷的量。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研究,湖水中的总磷浓度与透光层的叶绿素a浓度有显著的相关统计关系,因此必须控制磷进入水体。湖泊、水库底部的底泥也是重要的营养物来源,它可以连续向水中释放营养物使藻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在浅水湖泊尤为严重,水库、人工湖泊一般来说不会太深(<20米),所以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伙房水库水体中氮、磷污染物来源及份额,结果表明:1992~2005年均入库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731t和84t,总氮、总磷主要水库上游的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7.
湖泊水库水体氮、磷允许纳污量定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凌  崔广柏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6):1053-1058
在充分考虑湖库水体污染物实际自净能力、并分析其出流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分析理论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提出了湖库水体氮、磷允许纳污量计算方法,指出:在满足湖库水体污染物浓度达标率90%以上的条件下,所对应的水体污染物降解量才是湖泊水库水体氮、磷允许纳污量.通过实际算例对水库总氮、总磷允许纳污量的计算,说明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控磷除磷在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磷氮污染来源.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中,控磷比脱氮除磷更为重要.此外还探讨了控磷途径,提出了可供选择的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特定的湖库水体,要达到其防治富营养化的目的,就必须研究出其氮、磷的环境容量,以环境容量为依据,加强总量控制,才能确保其水质达到相应的标准。本文以威海市主要水源地米山水库为例,就如何选择适合特定水体的氮、磷环境容量模型并以此计算水环境容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新建湖库氮磷营养盐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包静玥  鲍建国  李立青 《环境科学》2014,35(10):3709-3715
重庆市园博园龙景湖是一新建的山地河道型深水湖库.通过为期一年对龙景湖水库氮磷营养盐的监测,研究龙景湖水库氮磷营养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点和相互关系,分析园博园旅游区人为活动的特点以及上游流域来水水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景湖水库整体总氮和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1.42±0.46)mg·L-1和(0.09±0.03)mg·L-1,存在丰水期平水期低于枯水期的季节性波动.湖库主水体区、开阔水体区和库湾区受所在区域影响因素不同,氮磷浓度分布存在时空异质性:主水体区季节变化特征与湖库整体基本一致;两个开阔水体区将主水体区分别与上游、库湾连接,顺水流方向的氮磷浓度沿程逐渐降低,开阔水体区氮磷营养盐受上游来水水质和周围园区功能布设影响;典型库湾区营养盐浓度高于主水体区和开阔水体区.湖库丰水期颗粒态的氮、磷占总氮、总磷质量分数分别为51.7%和72.8%,枯水期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分别占总氮、总磷质量分数为42.0%和59.4%,氨氮和溶解态有机氮占总氮质量分数相对稳定;氮磷比全年均值为18.429±7.883,营养物限制情况上,氮、磷为主要限制因素的时段分别为5.3%、21.2%.  相似文献   

11.
结合9年来对闹得海水库水质监测及相关文献资料,评价闹得海水库营养状态,分析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对该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提出该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闹得海水库9年来营养状态在中营养-中富营养之间,主要营养盐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9年间无显著变化,农业面源是该水库主要营养盐及有机物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二龙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及削减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CN,CP(水库中氮、磷的平均质量浓度)2项指标作为契入点,以狄龙模型为基础,结合二龙山水库水质污染的具体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预测二龙山水库水质富养化的CN,CP模型,运用其预测了水库水质营养状态变化趋势并对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预评价.结果表明:2001-2050年二龙山水库水质总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同步增长,但总磷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氮,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逐渐加剧.最后,根据系统诊断模型计算了水库氮、磷营养盐的环境容量,并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氮、磷污染物的削减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滇池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滇池碳、氮,磷时空分布、藻类动力学,浮游动物动力学以及沉积与营养源释放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动力学模型,并与箱模型耦合,建立了生态动力学箱模型。模拟了浮游植物,计算了TP,TN和COD的水环境容量和削减量。所得结果较好地与实际符合,为滇池的水污染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茅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许其功  刘鸿亮  沈珍瑶  冒亚明 《环境科学》2006,27(11):2176-2181
为定量化研究茅坪河流域农业非点源营养物质氮、磷的输出负荷,在茅坪河的亚流域陈家冲,利用2004-05~2004-10降雨期的监测数据,通过实测值和模拟值的比较对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进行了率定和验证,采用Nash-Sutcliffe系数(R2)、均方根差(RMSE)和相对误差(CV)检验实测值和模拟值的拟合度.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了茅坪河流域营养物质氮、磷的输出负荷量.经验证径流、总氮和总磷的Nash-Sutcliffe系数分别为0.71、0.51和0.62,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8%、1.1%和10%,模型对氮和磷的输出模拟效果稍差,但对径流的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该模型可运用于茅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2004-05~2004-10,茅坪河流域共有102.5 t氮和9.46 t磷流入长江,大量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是造成茅坪河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对保护水源水质、改善水质的作用;针对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区氮磷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对保护水源水质、改善水质的作用;针对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区氮磷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依据云龙水库库区和入库河道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对造成云龙水库污染的总磷、总氮的变化情况和污染来源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预防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库水体氮的时空分布及入库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析丹江口水库水体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污染来源,以丹江口库区及主要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季节及年际变化;利用回归分析,解析了氮污染驱动因素;并估算了入库河流氮通量及对库区氮污染负荷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ρ(TN)、ρ(NH4+-N)分别在0.07~16.73和0.01~10.65 mg/L之间,年均值分别为2.34和0.71 mg/L,空间分布呈入库河流高于库区的趋势;季节特征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 2005—2014年库区水体ρ(TN)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取水口陶岔断面ρ(TN)上升较快,2012年较2007年增加了1.5倍,2013年开始ρ(TN)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10年来库区水体ρ(NH4+-N)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神定河、犟河、泗河、剑河等环库支流河口氮污染最严重,城镇化是造成流域水体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力. 汉江TN入库量贡献最大,占63.0%,其中境外来水TN入库量占总量的59.2%,为达到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Ⅲ类水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目标,汉江TN需削减量为16 715.0 t/a. 境内河流中,环库河流的TN入库量最大,其中泗河、老灌河、神定河、金钱河、犟河和天河等TN入库量较大,TN需削减量分别为 2 286.7、2 197.7、1 493.6、1 106.9、979.1和728.9 t/a.   相似文献   

19.
四斗朱水库蓝藻水华爆发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饮用水源的小型水库四斗朱连续几年在早春即开始爆发严重束丝藻水华(属于蓝藻)。水质分析发现,四斗朱水库的水质参数如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以及BOD和COD浓度并不高,但明显高于其上游的石门塘水库,这说明在四斗朱水库的集水区存在污染源。本文分析了在低营养盐浓度情况下四斗朱水库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认为由于集水区内的农业、生活、水土淋失以及自然沉降等途径导致水库营养浓度升高。并由于未知营养、气温回升以及水库生态系统失衡等因素,导致蓝藻水华暴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密云水库及其流域营养物集成模拟的情景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密云水库水环境模拟预测集成模型的支持下,考察了不同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措施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和作用,制定了4个情景方案.基础情景分析表明,密云水库TN超标严重,TP相对较好,叶绿素浓度超过10μg/L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潮河库区,而且面积较大.情景1、情景2和情景3是考虑了不同点源、非点源管理措施后的密云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营养负荷的下降能显著地改善水体水质,尤其是磷负荷的降低可有效地制约藻类生长,叶绿素浓度显著降低,超过10μg/L的区域缩小甚至消失.这一结论说明了加强密云水库流域及周边地区工业、生活和畜禽养殖等点源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对改善密云水库水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