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在一些企业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学习上级指示等。笔认为,安全教育关键是要提高人的思想和技术素质。人的素质好,就会恪尽职守尽到责任。很难相信,一个素质不高的人会把安全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2.
在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安全教育和培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从企业安全教育的角度谈谈对安全发展的重要作用。安全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小。心理学认为,素质是指以人的天赋为基础,在后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烟花爆竹安全监控与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架构和功能设置;并设计开发了城市烟花爆竹安全监控与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实时采集技术、组态技术、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和基于W eb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进行集成设计;实现了基于烟花爆竹仓库现场实时数据监测结果的多媒体联动、多用途智能报警监视硬件设备和配套的业务管理软件的信息融合。  相似文献   

4.
必要不充分     
正笔者认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技术水平和安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把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看作是已知条件,安全是否牢固看作结论,那么只能说,技术水平高是安全牢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技术水平和安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把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看作是已知条件,安全是否牢固看作结论,那么只能说,技术水平高是安全牢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总则1.安全教育是冶金企业对职工培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搞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为了把全员安全教育纳入各企业职工培训教育计划之中,使其制度化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企业安全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方面应具备以下六种能力:1.组织能力安全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知人善任,能够把工作能力强、懂技术的人配备到安全管理工作岗位上来,同时还能够协调好安全生产的矛盾。2.协调、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安全管理者应具有协调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能力。因为各种关系处理得好坏将会影响到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处理好,安全工作就能够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关系处理不好,有可能影响安全政令的畅通,形成所谓的“梗阻”。3.动员宣传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企业安全管理者必须经常宣传国…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09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忧患意识,严格责任、严格制度、严格管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职工;要把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和规范与推进经济发展方武转变、  相似文献   

8.
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一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随着工业4.0的不断发展,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和创造力的应用。笔者认为,应从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技术以及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方面加以解决,尤其是不断提升和强化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周波 《安全》2013,(8):18-21
为提高我国安全评价工作水平,根据安全评价技术对我国安全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安全评价发展历程及存在的诸如安全评价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安全评价机构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差异大、安全评价师缺口大、自主研制的安全评价方法不多、安全评价报告水平差异大、企业对安全评价的重视不够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安全评价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管、提高安全评价从业人员水平、加大安全评价方法的自主研发、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等解决安全评价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为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我国安全评价技术水平,促进安全评价工作健康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员工是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检验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安全绩效是否良好的标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素质两者缺一不可。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可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素质,最终达到改善安全行为的目的,为此,近年来,中铝集团落实"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隐患"这一培训理念,陆续推出系列安全能力培训内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是当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生产发展比较快的时候,尤其不能忽视。我省安全生产方面,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安全生产情况仍然不够好,各类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要扭转各类事故多的被动局面,为“七五”计划的顺利起步创造良好条件,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工作。 第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摆正位置。 我省安全生产状况不好,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还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中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有的同志把生产看作是不能放松的“硬任务”,对安全则觉得是有弹性…  相似文献   

12.
《安全》1996,(4)
贺词汇编──为祝贺我刊第100期出版,部分有关单位和部门发来的贺电、贺信和传真对这些祝贺,我们在这里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并不把这些贺词仅仅是看作一般的礼仪,而是真心地把它们作为对我刊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你们。《安全》杂志编辑部(下列贺词排名不分先后,只...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务局海港13号轮船长杨万春一贯刻苦钻研航运安全操作技术,精益求精,永不停步。二十多年来,他拖带万余艘次国内外客货轮进出黄浦江,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被广大群众称为安全航行的模范。 杨万春把钻研安全技术看作是一个船长应尽的职责。一些受“四人帮”蒙蔽的人曾因他钻技术,骂他是“白专道路”的典型,把他当作斗争对象。但是杨万春毫不动摇,坚定地回答说:“我为党为人民钻研技术没有错,更没有罪!”“钻 研航运技术这 条路我走定 了,你们休想 阻拦。”为了打好安全拖带基础,长期以来,他对黄浦江航道进行了系统和周密的调查研究,分…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长期工作中发现,不少生产企业的职工习惯把技术和安全工作截然分开,觉得两个方面工作互不相干。他们往往认为生产设备(机具)、工艺、生产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工作是技术工作,而把安全工作仅仅看作是搞搞宣传教育、纠正违章、安全检查等事务。实际上,许多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技术上出了问题。例如,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近海钻井平台爆炸事故,其直接原因就是控稍阀门和套管安全标准降低了,而采用什么样的控制阀门和套管,应该是生产技术工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就要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安监执法人员自身安全素质和能力的加强,是提升安全生产综合水平的关键,而系统的培训是解决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有助于建设高素质安监执法队伍。为此,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公司(简称中海油安技服)研发了"安监执法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模式。本文以为某市安监执法人员进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宝林 《中国安防》2014,(21):44-47
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CIF、DCIF、D1、720P/1080P高清、4K超高清,或IPo IT、DVRX.0等概念,都只是对技术的描述或某种包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发展趋势,而满足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业务管理和个人安全生活的需求才是视频监控发展的源动力。正是这种源动力让视频监控技术与IT、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融合,不断推出家庭监控、手机监控、智能  相似文献   

19.
张蓝珠  张婷  狄莎莎 《安全》2023,(11):57-62
为有效防范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各类安全事故风险,强化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控能力,提出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以各层级管控确认表单为抓手,按照“六个步骤法”建立的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建设流程,并以某机械制造企业某条生产线为例,探索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的实践成效。结果表明:开展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压实各级人员安全管理责任,提升管理部门业务管理效能,彻底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并有效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新的安全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已成为当前企业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班组安全建设做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细胞,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因此,我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围绕着生产第一线来进行,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事故。这一重要的工作该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进行呢?厂长要负责,安全技术部门要负责,各级部门都应负责。然而,最关键的管理部门应在班组,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各项基本工作的落脚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都要从班组中反映出来,实践证明,抓好班组安全建设是减少伤亡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