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环境移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环境恶化,部分区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类型-环境移民。环境移民是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本文对环境移民的概念,要素和实持作了初步探讨,并艰广西移民的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生态移民的新环境融入对实现移民安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陕南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的三个移民安置点作为案例地,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96位就近安置生态移民进行调查,通过质性分析和QCA(定性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将移民老家依恋和新家地方融入/疏离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移民融入新环境是一个老家—新家互动的建构家的过程,就近安置使得这种互动过程更加显著;与其他移民类型相比,就近安置使得老家与新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全面性的特点,包括老家认同、功能性依赖和社会支持;就近安置所存在的老家与新家联系的复杂性成为移民对新环境产生疏离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议,除了解决移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允许移民进行老家与新家的互动,并对互动做进一步的政策性安排,以便逐步实现移民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新环境融入。  相似文献   

3.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是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地质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将工程与地质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地学信息转换为易于政府决策部门使用的经济信息,以保证实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统一。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对道路工程建设不利。因此,移民道路工程能否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移民道路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的提标体系、评价模型等,丰富了地质环境经济学理论。评价结果,阐明了移民道路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库区地质环境的途径,对库区正在进行的移民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世行贷款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的实践基础上,对移民政策与实践进行初步探讨.对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工作将会涉及的问题进行浅析,提出在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中开展项目优化设计,参与者活动,制定合理的移民行动计划,制定和执行针对贫困群体的优惠收费政策,施工期间安全和便利的维护,建设项目后续管理机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宏  张新焕  杨德刚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1658-1669
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农户的生态移民意愿、移民效果与留居意愿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移民意愿与留居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家庭人口数、人均纯收入、主要收入来源、非农收入比重和参与退耕还林情况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量越少,非农收入比重越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强,就越能接受生态移民政策;②移民工程对河谷内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促进了退耕还林进程,草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移民农户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影响了农户家庭收入,其对定居点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评价较低,42.35%的农户认为搬迁后生活质量变差;③移民农户的留居意愿普遍不强,71.92%的农户想搬回原居住地,生活质量变化、定居点灌溉条件与耕地质量是影响其留居意愿的主要因素。政府应着力改善定居点水土资源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户移民与留居意愿,促进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在世行贷款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的实践基础上,对移民政策与实践进行初步探讨,对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移民工作将会涉及的问题进行浅析,提出在云南城市环境建设项目中开展项目优化设计,参与者活动,制定合理的移民行动计划,制定和执行针对贫困群体的优惠收费政策,施工期间安全和便利的维护,建设项目后续管理机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3,(12):43-43
环境移民指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因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灾害性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称为“环境灾害移民”;因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政策越来越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学者的青睐和关注.然而,大批生态移民的突然介入,当地居民必须让渡一部分生态环境资源给迁入者,原有的资源分配秩序被打破,环境承载压力加剧,从而造成迁入地的生态破坏,影响迁入地后代人的环境资源权益.在这种生态移民与环境正义相冲突的矛盾下,以生态移民迁入地为切入点,以环境正义为视角,论述生态移民对于迁入地的环境正义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冲突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环境移民     
《环境》1996,(7)
环境移民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人口而造成的移民。其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如因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变性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又称为‘环境灾害移民’;因沙漠化、石山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因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可称之为‘环境污染移民’。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的空间位移引致了迁入区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长期演化,成为多学科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法,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与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基础设施、经济收入增长、移民社区环境、邻里关系、政府政策、民族生活六个主成分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可以起到解释作用。(2)影响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的因子解释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X1生活基础设施>X2经济收入增长>X3邻里关系>X4政府政策>X5民族生活>X6移民社区环境;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社区各要素因子交互后因子解释力呈双线性增强,即任意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强度都大于单个因子的独自作用强度。(3)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共同促进生态移民社区固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社会交往关系的演化,进而形成了生活空间的融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1928—1930年年馑前后陕西省由于受灾荒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人口大量外流和涌入城市的现象,导致陕西省人口锐减,在全国人口的比例下降,性别比例失调,地理分布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不仅是灾荒的影响,同时和陕西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九五”及2010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在分析当前鞍山市环保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鞍山地区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促进鞍山市环保产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从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减缓措施、公众参与和环境管理计划等方面阐述了评价内容,并对现有的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型号研制中实验室环境试验条件剪裁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某导弹环境条件的制定和试验流程,总结在型号中如何制定环境试验条件和方法。方法从环境工程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的特性及服役环境进行分析。结果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试验要求。结论将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在某型武器装备产品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面向典型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大气环境严酷度分类方法。方法开展聚苯乙烯在我国10个典型大气环境地区的自然暴露试验,对比分析聚苯乙烯表面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差异,确定大气环境严酷度评估参数,依据评估参数量值对大气环境严酷度分类分级。结果聚苯乙烯表面的黄色指数随时间呈线性增大,且各环境地区的规律一致,其老化模型中的常数可作为大气环境严酷度评估的性能参数。太阳辐射和高温高湿是影响聚苯乙烯劣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结论以聚苯乙烯性能为大气环境严酷度评估参数,可将我国大气环境严酷度划分为6个等级。  相似文献   

16.
刘红  袁兴中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4):35-36,39
阐述了地球物理环境的概念,以及原生物环境和次生物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指出,地球物理环境的存在及发展变化与人类的健康生存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的地球物理环境污染,破坏,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影响。文章呼吁,要加强对地球物理环境的保护,重视并开展这方面的有关研究,制订地球物理环境质量标准,切实保护好地球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改进密切值法在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州市的环境监测数据出发,采用改进密切值法对1991年~2000年福州市城区的大气环境、闽江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福州大气、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HLA的大气环境仿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环境仿真的特点,采用HLA分布式仿真技术,论述了以HLA/RTI为支撑的大气环境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案,并对该环境下开发大气环境联邦成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实现了大气环境建模与仿真应用的一体化设计,从而提高了大气环境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为大气环境仿真向其它系统仿真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平  黄晓霞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6):140-147,173
从环境试验数据的内涵着手,阐述了环境试验数据的类型及资源建设的范围。分析了环境试验数据的作用及资源建设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对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在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我国今后在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方面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