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现代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铁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普通光度法、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固相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展望了现代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铁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分析法。铝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已有报道。本文与该文献不同,选用铬天青S作显色剂,无需真空泵脱气,流路简单,操作方便,线性范围较宽。实际用于测定苏州河底泥中的铝,具有微量(分析溶液消耗量200μl/次)、快速(100液样/小时)的特点。重现性和精确度较好,回收率为84%~101%。与原子吸收法测试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王鹏  沈晋 《环境科学》1996,17(1):78-7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技术,以能形成颜色相近产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建立了工业废水中Ni和Cu的的连续测定方法和装置。测定频率60样/h,Ni和Cu的最低检出率浓度分别为0.03μg/ml和0.04μg/ml。  相似文献   

4.
在氨水介质中,痕量 Cu(Ⅱ)对 H_2O_2氧化曙红 y 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的痕量 Cu(Ⅱ)的催化光度分析法的检测限为0.192μg/L,可用于环境水样中 Cu(Ⅱ)的分析。本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723S分光光度计(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GB/T7486-1987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相比,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分析速度快、不需要人工蒸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723S分光光度计(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GB/T7486-1987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相比,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分析速度快、不需要人工蒸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环境水样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法及其改进方法、光度法,电化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并详细叙述了快速测定COD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的温度下,用硫酸和高氯酸进行消解,使不溶性磷酸盐和有机磷转化为正磷酸盐进入溶液.酸性条件下,待测液在酒石酸锑钾的催化下,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化合物.该化合物与抗坏血酸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880 nm比色.实验结果表明,底质中的总磷的RSD< 2%,回收率91%~103%,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实验要求.因此,流动注射分析法适用于底质中总磷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应用荷兰Skalar公司的SAN”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的总氮,建立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分析速率可达32个/小时,仪器测定浓度与峰高响应值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为0.9996,线性范围0.0 mg/L ~5.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03 mg/L,精密度RSD小于4%,均满足国家实验质量标准要求.紫外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干扰少,适合大批量的地表水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分别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总氰化物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实验条件、最低检出限及其样品的精密度、准确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注射仪法在各方面要优于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某焦化厂地下水污染场地为例,设计和建立了一套由1口注射井、3口地下水监测井和5口土壤气监测井组成的现场试验系统,并进行了现场注气压力与流量测试,地下水压力响应测试,溶解氧测试,氦气示踪测试与土壤气测试,确定了试验区域的最佳注气压力与流量和影响半径.注气压力与流量测试确定了最佳注气压力与流量为0.03MPa, 23.2m3/h.在最佳注气条件下,地下水监测井G3、G5、G8中,水位分别在10,15,15min后上升到最大值0.36,0.11,0.04m,地下水溶解氧浓度分别在60,65,75min后增加到7.35、2.47、0.74mg/L,以上结果表明,G3和G5响应较明显,G8响应不明显.土壤气监测井S2、S4、S5中氦气浓度分别在10,7,6min后达到最大值83%、13%、41%,S6中氦气无检出;S2、S3、S4、S5、S6中O2浓度分别上升到19.9%、19.6%、19.2%、19.0%、16.6%,以上结果表明,S2~S5响应较明显,S6响应不明显.综合分析以上4种测试结果,确定试验区域的影响半径为5m.  相似文献   

12.
化学反硝化去除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燕  陈英旭  陈光浩 《环境科学》2003,24(4):109-112
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以Pd-Cu/γ-Al2O3为催化剂,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硝酸盐能有效地被还原生成N2,总氮的去除率达80%以上.催化剂的活性和对氮气的选择性受催化剂量、pH值、H2的流量和压力、初始硝酸盐浓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适当增加催化剂量和提高H2的流量和压力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对于选择性,前者提高,后者则会导致降低,即控制反应扩散性能有利于提高催化选择性.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其催化还原硝酸盐的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着火面积大、热辐射强、易复燃、破坏力强等特点,指出了这类火灾的主要扑救难点是远距离作战、消防物资消耗大、战术要求高等。从泡沫液最低流量、泡沫液喷射方式和泡沫液选型3方面提出了用于扑救大型储罐全面积火灾的大流量泡沫炮的要求,指出泡沫炮的最小流量应不低于20000L/min,利用蛋白泡沫液采用集中喷射方式进行灭火。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维模拟槽研究了地下水曝气技术(AS)使用过程中,含水层介质粒径、曝气压力与影响半径(ROI)、气体流量、气流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曝气过程中ROI随曝气压力的上升而增大;气流质量流量随曝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压力较大时二者呈线性关系;气流流型由介质粒径决定,与曝气压力无关.介质粒径为1~2mm时气流呈倒圆锥形,介质粒径为4~8mm时气流呈抛物线形.  相似文献   

15.
SCR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烟气脱硝技术,本文研究的催化剂模块制备技术,对于低成本SCR催化剂的国产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方法,研究了面向工程应用的FeSO4催化剂模块的制备技术,将活性成分有效地负载在陶瓷蜂窝体上.该催化剂样品在氨氮摩尔比为NH3/NOx=1和SV空速为10000h-1的真实烟气条件下,在280~380℃的温度区间内脱硝效率均在80%以上,连续运行60h后,活性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表明该催化剂模块具备一定的抗中毒性能和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也给大气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迫需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文章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废气再循环技术,分层燃烧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多气门技术等发动机净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等离子体处理、纳米催化、汽车磁化净化等尾气净化新技术,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杨忆新  马军  汤黎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6):1457-1462
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CoOx-TiO2催化剂,对臭氧流量、催化剂投量、反应温度、草酸初始浓度、pH值等影响草酸去除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值对草酸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溶液初始pH值为3时,草酸具有去95.7%的最高去除率.催化氧化过程中草酸被彻底矿化为CO2和H2O.通过叔丁醇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SR)证明,在催化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但羟基自由基并不是主要的氧化剂.草酸可能首先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或者络合,然后被羟基自由基或者臭氧分子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污水汽提(一)装置原料污水罐罐顶臭气源的情况,臭气治理方法的选择,降膜吸收工艺技术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该装置应用此项技术的治理效果。讨论了恶臭气体流量、浓度的变化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吸收剂的循环量对吸收效果的影响,温度对恶臭气体流量和浓度的影响,分析了触变型催化氧化的情况。采用降膜吸收工艺技术后,该装置对H2S、NH3及甲硫醇、乙硫醚等非常恶臭的气体去除率分别为99.98%、96%、96%和96%。  相似文献   

19.
Estimating the change of porosity in the saturated zone during air spar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A ir sparging rem oves volatile organic conta- m inants from a saturated zone by com bining volatilization and aerobic biodegradation. A ir is injected below the w ater table through a slotted screen in a sparging w ell, and then rises to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