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1991年6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物价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为使排污费征收工作顺利执行新标准,现将新的《超标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和《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刊载于后,以供参照。  相似文献   

2.
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配套的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已于1991年7月1日起实施。通过对《超标排污费征收标》的学习、总结出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根据污水超标排污费计算公式,当排放污染物超标总量(吨水倍)小于或等于排放污染物超标分  相似文献   

3.
刘强 《沿海环境》2003,(10):42-42
征收排污费是环境监理部门的基础工作,但计算污水超标排污费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监理员首先要确定污水中超标的污染因子,然后比较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对超标的污染物分别计算,最后确定征收额最大的为收费因子。其中,要计算污染物超标倍数,月污水排放量,判断收费级别,再对各种收费项目合计。如征收单位多,计算起来更是枯燥乏味,且容易出错。VisualBa-sic6.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可视化”编程工具,运用大家熟悉的Basic语言,可编制出在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的应用程序。以下便是运用该编程工具设计的污水BOD5超标排污费计算程序的窗体界面。以上…  相似文献   

4.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将于 2 0 0 3年 7月 1日起正式施行。与 1982年 2月 5日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和 1988年 7月 2 8日国务院发布的《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相比 ,新“条例”在征收对象、收费标准和方式、管理使用等方面都有变化。排污费征收对象由企业、事业单位 ,扩大到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所有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污费收费标准由原来的超标收费改为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行 ;将超标单因子收费改为总量多因子收费。污水、废气排污费按污染物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为单位实行总量排污收费。污染当…  相似文献   

5.
《环境导报》2003,(3):27-27
一、征收排污费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具体征收依据如下:1、《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国发[1982]21号)2、《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91)环监字第262号)3、《江苏省按排放水污染物总量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苏环监理[1999]12号、苏价费[1999]69号、苏财综[1999]60号)4、《江苏省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暂行办法》(苏环监理[…  相似文献   

6.
1 基本案情 1992年12月16日,某管局环保局根据辖区内啤酒厂排放污水严重超标,依法向该厂下达征收排污费通知书,征收其污水超标排污费2万元。至1993年9月12日前,管局环保局先后派专人15次到该厂摧缴排污费,反复做劝导工作,但啤酒厂均以种种理由拒缴。同年9月13日,管局环保局对该厂下达行政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一、该厂10月15日前将2万元超标排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作通讯》2008,(2):69-69
从江苏省环保厅获悉,2007年江苏省排污费年度征收解缴入库额达17.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获得全国第一。江苏省充分发挥排污费的价格杠杆作用,将高效能、高排放、高占地的工厂疏散出去,将占用环境资源少的产业置换进来,用更多的环境空间和容量保证城市和人居。该省还在全国率先将废气排污费征收标准由0.6元/污染当量提高到1.2元/污染当量,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由0.7元/污染当量提高到0.9元/污染当量,进一步明确了排放污水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另外所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排污费征收办法及标准存在着起征费的计征额时间界定不清、达标污水收费额高于某些超标污水的收费额,收费项目少、收费标准偏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污费和监督管理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应予以确定以增强执法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9.
向跃霖 《环境保护》1994,(10):26-27
本文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应用“等差分级,等比赋值”的指数标度法,计算出的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限值与我国制定的<<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完全一致,为我国<<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目前我国水污染现状、污水超标收费现状以及现行收费标准的缺陷出发,论述了调整污水超标排污费标准的必要性以及调整收费标准是以制定收费标准五项原则为依据,经过科学计算,多方案选优及优化分配各污染物征收负荷后提出了推荐收费标准,对推荐的收费标准作了经济分析;对推荐收费标准实施的意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标准是1982年初颁布的,随着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现行标准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排污收费标准偏低,收费项目不全等问题,经国务院批准,1991年6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水污染防治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明显改善了全国的水污染状况。目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着眼点放在污染者对外排废水的污染治理上,并征收水污染排污费和超标污水排污费。但由于国家收取的排污费非常低,远远低于污水污染治理所需费用。这种状况,使得污染者不重视污水的治理和  相似文献   

13.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6年5月11日主持召开会议,对《征收超标排污费标准研究》通过鉴定。1985年全国征收超标排污费9.3亿元,比1984年增加了23%。排污费的使用突出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急待解决。绝大多数污染物的改费单价低于治理单价。特别是有毒废气、酸性废气的收费单价仅为治理单价的十分之一。因此,有些单位存在购买合法排污权。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乡镇工业企业超标准环境噪声排污费的征收明显滞后,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适用标准与征收原则。建议应尽快根据农村不同区域,采用适合的标准,加强噪声源的监督,规范噪声源的监测,依法、足额、全面地征收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  相似文献   

15.
法规档案     
关于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环保总局二○○五年十月二十日,环函[2005]446号)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你局《关于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有关问题的请示》(闽环保法[2005]17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油站经营场所内机动车进出场地产生的噪声属于交通运输噪声,直接产生噪声的是进出场地的机动车辆。《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作通讯》2002,(10):25-26
关于污水超标排污收费问题,我局此前以《关于污水超标排污收费制度执行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2]211号)函复你办。根据国家和有关地方关于征收排污费的规定,现就排污加倍收费的适用条件问题,补充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9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试行)》第18条第3款规定:“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收取排污费。”据此,各省,市先后制定了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标准和办法。1982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对此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标志了我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四部委联合颁发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条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加大了排污费征收的力度。《条例》增加了征收对象,扩大了征收范围,提高了征收标准,加重了对不依法缴纳排污费者的处罚。二是按  相似文献   

19.
主智 《沿海环境》2001,(10):26-28
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排污单位的超标排污费是各级环境监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方法是,一项一项地算出同一排污口各项污染物的超标排污费,再找出数额最高的一项定为该排污口的超标排污费,通过这种方法计算排污费,即使有计算器的帮助,也要用很长的时间,并且容易出错。如能巧用Excel-97编制出一个通用的超标排污费的计算程序,问题就迎刃而解,效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成功。现以污水排污费计算为例,介绍污水超标排污费的通用计算程序的编制过程: (l)拿出排污单位的监测结果报告单,看排…  相似文献   

20.
赵文军 《陕西环境》2003,10(4):45-45
我国现行的排污征收标准是1991年对1982年征收标准中污水标准进行调整和出台超标噪声征收标准,废气、废渣仍沿用1982年标准。现行收费标准实行浓度收费,虽然实施简单,管理方便,但在污染控制管理中,不能有机联系环境的质量要求,无法避免污染者以稀释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的缺陷。另外,现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环境意识等客观实际相差甚远,存在着项目不全,标准偏低的弊端。按现行物价水平,我国排污收费标准仅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的收费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易造成排污者“缴排污费,买排污权”的现象,不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