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模拟烟气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非平衡等离子体脱硫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因子的主次,获得了使脱硫率较高的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并进一步研究了以下几个对脱硫率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外加电压、含水量、停留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这些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得出单个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氧量为21%(V/V),电源频率为12.5kHz,外加电压为3.5kV,含水量为2.1%,停留时间为0.85s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运行参数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富阳石灰作为实验研究脱硫剂。研究了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 :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参数是脱硫塔出口趋近绝热饱和温度 ,其次为钙硫比。脱硫塔入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量、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对烟气脱硫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进行模拟烟气脱硫。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设计,对影响非平衡等离子体脱硫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因子的主次,并得到了实验指标和各因子之间的定量规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获得了使脱硫率较高的各因素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对湿烟气冷凝脱硫实验研究给出了完整的实验系统,同时探讨了竖直单管中湿烟气冷凝对SO2气体组分的吸收,并分析了SO2浓度、烟气雷诺数、换热壁面温度及烟气中水蒸汽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湿式电晕放电脱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式电晕放电脱硫技术的脱硫机理、实验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湿式电晕放电脱硫技术能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SO_2,脱硫效率可达97%以上,烟气的流量与浓度、放电的电压以及吸收液浓度的变化对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中试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计了新的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装置,其烟气处理量达3500m3/h.首先进行了进料钙硫比(Ca/S)、过饱和温度对装置脱硫效率影响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脱硫塔内固体颗粒物循环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装置性能的影响.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Ca/S=1.2时,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系统脱硫效率提高15% 左右;脱硫塔内烟气设计流速可以偏高一些.本文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指出了延长脱硫剂有效停留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岩  贾力  彭晓峰  王补宣  李笃中 《环境工程》2002,20(3):38-41,24
本文建立了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装置 ,对以氧化钙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利用压汞仪分析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 ,对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孔隙结构特性进行动态分析 ,揭示和确定了反应过程中固体颗粒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和脱硫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 ,孔隙结构 ,包括孔径分布、最可几孔半径等是决定和影响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因素 ,其中孔隙率决定脱硫反应的最终转化率 ,孔隙分布则控制着反应的过程特性。  相似文献   

8.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碱法在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上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它克服了其他湿法脱硫容易结垢的缺点,且脱硫效率高。主要介绍近几年国内双碱法烟气脱硫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分析了pH值、钠离子浓度、液气比、硫酸根离子的比例和进口二氧化硫浓度等因素对该技术的脱硫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热态试验装置对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喷水量、钙硫比和床料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同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中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喷水量、循环灰物料浓度和钙硫比对脱硫率影响很大。在相同试验工况下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比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要高  相似文献   

10.
陆钢  邢奕  宋存义 《环境工程》2007,25(6):50-52
在实验室进行了转炉除尘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系列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pH值、Fe离子浓度等因素对转炉除尘水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转炉除尘水脱硫效率的影响有其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邵申  孙在柏  万皓  江舒  顾晓婧 《环境工程》2011,29(5):71-74,104
采用亚硫酸铵作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进行氨法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进口烟气温度、吸收液pH值、吸收液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亚硫酸铵的氧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进口烟气温度与脱硫效率成反比关系;吸收液pH值、吸收液浓度与脱硫效率成正比关系;吸收液pH值大于6.3、浓度大于1%时,氨逃逸随着二者的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12.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海水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董学德  李绍箕 《环境工程》1997,15(4):23-26,56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是利用天然的纯海水(燃煤电厂可直接利用电厂的冷却循环水)作为烟气中SO2的吸收剂,无需其它任何添加剂,也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系统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理论脱硫效率可达98%)和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是在部分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活性焦脱硫脱硝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谱仪在线检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的模拟烟气在活性焦上的吸附行为;并应用SEM、FT-IR、XPS、BET等手段表征了活性焦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与活性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密切相关,孔容是决定污染物初期脱除率的主要因素;表面官能团则在污染物的化学吸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吸附、催化的活化中心;二氧化硫较一氧化氮优先吸附在活性焦上;烟气中氧气或水蒸汽的单独存在对脱硫脱硝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当烟气中同时存在氧气和水蒸汽时,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效果可明显改善;氨的存在既可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又能增强活性焦脱除二氧化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中,保持烟气流量、循环物料量、喷水量、进出口烟气温度、入口SO2浓度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钙硫比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明显提高脱硫效率,其影响脱硫效率是通过钙硫比的改变实现循环物料量成分的变化,使循环物料量中有效吸收剂的比例增加,从而实现脱硫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亚硫酸铵作为吸收剂进行氨法烟气脱硫模拟实验,主要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吸收液浓度、进口SO2浓度、进口烟气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7.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98,自引:4,他引:98  
冯玲  杨景玲 《环境工程》1997,15(2):19-24
综述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现状及世界各国烟气脱硫装置的应用状况,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引进技术装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当今治理SO2大气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脱硫技术是现阶段环保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电晕放电等离子脱硫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极有发展前途的干法烟气处理技术。在电晕放电脱硫试验中,考察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在脱硫反应中的放电性能,相同条件下,脉冲电源的脱硫效率高于直流电源。对比四种不同电极的放电性能,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喷嘴电极的脱硫效率最高,锯齿电极脱硫效率次之,角钢芒刺电极脱硫效率第三,星型线电极脱硫效率最低。其原因为放电性能主要取决于放电极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