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依据属性识别理论中有关属性集、属性测度、有序分割类等概念和属性识别准则,建立了地下井水质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结合地下水监测实例探讨了属性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研究与模糊数学法、灰色理论法、物元分析及污染损失率法等4种不同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近来提出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引用到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与模糊数学模型及综合指数法作了比较,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评价环境质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对乌鲁木齐市的地面水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的尝试,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法计算步骤,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与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选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运算样本,以大气污染物各级标准值作为样本输入信息,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的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用于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并与用模糊数学评价结果比较,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通用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在底泥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物元分析方法对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密切值法、属性识别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与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存有差异。通过分析各评价指标在底泥各层的污染情况及对底泥污染的综合影响,说明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进行底泥污染评价是合理可行的,且评价结果直观、准确可靠。同时本研究为底泥污染类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Euclid贴近度评价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比较合理地解决环境污染评价中所具有的模糊性。但是,这种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往往分辨性较差,为了探讨既能较好地反映出环境质量评价分级过程中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中间过渡性;又能适当提高评价结果的分辨性。本文提出一种用模糊数学中欧几里德(Euclid)距离(或称帖近度)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结果难于量化的问题,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针对给水管网监测水质的模糊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法对某市部分给水管网的监测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评价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数学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分别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值的平均值及其中三个标准值,计算后的结果不一致,而模糊综合指数法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出现,计算结果比较满意.从而表明,该法是对模糊数学法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集对分析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集对分析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介绍了多项污染物联系度表达式中合成同一度、差异度及对立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说明了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该法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是合理的,并针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质量模糊评价的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聚类法为算法基础,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初步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可以方便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选用武汉市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应用该方法评价和分析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开封市2005年交通噪声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间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间。其结论符合开封市的实际情况,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的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而且还弥补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难以反映出小范围路段对整体环境质量贡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模糊综合指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峰 《干旱环境监测》1991,5(2):118-122
本文讨论了目前流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缺陷,并将模糊综合评判与经典大气质量综合指数法的优点相结合,介绍一种新的综合指数法-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指数法,大量计算表明新方法具有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质评价中的缺陷,将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与经典的Euclidean距离结合,提出Euclidean贴近度水质评价法。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精度高,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模糊关联分析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环境污染指数为基础,提出了综合集成方法--模糊关联分析法(FRA),并将其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之中.该方法融合了模糊综合评判法(FCE)和灰色关联法(GR)的优点,能够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在亦此亦彼的现象中寻求差异,判断出在上一层次中亦此亦彼的信息,在下一层次可能是非此即彼.通过实例分析和与其它方法的比较,该方法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6.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水质类别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及总体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目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