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评价1998年珊瑚脱色和死亡事件的影响,在南肯尼亚收集了有关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渔业的数据.我们比较了1998年前3年和后3年在未经捕捞的海洋公园和经受捕捞的珊瑚礁区中的海底覆盖物、海胆和鱼类丰度及与珊瑚礁有关的渔业.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渔业中心和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近日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到2002年10月份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400多处珊瑚礁面临消亡的危险。气候变化、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节制的海底旅游活动正在使世界上的珊瑚礁面积逐渐减少。全球珊瑚礁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礁石的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年~2013年对西沙群岛中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对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隶属于4目25科61属131种,科级多样性平均值为3.03,属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71,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13;鲈形目珊瑚礁鱼类种类及相对丰富度均占有绝对优势,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具种类较多、相似性较低特征,随着珊瑚礁环境质量下降、西沙群岛渔业活动的频繁以及超负荷的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及密度减少,珊瑚礁鱼类密度呈下降趋势,平均鱼类密度从2005年的3.10尾/m2,下降到2013年1.23尾/m2,个体较小、游泳能力较强的礁栖鱼类更适合礁区生存,平均体长在6.00~10.00 cm。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珊瑚礁渔业,特别是活礁鱼食品贸易(FT)的生态足迹的分析表明,许多国家目前的消费量超过了估计的可持续的人均全球、地区及地方珊瑚礁生产水平.香港通过其FT需求占有了东南亚年礁鱼生产量135 260~286 560t的25%,超过地区生物生产力8.3倍;礁鱼渔业需求超过印度洋-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可持续产量2.5~6倍.相比之下,大多数太平洋岛屿靠本身的礁渔业手段维持生计,当地的需求小于大洋洲整个能力的20%.FT每年需要多达40%东南亚的估计礁鱼产量以及几乎所有其估计的(鱼旨)科鱼产量.我们的研究分析结果强调了FT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对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渔业加以区域管理和保护的迫切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2-2003年东海区带鱼年龄鉴定资料,并引用以往的带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结果,作为估算带鱼死亡系数和建立动态综合模型所需的有关参数值估算的依据,从而运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分析了在现行渔业条件下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和带鱼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变更渔业利用情况对带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渔业下(tc=0.5a,F=2.61/a),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能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87%,年产量增加29%,渔获平均体重增加42%;带鱼资源的利用虽处于捕捞过度状态之中,但尚能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资源结构利用不合理之处是捕捞大量的幼鱼群体,渔获个体依然过小,渔获平均体重仅为75g/ind.;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R)随tc变化的影响大于随F的变化,建议在维持现有伏季休渔制度下,应逐渐降低捕捞强度,并以提高起捕规格放大网目尺寸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首选的渔业管理目标,应是较为现实的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渔业捕捞是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也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2/3的公海(即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上规模最大的开发活动,是公海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公海渔业自1950年后迅速发展,目前已遍及至少48%的公海面积。与此同时,过度捕捞,破坏性的捕捞方式,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渔业等问题也被带到了这片"全球公地",对公海生物和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04,(1):85-86
2000年,世界渔业捕捞量达到9500万吨。而在1950年的捕捞量为2000万吨.从那时开始,随着渔业技术的发展,捕捞量逐年增长,到1990年已达到8500万吨。在1990年以后,捕捞量增长缓慢。但如果考虑到有30%的鱼类已被超量捕捞,45%的鱼类已达到最大捕捞量,只有25%的鱼类捕捞量还有增长的可能性,那么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左右,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海洋为全球30多亿人提供食物,占人类饮食中动物蛋白的16%。海洋也是许多国家(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据估计,全球超过3亿人依靠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和海洋旅游业谋生,每年仅海洋渔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值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此外,海洋为地球输出50%的氧气,吸收大气中30%的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珊瑚礁群和红树林等沿海栖息地环境,保护我们免受风暴和洪水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黄金水道长江丰富的渔业资源近年来却在逐步衰退 ,今年更是几乎到了无鱼可捕的境地。素以盛产“长江三鲜”而闻名的长江扬中段眼下已经难以寻觅著名鱼种的踪迹了。据有关部门跟踪监测 ,目前长江中鲥鱼已经绝迹 ,河豚资源逐年衰竭 ,而曾经作为主要渔业捕捞对象的刀鱼已经不能形成渔汛。有关部门称 ,在长江下游过渡捕捞、非法捕捞现象触目惊心 ,滥捕滥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也是造成长江下游渔业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统计显示 ,目前长江污染源有 3万多个 ,每天排放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 5 0 0 0多万吨 ,滚滚浊流远远…  相似文献   

10.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但其生态也非常脆弱。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过渡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影响,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其中,全球变暖、海表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大量珊瑚白化,已成为全球珊瑚礁最大威胁,因此珊瑚礁的白化监测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监测珊瑚礁白化的主要监测方法,将其总结归纳为三类:现场监测、生态监测和遥感监测方法,介绍和评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展望了监测珊瑚礁白化方法的发展前景。目前,通过海水温度预测珊瑚礁白化状况的监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其监测精度还有待于提升。纵观全球,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珊瑚礁健康状况监测工作起步较早且已实现常规化运行,而我国相对起步较晚,监测手段落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1998年肯尼亚沿海珊瑚脱色事件后的珊瑚补充情况.2001年记录下了代表来自13科的31属石珊瑚的补充,在所有现场的优势科为杯形珊瑚科、滨珊瑚科和蜂巢珊瑚科.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了1998年肯尼亚沿海珊瑚脱色事件后的珊瑚补充情况.2001年记录下了代表来自13科的31属石珊瑚的补充,在所有现场的优势科为杯形珊瑚科、滨珊瑚科和蜂巢珊瑚科.  相似文献   

14.
最近珊瑚礁引人注目的漂白事件加强了环境监测的必要性.遥感是珊瑚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观测的非常有价值的补充.本文探讨了目前高分辨率卫星测绘和监测珊瑚礁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具有当今最佳的空间和辐射测量分辨率的传感器,如IKONOS,可用于测绘和监测珊瑚礁,但是对于全球调查而言,它们的成本太高了.然而,我们的珊瑚漂白研究表明,即使从分辨率较低的卫星上,如Landsat、SPOT、IRS等,也可以探测到大面积漂白.从空间和专题的观点来看,它们也可用于较粗放的全球测绘和更新的目的.较详细的监测需要比当今传感器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将来,有必要制造更专门针对珊瑚礁的、具有一些专门选定的窄波段和较好的空间、辐射测量及时间分辨率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珊瑚砂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及进展。对影响珊瑚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为高孔隙渗透性导致的内部结构筋腐蚀,以及珊瑚砂自身强度较低。针对以上两方面,重点总结了珊瑚砂混凝土用加强筋材料及珊瑚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珊瑚砂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分析结果可为珊瑚砂制备混凝土在远海岛礁建设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境》2003,(6):83-84
红色、桔黄色和乳白色的珊瑚奇形怪状.姿态万千,成群的小鱼在它们中间游来游去.它们把浅海深处和大陆架边缘的大型珊瑚礁当作躲避凶猛同类的藏身处。像穿贝、海绵等其它海洋生物也把珊瑚当作食物。全球大约有5000种珊瑚.但是这种微小的群居动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建造珊瑚礁。珊瑚礁是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它给无数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和保护.并且还给它们提供了繁育后代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张睿  孙若愚  曹蜚  刘羿 《地球与环境》2022,50(3):426-438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快速的物质循环等特点,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维系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绝大部分珊瑚礁位于近海,有害金属元素如汞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珊瑚礁生长水域,在珊瑚礁生物中富集并经过食物链放大,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本文简单介绍了珊瑚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态功能,并汇总了目前报道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海水、沉积物、食物网、珊瑚中的汞的含量与形态。总体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汞研究极其有限,目前对该重要系统中的汞循环并不清楚。未来可结合稳定汞同位素方法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进行示踪,认清珊瑚礁的汞汇通量,发展珊瑚骨骼对生长水域汞污染的监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为去除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降低色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凝聚器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 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影响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T)>电流密度(IF)>电极板间距(d). 各因素的最佳值:电极板间距(d)为5 mm,电流密度(IF)为30  A/m2,停留时间(T)为90 s. 在最优条件下,原水经电凝聚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0.4 NTU,色度为5度.   相似文献   

19.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对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采用固相萃取,GC-MS检测,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中16种PAHs的总平均含量为87.06±90.62 ng·L^-1,变化范围为43.31~435.64 ng·L^-1,与世界其它一些近岸海区海水中的PAHs含量相比污染较为严重。A1站位的PAHs含量偏高,主要来源于陆地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渔船油污。PAHs含量的增多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影响,最终将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