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美英  何天荣 《安全》2002,23(4):13-14
压力锅是不是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为什么发生爆炸?这是不少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压力锅压力的来源、发生爆炸的原因、压力锅与压力容器的关系以及压力容器的界定与监察等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初步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氢氧混合发生爆炸的事故在国内不断发生,危害严重,值得有关部门注意。笔者在调查国内1970~1982年发生的几起氢氧混合爆炸事故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氢氧混合爆炸时的特点、引起爆炸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煤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聚积瓦斯 ,而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 ,且氧气含量足够时 ,遇明火则会发生爆炸。因此 ,在建煤仓时 ,应使其便于观察煤仓的储煤情况 ;用明火测煤仓储煤量是绝对应禁止的。  相似文献   

4.
王崇义 《安全》2004,25(6):29-31
2003年9月15日17时20分,陕西省某钢铁企业10000M3煤气柜发生爆炸,造成5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某消防器材供应维修站职工,在进行干粉灭火器灌粉充气作业时,灭火器突然发生爆炸.经调查分析,灭火器锈蚀严重,壁厚减薄,不能承受正常的充装压力,是灭火器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维修作业中违反灭火器维修作业规章,未对充装灭火器进行水压试验,也是导致灭火器爆炸的一个主要原因.违章作业、违反规定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们是一家化工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材料中,有可燃性混合气体与爆炸性混合气体。请问它们之间的燃烧反应速度的条件是什么?大连黄则培黄则培先生:您所问的是可燃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问题。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很多爆炸事故都是由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的。一般来说,可燃性混合气体与爆炸性混合气体难以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13,(3):46-46
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的原因 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着火的原因如下: 1.结构设计不合理,冷却用水不足,或没有按时换水等造成电石过热.罐体升温过高。  相似文献   

8.
煤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聚积瓦斯,而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且氧气含量足够时,遇明火则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建煤仓时,应使其便于观观察煤仓的储煤情况;用明火测煤仓储煤量是绝对应禁止的。  相似文献   

9.
满国平 《安全》2004,25(5):17-18
本文重点介绍了溶解乙炔气瓶的结构,在生产实际中的安全使用,发生爆炸的原因及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最大煤矿之一拉斯帕德斯卡亚一处矿井本月8日晚发生爆炸,至今已有66人丧生,另有24人下落不明。此外,爆炸还造成至少99人受伤。而就在上月5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座地下煤:矿也发生爆炸,29名矿工遇难,为美国过去40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起矿难。  相似文献   

1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矿日趋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制约矿井生产的发展,给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从安全科学的角度及其事故原因分类出发,提出了防治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的一些典型事故,概括出了导致瓦斯爆炸的基本事件。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对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瓦斯浓度,杜绝一切火源,是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的基本途径,这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供煤尘爆炸事故预防和缓解所需的科学依据,对煤尘爆炸火焰传播过程进行试验研究。所用试验装置,其主要部分为直径0.3 m的圆形管道与断面边长为80 mm的方形管道对接形成的一个长2 m的爆炸腔体。在其中共进行9次煤尘爆炸试验。结果表明,煤尘爆炸火焰传播具有速度快,波动大,稳定性较差的特点,火焰区长度远大于扬尘区长度,最大火焰速度和传播距离与煤尘量均不存在正比例关系,但存在一个特定的煤尘质量浓度。在这个特定质量浓度处,最大火焰速度达到最大值。当煤尘质量浓度大于这个特定质量浓度时,火焰传播速度曲线整体下降,暂时缺氧被认为是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通过测定爆炸下限与返回火焰长度这两个参数来确定4种煤粉的爆炸性。爆炸下限指能使喷入一定装置中的粉尘云点燃并维持火焰传播的最小粉尘浓度,是确定粉尘爆炸性重要参数,试验室通常使用20L的爆炸装置进行测定。喷吹现场广泛采用长管式煤粉爆炸性测试仪检测煤尘引燃后产生的返回火焰长度,该长度随煤粉爆炸性的强弱而显著变化:返回火焰长度大于600 mm可认定该煤粉具有强爆炸性;在400~600 mm之间则煤粉具有中强度爆炸性;小于400 mm则煤粉具有弱爆炸性。结果表明:20 L球测得4种煤粉的爆炸下限在60~85 g/m3之间;长管式煤粉爆炸性测定仪测得4种煤粉的返回火焰长度在20~50 mm之间。由测定的返回火焰长度可知,试验所用的4种煤样均属于弱爆炸性煤种。  相似文献   

15.
煤粉爆炸实质上是挥发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的爆炸,挥发分析出的多少对煤粉的爆炸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挥发分析出量的影响因素很有必要.取兖州烟煤做实验,讨论了空气干燥基挥发分V ad随磨制时间、环境温度、煤粉粒度等的变化规律,以及挥发分析出温度与粒度的关系.根据规律,提出可以科学地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实现电厂煤粉的防爆.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本质安全原理预防煤粉爆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将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以煤粉爆炸为例)的风险控制联系起来。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煤粉及煤粉-CaCO3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度等爆炸特性。基于本质安全基本原理和试验结果,讨论预防煤粉爆炸的各种基本方法,并重点阐述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影响因素、不同的预防方法、过程设备的选择等之间的关系,对已制定的爆炸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激波诱导下煤粉的爆炸压力测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因气体爆炸导致沉积粉尘的二次爆炸的威力远大于单纯的气体或者粉尘爆炸产生的威力,利用自制的装置,诱导煤粉爆炸的激波由甲烷气体爆炸产生,对激波诱导下煤粉的爆炸压力Pmax、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分别研究煤粉浓度及煤粉粒度对爆炸指数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煤粉浓度,存在一个理想煤粉浓度值,在这个浓度下的煤粉爆炸压力值最大;随着煤粉粒度的减小,其爆炸压力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8.
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尘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井下大型实验巷道对瓦斯爆炸诱导沉积煤尘爆炸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几次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爆炸压力以及火焰产生、发展、传播过程进行的分析,得出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尘爆炸过程中压力波存在回传现象;在煤尘刚开始参与爆炸处,爆炸超压有一个较长的持续时间;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在铺有煤尘段迅速上升,最后有一平缓的上升阶段,过了煤尘段开始下降;火焰区长度约为煤尘区长度的2倍等规律。实验研究发现的规律为有效的预防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受限空间煤尘爆炸毒害气体传播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煤矿煤尘爆炸后毒气对人的危害,为煤矿防爆、抑爆和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煤尘爆炸后毒气的传播伤害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煤尘爆炸后风流作用下的毒害气体在受限空间内的数学传播模型,得到巷道内毒气传播的弥散系数,计算出沿爆炸传播方向毒气浓度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划分伤害三区并推导出相应的伤害范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毒气传播的峰值点随风流方向移动,其峰值点浓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不同含水率煤尘在瓦斯爆炸诱导下的爆炸传播规律,利用自行搭建的直管瓦斯爆炸诱导煤尘二次爆炸实验系统,从冲击波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2个方面,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沉积煤尘在瓦斯爆炸诱导下的爆炸传播规律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煤尘含水率小于40%时,管道内沉积煤尘会在瓦斯爆炸诱导下产生二次爆炸,同时沉积煤尘总量一定时,沉积煤尘二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和火焰传播速度随着煤尘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沉积煤尘含水率为20% 时,煤尘二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火焰传播速度峰值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57 MPa和468.060 m/s;当沉积煤尘含水率大于40%时,沉积煤尘无法产生二次爆炸,此时爆炸产生的威力小于单一瓦斯爆炸,火焰传播速度衰减较无煤尘的瓦斯爆炸更快,沉积煤尘起到抑制瓦斯爆炸传播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防治煤尘二次爆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