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基于广泛的国内外先行研究,阐述了自然体验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鼓励学校和学生开展自然体验学习,推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自然体验是环境教育的基础,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环境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应对"自然缺失症"的重要方法,自然体验学习可以在推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体验是环境教育重要的思想基础对于多数人来说,"自然"概念可能是最没有问题的概念。一般而言,很多人把"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抓手,提升环境教育层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热爱环境、保护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坚持实施绿色环保教育,努力打造"绿色书小"品牌,不断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带动"文保"教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正>真正的环境教育不是课堂上的说教,它源于自然,未来的希望也源于关心自然的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有着关于自然的记忆并与自然共生长,才能建设美好的未来。暑期即将过去一半,身边的不少家长都按照孩子的意愿,为他们申报了"沙漠自然体验""草原生态游学""雪域探险""海洋探秘""夜捕昆虫""夜宿蜂场"等夏令营活动。为什么这些与自然相关的活动比单纯的旅游  相似文献   

4.
正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引领学生把课文内容掌握熟悉以外,采用"小活动,爱自然;小习惯,护自然;小劳动,馈自然"的三部曲的方式,创设更多的课后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这组课文里介绍课文内容编写依据时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他们想象力丰富,对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假期里,并没有被家长送进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而是按照教育的本质,离开父母的陪伴,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生存、露营等形式接受多样且高质量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以有特色的自然环境为教育场所,通过教育者科学有效的课程开发,采取系统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环境中体验自然,学习环境知识,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以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2,(11):100-100
龚路中心小学,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以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共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从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所成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环境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验研究》组开始,学校自然教师杨桂莲老师就成为课题组的成员,并参加了上海市环境教育读本《环境教育读本》的  相似文献   

7.
正当人们对某个地方有强烈的地方感时,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就会大大提高。环境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地方感"一词或许还很陌生,而此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应用于多个领域。2016年11月24—25日,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深圳市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化与自然教育"。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公民生态研究室的Alex Kudryavtsev博士在此活动的分论坛上,向在场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首家"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能力,奏响校园、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教育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的肆虐,使我第一次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是何等得脆弱!人类不能超越自然,而要善待自然,进而萌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冲  相似文献   

10.
正中小学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中小学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环境教育工作要重视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中小学环境教育进而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体系,形成全民教育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环境教育主阵地,但重点中学环境教育比较薄弱;学校环境教育各具特色,校园与学生面貌变化明显;学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没有经费也没有师资;应尽快制定环境教育条例或法规,加强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香花幼儿园地处高速发展的太仓市高新区,校园环境优美,园舍场地宽敞。幼儿园以"环境教育"为依托,确立"生态文明,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成立了幼儿园生态文明特色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和挖掘幼儿园及周边资源,培育幼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带香花幼儿走上生态文明特色教育之旅。  相似文献   

13.
Joe E.Heimlich教授是美国COSI研究评估中心终身学习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教授。在环境教育领域,特别是非正规环境教育工作30多年,与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自然学校、公园等机构合作,研究在这些环境中的学习行为。2013年荣获北美环境教育协会NAAEE最高荣誉Walter E. Jeske Award。以下文稿是根据他在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上的大会发言录音整理而成。Joe E.Heimlich教授表示,这是他首次就"重新定义环境教育"的研究项目成果对外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9月8日,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正式落成开学。学校以"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共同愿景和生态目标,致力于"引领生态化、追逐国际化、携手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十年来,师生们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校园生活"。一木一自然,一人一世界环境育人,是教育的土壤空气,是校园的绿水青山。学校创建伊始,就把环境建设、环境营造、环保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放在同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为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全国性专业及实践交流平台,有效地提升了行业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10月28日上午9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从业者以及日、韩、美等多国的交流嘉宾齐聚杭州,以"为了明天的约定"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这里拉开帷幕。探讨跨越时间地域的自然教育经典学习法、从业者素养及心态行动、行业使命和意义的主旨演讲,多维度、多角度交流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场域开发等议题的分论坛,特别设计的"经典沙龙"和"我与自然的故事",组成了本届论坛的主体部分。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第一、二、三届分别在厦门、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月16日,由《环境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环境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小学如何开展环境教育"。会议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但一场关于环境教育的对话对参会代表的影响肯定积极而深远。这次会议邀请了长期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民;从事环境教育30余年,尤其擅长环境科技教育的北京西城区科技馆特级  相似文献   

17.
正真正合理的"民间环境教育"方式,是顺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等先决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广"乡土文化建设"。从源头上来分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托幼园所、学校)。环境教育是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整个社会对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深度的理解。笔者自2000年开始介入公众环境教育的诸多环节,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对此过程中的种种现状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提出保留乡村自然教育的"纯真性"、将乡村自然教育品牌化、着力开展培训交流,为乡村赋能、搭建社会多元跨界合作平台的乡村自然教育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乡村自然教育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乡村建设的困惑和自然教育的介入乡村建设主要有城市化模式和乡土新农村模式两种,目前前者占据主导位置[1]。早期大规模农村城市化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进入转型阶段,过去发展模式固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自2012年以来,《环境教育》杂志每年召开一次"环境教育年会",每次年会都会聚焦年度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话题,2019年1月,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主题是"夯实生  相似文献   

20.
环境立法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与调整来推进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环境教育的法制化更有助于教育活动的贯彻与执行。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环境教育,可以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