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于有机物在各种矿床形成中所起的作用,В.И.Вернадский、Н.М.Страхов、А.П.Виноградов、В.И.Данчев、Т.Шн-ейдерхен、В.Γарлик、Ш.Девис、В.А.Иарсеев、Д.И.Лавлов、В.М.Попов、В.В.Попов、Л.Ф.Наркелюн、Е.В.Рож-кова、Н.А.Созинов和О.В.Щербак等曾以铀、铅和锌、铜、金及某些其他元素的矿床为例多次指出过。产于“黑色页岩层”中的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具有特殊意义,而作为“黑色页岩层”基础的则是各种含碳建造;这些由不同地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后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В.И.Смирнов和М.Б.Бородаевский等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省矿床的现今面貌是由热液交代作用和热液-沉积作用相互造成的成矿物质的堆积所决定的。被研究矿床在成因上属于有争议的类型。В.П.Дмитриев等发展了矿床硫化物矿石属  相似文献   

3.
<正> 只是在最近才逐渐查明热液-沉积硫化物的成矿作用在内生金属矿床成因中所起的作用。自从C.Ofsedahl(1958)和В.И.Смирнов(1960)首次把主要组成黄铁矿矿床的硫化物矿石划分为同生沉积成因以来,这种矿石日益引起广大地质界的注意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Н.С.Скрипченко(1963)首先注意到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交代成矿作用在地球化学上的根本区别。后来,由于В.И.Смирнов  相似文献   

4.
<正> Р.М.Талипов和В.А.Талалов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在西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床、多金属矿床和含铜黄铁矿矿床中,有圈出掩覆矿带的可能性,但对钨矿床的研究程度较差。还应指出,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还完全不清楚。近几年来,在西乌兹别克的克齐尔库姆地区发现了新的网脉型钨矿床。由于这种矿床出  相似文献   

5.
<正> 全世界铅锌资源和开采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与黄铁矿-多金属矿床和层状铅锌矿床有联系。它们也是铜、重晶石、硫、银、金、镉、铋及其它元素的巨大来源。上述矿床在标型特征和一般形态、矿石的成份、矿体形态,围岩成份、岩浆形成物的组合方面,以及在地壳构造中的大地构造位置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表1)。В.И.Смирнов考虑到黄铁矿型铅锌矿床的特殊性、它们与优地槽玄武岩类火山活动在空间和成因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相对于其它内生矿床所具有的独立性,把它们划为一种独立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从В.И.维尔纳茨基时代至今的金的地球化学研究情况,肯定了В.И.维尔纳茨基关于金的地球化学的论述,介绍了金在高温气流、碳质陆源岩石(黑色页岩)、碱、盐等介质中的性状,指出了金的地球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 莫斯科大学矿产系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奖金获得者、科学院院士В.И.斯米尔诺夫1985年1月31日满75岁高龄。 В.И.斯米尔诺夫把毕生精力贡献于金属矿床地质学的研究。在他的科学成就中要指出的有:制定了地下矿物原料储量评价的合理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在内生金属矿床中存在碘和溴的原生晕的推断是由Н.И.Сафроновый(1962)提出的。这些原生晕是在亚美尼亚的热液矿床中首次查明的(Лапп和Судов,1963)。这些研究对碘和溴参与内生成矿作用提出了论据,证明了碘和溴在原生晕中具强的迁移能力并在用于寻找深埋隐伏矿床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稍晚,在苏联100多个金属矿床中查明并研究了碘的原生晕,在矿石成分、年龄和形成温度不同的20多个金属矿床中查明并研究了溴的原生晕(Миллер等,1968;Барданян,1972;Судов,1979;Трофимов和Рычков,1979;等等)。在所有情况下,碘和溴的原生  相似文献   

9.
<正> 与其他金属比较,Au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即使其克拉克值较低,但到处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因此,В.И.维尔纳茨基把金称之为“无处不有的”金属。在许多岩浆岩、变质岩及交代岩中,Au含量都超过克拉克值1—2个数量级,而在工业矿床中则超过3—4个数量级,或者更高。Au是矿石中特征的伴生金属。这些矿石  相似文献   

10.
许多沉积和沉积改造型金属矿床都富含有机质,而某些有机矿床本身就是金属矿床,这些金属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工业类型也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根据这类矿床的卢出规律和地质材征.提出了CGOM型矿床即与有机质有成国联系的金属矿床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①CGOM型矿床的定义和分类;②CGOM型矿床中有机质的定义、特征及有机一金属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③有机质参与下的几个成矿事件,包括在生富集、元素的活化和迁移、金属的沉淀及成矿环境的改变;④沉积有机质的生成世代与金属元素的命运。⑤有机质在超大型矿床金属量的积累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所获得的关于金-银矿床形成条件的资料,表明了必须准确地说明“金-银建造”概念,以及建造划分准则和矿床分类。多年来,一直认为金-银建造只与年轻的火山岩带有联系(В.Линдгрен,Γ。Шнейдерхен等)。近期通过对研究鄂霍茨克-楚克奇火山岩带中生代矿床和天山古生代矿床的研究,扩大了金-银建造的时代范围,同时对作为最典型的火山岩系列成矿建造之一的金-银建造的认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矿床的成因和建造分类问题继续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是因为不断出现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有争议或未解决的问题的新资料。本文试图着手解决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金属矿床的某些成因和分类问题。 研究者从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的金属矿床中区分出金-银矿石建造,并将其分为六种矿物类型。属于这种建造的矿床的标志如下: 1.围岩是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沉积、火山和  相似文献   

1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184-193
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是皖南地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在对该区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等,按照三维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安徽休宁—歙县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该模型表达了勘查区已知的和推测的矿床(体)地质特征,对勘查区乃至皖南地区金多金属矿的勘查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今已积累了一些关于矿床形成过程中某些元素分布特点和物理-化学参数变化的新的实际资料。在此基础上,В.И.维尔纳茨基提出的“为进一步发展成矿理论和提高找矿勘探的效果,必须把地质学方法与地球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发展。业已证明,地质空间的不对称性是元素发生再分配和金属组分出现局部高含量异常的基本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 层控矿床的概念是1932—1939年 A.莫彻(Maucher)在研究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变质多金属矿床时首次提出来的,但当时未能为广大的地质工作者接受。近二十年来,由于研究及勘探工作的发展,使有关层控矿床的研究成果成为一种新的矿床理论,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贝加尔断裂带中,新生代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玄武岩,仅在乌多坎地区除了玄武岩外,还发育有粗面岩、宾莫尔岩(Бенморит)等,其岩石种类比较繁多。 本文作者之一(В.И.Герасимовский)于1977年在通卡河谷、治达和维季姆高原等三个地区,采集了150个新生代喷发岩样品。除了一个粗面岩样品外,其余均为玄武岩和碧玄岩。描绘在Macdonald和Kar-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来,关于铅锌矿床类型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二,铅锌矿床工业类型。 铅锌矿床工业类型。1938年B.M.克列特尔根据世界铅锌矿储量及产量中占重要位置的一些矿床的围岩性质、矿体形状及矿物成分等特点,把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划分为五类。这是第一个系统的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以后P.N.斯拉斯杜斯基、A.A阿米拉斯里诺夫、B.N.斯米尔诺夫、北京地质学院、1959年全国铅锌矿会议、夏宪远、孟宪民等所提方案,基本与B.M.克列特尔方案相似,都是以围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 以多种成因类型和矿物类型为特征的磷灰石矿床和综合型含磷灰石矿床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并同成分极其不均一物质组合有关。近十年来,提出了许多磷灰石矿床的分类。这些分类的根据是矿物-地化、成因和经济的因素,以及矿床同成矿期、构造、建造和岩石组合的关系。 总的讲,这些分类有利于查明工业磷灰石矿化的分布规律并确定其某些普查准则。但是,要利用这些分类进行成矿研究和预测制图,困难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关于磷灰石矿床的分类和评价的方法。从现状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尤其是考虑到新得  相似文献   

19.
<正> 油气矿床和某些金属矿床可能的成因和空间联系问题,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不仅在油气区找到了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床,而且进一步说明了油气田可能与某些活泼金属矿床存在成因联系。目前这项研究已发展到探讨含油气盆地中有关金属矿床产出的相对位置及普查标志阶段,涉及的矿床有汞、锑、铀、钼、金、铜、铅、锌等许多矿床。在某些国家还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引用了一些新的实验资料来研究煤中镓的含量和分布。 煤中镓的含量 煤中镓的聚集是在30年代初,首先由В.М.Гольдщмидт(Goldschmidt,1931)查明,后被许多研究者所证实的。有关煤及煤灰分中镓含量最全的资料汇集在专著的66篇论文中。应当指出,有关美国燃中镓含量的资料相当多。所有煤矿区和煤田的煤中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