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瓦里关山大气CO2及其δ13C本底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而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弱 ;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浓度范围与所处纬度带平均状况基本吻合 ,年平均值以及年际间涨落与全球水平的一致性反映出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排放对大气圈的全球性影响 ;瓦里关站提供的主要温室气体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配合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的成因 .  相似文献   

2.
大气中氯氟烃类物质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低温脱水和低温浓缩,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测定大气中超痕量氯氟烃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对上海市清洁大气中CFCs本底浓度进行了监测,并与日本东京大学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中国气象局9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13年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监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3种主要温室气体年平均浓度分别升至397.3×10-6、188×10-9和326.4×10-9,均创下1990年建站以来的新高,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在发布会上介绍,整个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包括美国、日本、欧洲,温室气体浓度都是相当的.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是全球30个大气本底站之一,是北半球内陆腹地唯一大气本底观测站,其  相似文献   

4.
青海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在夏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的日变化则相对平稳;现场连续监测结果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试验室(NOAA/CMDL)分析的气瓶采样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与全球大气CO2监测资料有很好的可比性;1995~2004年瓦里关地区大气CO2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83μmol/(mol·a),其中以1998~1999年和2002~2003年最为明显.2003年我国内陆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增长率达到了2.70μmol/(mol?a),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其年增长幅度略小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系统(WMO/GAW)中北半球近海的同类监测台站,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内陆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年平均值约增加了4.6%.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七年元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一日本站对武汉市大气总悬浮微粒(TSP)中来自燃放炮竹烟花的主要金属元素(钾、钠、镁、锶、钡、铜)的浓度进行监测,其结果为五日平均浓度比本底浓度高一个数量级;五日中的峰值浓度比本底浓度高二个数量级;表明燃放炮竹烟花严重地污染了大气环境。 TSP的成份比较复杂,随来源不同而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决定于其浓度、粒度和组成。浓度的测定列入了大气例行监测项目,粒度分析已有专门的仪器,对组成的分析也逐步提到环境监测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测定研究了由于燃放鞭炮的人为污染,使TSP中金属元素钾、钠、镁、锶、钡、铜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涵义及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概念对防治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不同于颗粒物本底值。本底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颗粒物的浓度值,而背景值是个相对值,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可能已经受到了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主要包括城市本地源排放和外来颗粒物,二是颗粒物扩散的天气和气象因素。将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背景值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城市本身的排放,城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采用监测一定高度处大气颗粒物,结合气象因素确定城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充分利用青岛市大气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对空气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与监测结果精度的关系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回答了我国环保界当前急待解决的大气环境监测频率优化问题,确定了例行监测的最佳监测频率与监测时间,对我国大气例行监测工作有重大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测定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浓度是大气监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国国产第一辆大气监测车ST-01型大气质量色谱仪在测定总烃时,用无油泵抽取空气作为载气和氢火焰离子鉴定器的助燃气,由于空气中含有微量的碳氢化合物,在测定总烃时会产生本底噪音和降低灵敏度,因此必须加以净化。 净化空气中微量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有活性炭吸附法、非热干燥剂法及催化净化法等,前几种方法或者不能将碳氢化合  相似文献   

9.
张海忠 《陕西环境》2002,9(1):30-31
该文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欧几里德贴近度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优劣进行了特征比较,以汉中市鑫源开发区大气本底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详细介绍了贴近度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步骤,明确指出了这种方法具有数据处理方式简单、函盖全部监测信息、评价结果客观精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彭秀红  李月林  李波  罗芳 《环境工程》2016,34(7):160-164
地气测量是采用液态捕集剂,高效富集地气中纳米微粒,以高灵敏度的ICP-MS分析元素特征的监测方法。针对传统大气颗粒物监测方法,面临大范围高分辨率空气质量监控仍显乏力,固态滤膜本底浓度较高且不均一的技术难题,在研究大气颗粒物物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气测量法,提出一种新的大气颗粒物元素浓度采样方法。根据成都地区条件实验,新方法能有效富集大气颗粒物,并能较准确反应环境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前监测大气中的铅主要使用中速定性滤纸或聚三氯乙烯纤维滤膜作采样捕集剂,虽然阻尘效率高,但是前者阻力大、采气流量低,为能达到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延长抽气时间,费时耗力;后者铅本底值高,含铅量不稳定,尤其当大气中铅浓度接近卫生标准时,用减空白平均值的方法误差较大。我们使用自制硝酸纤维滤膜,阻力较小,铅本底值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生物监测也逐渐被大众熟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生物监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生物监测涉及的常见指示物及其在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O2 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 .由大量观测事实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瓦里关山大气CO2 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 ,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O2 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地区大气CO2 本底数据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汞浓度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使用主动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汞浓度监测需要持续电力供应,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且仪器普遍昂贵,因此不适宜在环境恶劣或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地区进行,也难以进行大范围高密度布设。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由于造价便宜、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采样过程中不需要人力及电力设施支持,可以在偏远地区实施无人值守监测,应用空间广泛。大气汞被动采样器在近年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监测有多种类型采样器。本文回顾已有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研究,针对各采样器的设计原理、采样效率及其在大气汞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站是从1972年底在职业病科实验室基础上开始本厂监测工作的,于1974年3月在职工医院内建立起来的。以后,各厂也相继成立了监测小组,初步形成了一个两级监测网。开展监测工作以来,全站同志以批林整风、批林批孔为纲,边干边学,对大气、水质(地下水和地面水)每年进行大型普查两次(大气,每年夏、冬两季;水,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也由少到多,开始,对水和大气的监测只能做两项,现在,大气监测能做八个项目,水污染监测能做七个项目,在食品监测  相似文献   

16.
瓦里关山大气CO本底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1992 01~2002 12期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海拔3816m)大气CO本底特征,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瓦里关山大气CO体积分数本底范围与北半球平均水平基本相符,但增长趋势及年增长率波动与北半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多年平均季节变化与同纬度海洋边界层(MBL)参比值以及北半球平均值也有较大差异,是所在地区多种CO源汇和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瓦里关山大气CO本底观测资料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辅以其它相关资料,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本底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资料的处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资料处理及其应用的某些问题。总结了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Г分布和Weibull分布等分布模型对监测资料分布拟合的适用性及分布模型拟合判别指标。介绍了监测资料在监测时空代表性分析、污染物浓度预防研究方面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巍  刘冰  李健军 《环境工程》2015,33(6):125-128
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连续监测,是研究全球和区域碳循环过程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评估各地减排措施成效的基础工作。对目前国内外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归纳,展望了温室气体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工作和方法标准化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大气CO2在线观测数据,研究基于地面风、日变化等大气本底/非本底数据筛分方法(SWDV)和稳健局部近似回归大气本底/非本底数据筛分方法(REBS)在龙凤山区域本底站的适用性.研究表明:2种筛分方法在春、秋和冬季都能很好反映龙凤山大气CO2浓度的趋势变化及局地源汇对观测CO2浓度的影响,对于高浓度的非本底数据都能够较好的识别,但在夏季使用REBS方法会影响筛分的准确性,不建议在龙凤山区域本底站使用REBS筛分方法.SWDV和REBS法筛分出的本底数据分别占总数据量的30.7%和 58.9%.2种方法均筛分为本底浓度和非本底浓度的数据分别占总数据量的21.5%和32.0%.二者筛分的本底季平均浓度在春季相差最小为(0.1±0.3)×10-6(摩尔比,下同),冬季和秋季次之,在夏季相差最大为(4.2±1.0)×10-6.典型个例分析表明,SWDV法会将白天一些受西南污染气流影响的CO2浓度误筛分为本底浓度,REBS法会将个别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受局地影响大的CO2观测值误筛分为本底浓度.夏季局地污染状况可能被植被强烈的光合作用抵消,CO2浓度变化不大,使得REBS误筛分为本底浓度,以及对于一些较低的CO2浓度值,REBS误筛分为非本底浓度,这些因素导致2种筛分方法在夏季本底浓度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大气浑浊度的测量和沙尘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监测大气颗粒负荷的现有水平并估计将来的发展趋势,世界气象组织选用了大气浑浊度作为反应大气颗粒物含量的一个指标,把它定为大气污染监测网的一个重要监测项目。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1971年公布的《大气和降水的化学成分取样和分析技术操作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