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 CALPUFF 大气扩散模式对氟化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原理,以包头市为例,对包头市大气氟化物污染进行现状模拟,准确得到各污染源对各控制点的浓度贡献,并分析其浓度贡献率。为了有效的控制氟污染现象,利用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对包头市城区大气氟污染进行总量控制研究,通过各污染源的浓度贡献率进行排氟削减,给出目标值的允许排放量,达到包头市排氟总量的控制目标。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包头市2010年氟化物的允许排放总量为2 074.8t,削减量为581.8 t,削减率为21.9%。  相似文献   

2.
包头市大气氟化物总量控制排放许可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包头市实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试点中,关于氟化物总量控制许可值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源强的确定、大气扩散模式筛选与验证、总量控制区划定与执行标准、控制点选择、污染源贡献率和削减量计算、许可值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配指数的渤海TN总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控制渤海富营养化、减少TN排放量为目的,对渤海TN总量分配进行了研究. 综合考虑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采用环境容量、水资源量、人口、耕地面积、GDP和现状排放量6个因子建立了渤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指数,构建了基于线性响应场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 考虑到权重系数的影响,分别按全指标、强调水资源利用和强调非点源3类,构建了7种权重系数方案(F11、F12、F13、F14、F21、F31、F32). 结果表明,渤海2010年TN入海量(16.4×104 t/a)是其环境容量(4.7×104 t/a)的3.5倍,同时受污染源位置和分配公平性的影响,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的环境容量实际上并不能被充分利用. 采用总体削减率和削减率≥95%的污染源所占比例2个指标,对7种权重方案下的总量分配结果进行了比较. 方案中凡是过分强调单项因子(如环境容量、水资源量、耕地面积等)的TN分配结果均具有明显的不足,只有F13方案兼顾了公平和效率. 综合考虑TN总体削减率和削减率≥95%的污染源所占比例2个指标,建议方案F13为推荐方案,其TN总体削减率为85%,其中前10位的污染源削减量之和可占总削减量的79%.   相似文献   

4.
采用GB13201-91中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总量计算公式,计算丹东市建成区环境空气SO2总量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整个采暖季全市SO2总量不需要削减,但低架源排放污染物较多,应进行削减。  相似文献   

5.
邯郸市SO2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SO2长期日平均浓度为控制标准,将邯郸市区划分为工业区,文化区3个功能区,利用生成城市大池数矩阵和分担率的LEECM-II通用程序评价邯郸市大气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气污染物SO2排放总量控制研究。给出了邯郸市的基础削减量,平权削减量,优化削减量,分析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研究表明LEECM-II程序为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提供了一个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便于中涉城市推广总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宋鹭 《环境科技》1997,10(2):12-15
基于浓度控制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不协调性,探讨了大气总量控制技术支持系统,提出总量控制前提下的大气环评思路,在总量控制区依据A-P值法和窄烟云稀释矩阵反演模型制定城市大气总量控制发展规划;应用多源扩散模型计算总允许排放量。在进行各源允许排放量削减并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给出了允许排放量和排放源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施总量控制,在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区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优化分配方案。得出污染源年度削减限量;在空气质量达标区.依照允许的地面浓度增量,将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指标合理地分配到源,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大气环境管理中逐步建立起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完善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国家对河北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是: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56.1万吨以内,削减率为15%;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7.1万吨以内,削减率为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某新建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径流总量减排和峰值削减的多目标控制。采用同场次降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该小区6个排口(A~F)分别设置监测点,并选择下垫面类型组成相似的传统建筑小区排口(G)作为对比监测点。通过7场典型降雨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与传统建筑小区相比,低影响开发建筑小区场次雨水径流外排总量削减率为12.1%~100%,场次雨水径流污染物(以SS计)总量削减率为69.6%~100%,峰值削减率为12.3%~100%。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典型年降雨数据进行了连续模拟,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建筑小区平均径流外排总量削减率为77.3%,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为66.4%。因此,监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的外排总量和污染负荷。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今后海绵型建筑小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废水排放已试行了总量控制、许可证制度,并取得了成效。笔者认为,大气污染防治,也可借鉴这些水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原则和若干方法,对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1.选定需控制的污染物种类。根据我国大气常规监测项目以及各地区的大气污染实况,可以选择SO_x、NO_x、TSP等项目中一种或几种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 2.指定实施的区域范围。选择工厂、企业密集,且被认为仅按排放标准控制难以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地区,进行总量控制。不同地区,可实施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指标。 3.编制总量控制计划。根据大气环境标准,计算出选定区域内,可以允许的指定污染物总量;测定排入区域内大气的指定污染物总量;然后计算指定污染物的削减量。最后,由环境保护部门编写总量控制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相似文献   

11.
王二松  宫永伟  周国华 《环境工程》2023,(12):48-53+115
以天津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小区尺度海绵化改造对径流水量水质效果评估的量化研究。构建暴雨雨洪管理模型,利用实测降雨、水量、水质数据进行模型关键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在设计降雨和实际场次降雨、多年连续降雨情景下,模拟分析海绵化改造对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及差异。结果表明,海绵型建筑小区在2~10年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4.43%~74.10%,径流体积削减率为31.27%~40.09%,监测排口处径流峰值削减率为40.57%~41.40%。在55场实际降雨情景下,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8.29%~100.00%,径流污染削减率为40.93%~83.05%。同时,总降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是影响径流总量、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最主要的降雨特征,存在较强的负相关(P<0.01)。多年连续降雨情景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8.61%,年径流体积削减率为37.18%,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为45.16%。该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定量评估海绵型建筑小区径流控制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钢铁山城本溪市的环境特点,提出以建立确切的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污染源的浓度贡献率和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责任分配方案,并与总削量最小的优化分配方案相结合的总量控制方法。实践证明,该总控方案是本溪大气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明晰的控制技术路线指引。本文尝试将情景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方案制定中。建立了包括确定主题、驱动力筛选、驱动力预测、排放量预测和情景构建等步骤的情景设计方法。并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构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驱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驱动力预测、构建基线情景和控制情景的方法。讨论了在制定区域协同控制方案过程中,确定满足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的分区减排原则,并提出实现区域协同控制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目标的分区削减方案情景设计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放新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控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型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NOx和CO的排放分担率已达41%和82%;在4种不同控制方案的排放削减效果与成本计算中发现,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地削减NOx排放;而且,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方案具有更低的削减成本,因此,在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北京市应该尽可能采用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方案,才能尽快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鉴于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中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影响,基于大量文献调研,从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美国VOCs的控制历程,并从VOCs总量削减和O3浓度变化等角度评估了控制效果.研究表明:美国的VOCs控制体系是卓有成效的,1970年-2010年间共削减VOCs 1 551.4万吨,降幅为50.6%;而且,通过控制VOCs的排放实现了对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的初衰.该研究结果对中国VOCs控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九五”期间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的分解原则是到2000年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的排放水平;国家重点控制地区和流域要有所削减;东部发达地区在1995年基础上有所削减,中部地区持平,西部地区略有增长,但控制在10%。 日前,在西安市召开的全国“九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会议上,初步确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12项,即大气污染物指标有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污染物指标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排放量:固体废物指标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控制酸雨的关键是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以四面山、南山、缙云山森林生态为重点保护对象,建立了临界负荷。提出了分两步削减硫排放的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技术措施的投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对大气污染防止法进行了部分修正,并决定在全国主要的工业污染地区应用SO_2总量控制。SO_2总量控制是以长期(季节或年)的平均浓度为对象,用大气扩散模拟模式,对应SO_2的排放条件予测未来的SO_2的浓度,在予测浓度超过环境目标值时,适当削减每个工厂的排放量。根据此种方法,不需像过去应用的K 值控制那样,随着工业地区的扩展,一次一次的变更烟源条件。以下就SO_2总量控制方法的原理作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在了解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采用A-P值法,对涪陵区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进行研究,并对辖区内的污染负荷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在涪陵区化工园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需要制定削减计划,新兴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量虽远小于总量控制指标,但根据城市发展规划需进行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探究冬奥会期间(2022年1月30日—2月20日)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变化规律,基于潍坊352家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以及15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分析了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以及不同行业、不同管理措施企业的落实情况与减排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352家安装CEMS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来评估工业源管理效果是可行的.(2)冬奥会管理期工业企业烟粉尘、SO2和NOx排放削减量分别为11.04、95.96和249.92 t,削减率分别为25%、31%和27%,工业企业管理效果良好;环境PM2.5、SO2和NO2浓度分别下降24%、11%和16%,空气质量改善明显.(3)限产类和自主减排类企业污染物削减量占总削减量的比例接近90%,火力发电、钢铁等11个主要行业对所有行业总排放量削减贡献率为92%.(4)停产类企业在管理期排放总量基本削减至0,限产类企业实际污染物削减率(23%~26%)与一般管理措施减排要求(20%~30%)基本吻合,企业管理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