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煤矸石堆放场和隧道弃渣场需要大量占用土地,诱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分析煤矸石和隧道弃渣的矿物组成开始,分别评价了煤矸石堆放场和隧道弃渣场对环境的影响,对各项环保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评述了煤矸石和隧道弃渣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措施,分析了煤矸石堆放场和隧道弃渣场的选址原则和相应的环保和水保措施,着重分析了两者的不同点及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隧道弃渣再利用技术研究和淋溶水水质污染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弃渣场作为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部分,其防护应提到首要位置。针对低山丘陵区铁路建设涉及的凹地型、坡地型、沟道型弃渣场,从弃渣场选址原则、不同类型的弃渣场比较、防护措施设计进行分析和阐述,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为同类型铁路建设项目弃渣场防护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铁路工程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在阐述工程概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线路纵断面、辅助坑道、隧道弃渣综合利用、弃土(渣)场数量及取土场数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铁路建设是“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土石方开挖会产生弃土弃渣,为有效解决好弃土弃渣问题,需要在源头上出渣减量化、过程中出渣资源化、末端实现合规化,最终实现弃渣综合利用最大化。通过对铁路建设项目弃渣处置现状的分析,阐述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建设中弃渣综合利用的途径,提出增强铁路建设的环保意识、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提高对弃渣综合利用的主动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建议,为后续铁路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及施工阶段弃渣综合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后扩挖法施工时的设计参数取值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连拱隧道主洞错距、台阶长度、中隔墙厚度以及二衬施作时机4个参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洞错距达到75 m时,既能保证先行洞隧道的变形稳定,又能缩短工期;隧道先行洞台阶长度可以按单洞隧道取值,后行洞台阶长度建议控制在5~10 m为宜;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隧道中隔墙厚度在1.4~1.6 m范围内取值较为合理;先行洞二衬在后行洞掌子面前保持35 m以上距离施工有利于隧道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离式隧道的先后行洞在不同的步距间隔情况下开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并且选用D-P屈服准则对分离式隧道左右洞开挖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塑性区域和位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先行洞在开挖步距小的情况下会对后行洞产生较大的竖向应力,开挖前拱顶处产生3.01 MPa,开挖后拱顶处产生1.55 MPa,出现塑性区域范围较大,塑性应变值为0.24 mm,隧道位移变化量同样大于开挖步距大的情况。由研究结果得出,分离式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在先行洞开挖步距小的情况下对后行洞进行开挖,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工程围岩情况合理调整两洞之间的开挖步距。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既有杭深铁路在临近隧道爆破施工时的安全运营,考虑既有运营隧道衬砌的支护作用,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既有运营隧道衬砌在临近新建隧道爆破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及应力分布特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隧道爆破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同时简要评估现场所用爆破方案的安全性,并给出相应的控爆措施。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既有运营隧道衬砌迎爆侧拱腰处的振速相对拱脚处较大,且拱腰处径向振速较大;新建隧道工作面后方已成洞区对应的既有运营隧道衬砌振速相对未成洞区较大;爆破荷载作用下运营隧道拱腰处衬砌应力值最大;爆破会对运行中的列车产生影响,应减小开挖进尺或选择在列车停运时段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相似文献   

9.
选择我国不同地域6条铁路,现场调查铁路取土、弃土(渣)场的使用及恢复情况,从取弃土场的占地面积及类型、取土量、弃土量等方面分析了其利用现状,并对植被恢复效果和难易程度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北方平原区、荒漠区铁路的取土量较多,南部丘陵区的弃土(渣)场及弃渣量较多。从恢复效率和程度看,南部地区植被恢复相对容易且在1年内可以恢复到较好程度,但植被恢复不到位,较易发生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东北、华北地区植被恢复2年左右可以恢复至良好程度;西北地区植被恢复需求较小;对于部分高原地区,海拔越低、降雨越多,恢复越好,但部分地区降雨量是生态恢复的首要制约因子,保水措施是这类地区生态恢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二郎山公路隧道火灾排烟及人车疏散应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情况下的应急方案,根据二郎山公路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控烟方案,并结合不同火源功率,利用FDS对该隧道发生火灾后的温度场、压力场和烟气流动情况等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找到了一种适合于该隧道火灾情况下的控烟方案,即从隧道两侧平行导洞同时向内送新风,从而在平行导洞内形成正压,以便抑制火灾烟气进入平行导洞,为人员等的安全疏散提供便利.最后结合此控烟方式,本着行人与车辆单独疏散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火灾排烟和人车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其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进行调查,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劳动过程中危害和生产环境中危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NO、NO2、CO、CO2、噪声、振动、高湿等;隧道内工务、电务、供电三大线路作业场所的线路维护人员接触的噪声均为轻中度危害,氮氧化物(NO、NO2)为轻度危害,接触的CO为中高度危害,线路维护人员矽尘作业岗位为轻中高度危害,易导致职业病损的发生。提出应重点监控该铁路隧道接触噪声、CO和矽尘的作业岗位,采取科学综合防控措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强化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各行业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进行环境监测,从而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不过环境检测具有多种类型,环境检测对于环境质量的促进性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最终效果。对此,本文就对环境检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环境检测类型,进而分析了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的环境保护领域中,环境检测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各地通过推行环境检测的措施与方式,应当能做到鉴别当地现有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而给出可行的环境改善思路。然而截至目前,环境检测领域的各项日常工作并未能真正达到优化与完善的程度,因此亟待予以相应的转型与改进。在此前提下,目前关于环境检测技术需要做到明确现存的各类技术缺陷,据此给出改进现阶段环境检测技术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宋佳宇 《环境与发展》2020,(4):187-187,189
本文对环境检测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包括环境检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的依据、环境检测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等,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检测法律保障体系、合理使用环境检测新技术、构建环境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环境监管保护方法来有效地保护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环境检测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新 《环境与发展》2020,(1):123-123,125
通常情况下,当化学实验室在合理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液体或者是废渣,这些都是化学实验室"三废"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这些"三废"问题进行合理处理,就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一些化学实验室中的放射性成分还会给人体带来健康危害,阻碍社会发展。所以,本文主要从化学实验室"三废"问题的处理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具体解决建议,希望能够规范化学实验室"三废"的管理,合理利用化学试验品,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深埋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影响深埋长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模糊层次评价相结合,建立深埋长隧道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首先对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其次在地质预报基础上作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及整体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最后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建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进行了实践,得到里程段内发生涌水突泥、塌方、大变形及岩爆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以及地质灾害整体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8.
刘毛毛 《环境与发展》2020,(1):150-150,152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将其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内容之一。而在环境工程改造过程中,环境监测活动的贯彻进行能够保证工程改造的最终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在环境工程改造中引入环境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法,以及展开环境污染监测的紧迫性,接着从掌握工程建设的地质情况、收集各类可用的精准数据、给工程改造施工提供指导三个方面,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改造的促进作用,最后还探讨了发挥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同时由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性危害或灾难也日趋增加 ,为了遏制环境的日益恶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清洁生产 ,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已成为潮流。而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或生产经营活动中 ,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 3个方面 ,而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时 ,为诊断企业“不清洁”的因素 ,也要从这 3个方面来识别和评价。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提出了结合企业的清洁生产来识别职业性危害因素 ,以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和发展 ,并提出了具体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清洁生产措施以及用职业健康监护来检验这些措施的效果 ,以实施安全生产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我国绿色、稳定、可持续化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工程越来越重视,企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环境评价作为环保工程的重要技术环节,是解决环保工程不足,推动环保工程发展的重要技术。本文从环境评价的角度,解读了企业、政府、社会应当如何推动环保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