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蓄水前库区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长江三峡库区1996~200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水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江段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参与评价的各项指标多年均值均符合Ⅱ类水体标准;部分水质参数测值超Ⅱ类水体标准,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总铅、氨氮为库区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汛期水质劣于非汛期水质。采用PWQTrend水质污染发展趋势分析专业软件,对长江三峡库区6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库区江段水质参数浓度及污染物输送率趋势均以无显著变化为主,表明库区江段总体水质状况6年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三峡蓄水成库后仍属于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其总体水流、水质运动特性符合一维水流水质运动规律。针对三峡库区总体水流、水质运动特性,采用一维水流水质模型对三峡库区水流和水质进行了模拟。以该模型为核心,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开发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模型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熟的WebGIS和富客户端Flex等技术构建了适用于三峡库区的干流水质模拟平台;能够实现包括各计算断面流速、流量、水位以及污染物浓度时空过程在内的三峡库区干流流速场和浓度场的数值模拟。以库区干流清溪场至十里铺断面内的江段作为模拟实例,利用该平台模拟计算江段内水流和水质状况,并以水文水质同步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为三峡库区污染物总体输移扩散特性研究提供了有利工具,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库区水环境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分析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蓄水后,由于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环境状况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的水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关系到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以及三峡工程的成败,更与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论述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作为特殊水域予以保护、改革流域管理体制、实行补偿机制、完善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等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5月 3 1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式公布《2 0 0 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公报》内容涉及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辐射环境、耕地 /土地、森林 /草地、生物多样性、气候与自然灾害等十大方面。从总体来看 ,我国 2 0 0 1年环境质量变化不大。其中 ,城市空气质量稳定 ,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约占 3 3 .4% ;“3 3 2 11”重点治理工程效果明显 ,在径流量明显低于常年均值的情况下 ,“三河三湖”水质基本稳定 ;与上年相比 ,出现酸雨的城…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长662.9km,面积1045km^2的巨型水库,水库的蓄水会使库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而目前重庆市辖区内船舶总数已达6000艘左右,旅客日均流量在6万人左右。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等对库区水质造成破坏:其中油类排放量将为5694t/a,CODcr为1533t/a,BOD5为766.5t/a,SS为1840t/a,生活垃圾为5000t/a,会严重影响整个三峡库区水生态系统。近年来虽然国家重点执行对船舶油污水排放实行控制,船舶垃圾进行接收处理等多项措施,但据调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现有船舶污染治理主要还在管理、宣传、执法、港口设施、船舶设备更新等7个方面存在问题,船舶对库区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惩。为避免船舶对库区水域的污染,除对库区航运规模、船舶数量和作总量控制外,还从资金、机构建设、设施建设、环保执法、船舶设备更新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使因船舶排放污染物对库区水域造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三峡库区水污染整治规划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丹江口库区的自然、气候概况、水量状况、水环境现状、水土流失等方面对丹江V口水库进行了分析。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工业、农业污染严重,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等大量排放,造成丹江口水库水质呈现中一富营养,并向富营养转化的趋势。要改善水库的水质现状,对工业污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城镇生活污染,进行城市生态建设;对养殖污水排放,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实施生态养殖;对农业污染,在库区要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改善生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对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广受国际关注,水质问题关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保部发布的2004~2017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质因子(DO、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入库和出库断面DO均保持Ⅰ级水质标准,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入库断面高锰酸钾指数呈上升趋势,氨氮呈下降趋势,近年均保持Ⅱ级水质标准;出库断面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呈显著下降趋势,近年保持Ⅰ级水质标准。相对于入库断面,出库断面水质在逐步改善,近年出库断面水质优于入库断面。突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入库断面各项水质因子均存在不显著的突变,突变时间主要发生在2005年和2008年;出库断面水质因子无突变,表明出库断面水质维持状况比入库断面平稳。库区水体中DO、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含量与水情特征和库区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水库水位抬高,水流速度下降和泥沙沉积,有利于污染物沉入底泥。三峡水库水质维持及改善需要控制和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排放、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和船舶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8.
汉水是长江中游北岸跨省级行政区的一级支流。汉水流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流域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发达 ,人口密集。因此 ,汉水流域水环境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初步研究了汉水流域水环境安全管理问题 ,首先探讨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然后就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主要点源和非点源压力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 :在时间上 ,汉水流域水质总体上有逐年恶化的趋势 ,枯水期存在点源污染问题 ,丰水期存在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问题 ;在空间上 ,上游干流个别江段和整个流域多数支流水质污染严重 ,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 ,中下游干流水质时有污染现象 ;河南 -湖北省界水体存在水质污染问题。最后 ,根据汉水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从流域水资源保护体制、法制建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监测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科研、流域生态建设、行政区之间利益分配、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层次和流域层次的水环境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活区水环境是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农村人口众多,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由于无序排放导致了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指数升高。通过采用污染物当量算法对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估算,分析了1991~2011年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及其趋势,并分析了鄱阳湖河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在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中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1年,鄱阳湖流域农村人口、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散畜禽养殖污染不断增加,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TN、TP和COD排放量增长了1268%,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036、002、1681和021万t;固体废弃物排放量、TN和TP排放量增加了1268%,年增长量分别为362、076和080万t;分散畜禽养殖污染TN、TP和COD的含量分别增长了9913%、6384%和7227%,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2、003和009万t;(2)200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呈下降趋势,其中鄱阳湖湖泊的水质和富营养化指数下降趋势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3)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事故树的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后对长江水体自净能力的极大削弱,沿江聚集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长江水质的多渠道污染极易引发库区各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结合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多维度诱发因素的调研结果,运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逐级诱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13条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以及3条防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在不考虑诱因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排污因素是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促成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回水区变长,水流紊动减弱和水位抬升三方面因素是次重要的诱发因素。只有对不同的诱因施行不同的监测和控制策略,才能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开展有效预警、预控.  相似文献   

11.
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加强,非点源问题更加突出。污染时间、方式、总量的三不确定给农业环境管理带来困难,控制措施难以有效实施,特别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日益加剧,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从污染产生过程,结合污染特征,分析了非点源污染汇污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污染物现存总量及变化趋势和环境净化能力、农业生产活动及管理水平、气候和水文条件;特别提出社会经济活动对污染影响显著;指出主导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并存在地域差异。强调了在三峡库区开展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立污染数据库的必要性,以期为库区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总体控制措施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汉水流域水环境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汉水是长江中游北岸跨省级行政区的一级支流。汉水流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流域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因此,汉水流域水环境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初步研究了汉水流域水环境安全管理问题,首先探讨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就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主要点源和非点源压力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汉水流域水质总体上有逐年恶化的趋势,枯水期存在点源污染问题,丰水期存在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问题;在空间上,上游干流个虽江段和整个流域多数支流水持污染严重,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中下游干流水质时有污染现象;河南-湖北省界水体存在水质污染问题。最后,根据汉水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流域 水资源保护体制、法制建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监测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科研、流域生态建设、行政区之间利益分配、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层次和流域层次的水环境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掌握湖库的水质状况与污染现状,本文对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征、水质现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3个方面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枯水期水质状况为良好,平、丰水期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营养状态属中营养。对湖库的3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得出:断面1在枯水期呈下降趋势,平、丰水期无明显变化(波动);断面2和断面3在枯、平、丰水期均无明显变化(波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水库水质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丹江口水库1987-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表明: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遇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WTBX〗t〖WTBZ〗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 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 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 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 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气温跃变点分别出现在1996、1993、1997、1996年,季节气温的跃变与年均气温跃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4)三峡库区偏暖和显著偏暖年份都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1998〖JP2〗和2006年为异常偏暖年份;偏冷年份基本出现在1990’s以前,尤其集中在1980’s,但无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库区和上游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三峡库区和长江流域等地区气象要素的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监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试验初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对三峡库区附近局地的天气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来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21世纪以来库区降水转为少雨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与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库蓄水后对库区附近气温产生调节作用,夏季降温和冬季增温效应明显;蓄水后库区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三峡水库对附近气候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20 km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近日透露 ,“十五”期间我国环保发展共有 10项具体目标。1.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 ;2 . 10 0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 ;3 .建设 5 0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 2 0 0个环境优美城镇 ;4.淮河流域水质按水环境功能区达标 ,海河、辽河流域城镇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满足使用功能 ;5 .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力争到 2 0 0 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2 0 0 0年减少 10 % ;6 .北京市水体、大气及声环境按功能区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和郊区生态环境有较明显改善 ;7.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按海洋环境功…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监测结果显示 ,2 0 0 2年长江、珠江等主要流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好转。2 0 0 2年七大水系干流和主要一级支流国控监测断面 ,一至三类水质占 48.6% ,与 2 0 0 0年相比提高了 7.4个百分点 ;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 16.5个百分点 ,呈逐年好转趋势。七大水系中 ,长江、珠江水质较好 ,淮河水质有所改善 ,而辽河和海河水质污染较重。各流域按照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依次为 :海河、辽河、松花江、黄河、淮河、珠江、长江 ,各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钾指数 ,其中各流域干流水质稍好于支流水质。另外太湖、巢湖和滇池的富…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含沙量大,库区蓄水后,泥沙沉降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探讨含沙水体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丰富和深化富营养化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在适宜硅藻生长的光照、水温、营养盐等条件下,通过泥沙对不同初始浓度硅藻的生长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泥沙含量对硅藻生长有利。含沙量分别为0.0和0.2kg/m^3的两种初始硅藻浓度水样中,叶绿素a浓度峰值都远远高于试验初始硅藻叶绿素a量,明显高于该组其它4个含沙水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