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璧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环评工作,以贯彻实施《环评法》为契机,加强《环评法》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程序、不断健全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机制,加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较好地解决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矛盾,促使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公众环保意识,营造环评舆论氛围,倡导清洁生产,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4—2006年,县环保主管部门对396个建设项目办理了环评审批手续,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126个,房地产建设项目258…  相似文献   

2.
叶志容 《环境》2002,(1):24-25
“按‘十五’发展计划,我省每年经济将以9%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到2010年,要再次实现经济总量的翻一番,意味着工业企业和排污量将大幅增加,新建项目的审批工作量也随着大幅增加”,“上项目一定要绷紧‘环保弦’”,广东省环保局袁征局长在全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九五”期间,我省各级环保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仅对现有的污染项目加强  相似文献   

3.
环保动态     
《环境》2006,(10)
广州广州市环保局工作组到花都区调研环保工作9月8日,广州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带领工作组到花都区检查指导环保工作。重点对化工企业的清查情况、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丁红都一行先到东风日产汽车城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污水处理系统,随后先后听取了花都区环保局清理化工企业的情况汇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环境保护执行和管理情况的汇报和TIT纺织城环评进展情况汇报,丁红都对花都区环保局的环保工作给予了肯定,要求花都区环保局要严把项目审批关,继续下大力抓好化学企业清理工作,坚决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要…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的电镀企业规模小,污染很大。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针对北京市电镀项目环保验收特点,作者总结了此类项目验收的工作重点,提出废水、废气与固体废物并重、污染物浓度排放及总量排放兼顾的实施方案。除此以外,文章还具体介绍了在电镀项目的环保验收中怎样结合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废气、废水的现场监测及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管理检查等工作。本文不仅能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管理、规范电镀行业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对电镀企业提高其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明了方向,大大促进了电镀产业逐渐向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电镀无害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基建项目不断增加,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动力,但同时,随着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由于建设项目带来的污染问题,当前在我国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时,环境管理检查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拟讨论此问题,以便在进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时的环境管理检查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县级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枣庄市环保局晋文全王洪霞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种制度。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对保证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生产管理等重点环节更好地落实环保...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提高行政效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青州市环保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推行“六制”管理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初步构建了以“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岗位责任制、办事公示制、考核奖罚制”为主要内容的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同时,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序展开的原则,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全面提高环保执法水平,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树立了环保部门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新形象。服务承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成立了新建项目评审小组,对大型、敏感和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实行集体把关、集体决策的公开、透明评审机制,解决了项目审批暗箱操作的问题。二是简化工作程序,实行建设项目“窗口式”服务模式,职能工作由窗口科室一次受理,专人负责,全程服务。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建设项目和“三引”项目,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办理。对超出审批权限的项目,安排专人帮助企业到上级业务部门办理。三是在宣传、贯彻《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办法》的同时,针对不同情况,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4,(11):30-30
淄博市环保局靠“制度”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关。一是政府与公众共同监督制度。在审批对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新建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时.在立项阶段即向社会公示其生产规模、原材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总量、拟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等。变环保独家监督为政府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连云港市计委、经委、工商局等5个项目审批登记部门严格执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积极实施环保第一审批权,1996年以来,该市的建设项目环保预审率、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的执行率均达到90%以上。  该市环保局、监察局去年对当地1996年8月至1999年5月审批的建设项目联合开展了一次全面环保执法检查,共查出建设项目5203个。根据《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需要实施环保预审的项目为1136个,实际预审了1054个,环保预审率达93%;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为628个,已完成环评的有603个,环评执行率…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重庆市环保局按照环保部落实中央巡视意见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环保系统就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环保执法车辆使用、环评资质管理以及排污费征收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促进全市环保系统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美国3个月的学习、考察、将美国的环保机构、环保法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和污染预防等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八项制度”之一,该项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和改造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营。为了贯彻“三同时”制度,有关政策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要向工程项目审批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监测是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之前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验收监测检查建设单位是否认真执行“三同行”制度,按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落实了污染治理方案,通过实地监测考核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达到工…  相似文献   

13.
“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一控双达标”任务完成之后基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滞后、环保审批对象单一、“三同时”制度执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一要扩充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体,打破环保部门单兵作战的旧格局;二要扩大环保审批对象,全面控制新污染源并防止生态破坏;三要规范基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制度化、科学化;四要为社会各界参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有效途径等。  相似文献   

15.
环保审批和环境监察分开,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有区别,使得环境监察人员不会深入探究环保审批的相关规定,从事环保审批工作人员因业务的需要,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及环保以外的法律、规章等均有所涉猎.本文结合基层环保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在环境监察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绿色信息     
《环境》2002,(9)
今后,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将以其对环境影响程度为重点,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投资性质、立项主体、建设规模、投资规模以及工程特点等因素来划分权限,这是对现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分级审批体制的重要调整。调整后的分级审批权限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划分,各负其责;新规定还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应下放一级审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应上收一级审批。对化工、印染、酿造、化学制浆、农药、电镀等重污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由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国家环保总局监督司透露,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  相似文献   

17.
单阳 《环境导报》2003,(2):27-27
一、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法律依据(略)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分级审批:江苏省环保厅审批权限:1、大中型建设项目(须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除外),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划分按国经贸企犤1992犦176号文关于《大中小型…  相似文献   

18.
朱素琴 《环境》2001,(4):21
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环保局积极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50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提前6个月100%达标;新污染源得到严格控制,共审批建设项目1843宗,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共否决有污染的项目678宗,真正落实“环保一票否决”;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实施群众性的环境监督,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现将2001年上半年省环保局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项目名单通告如下,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2001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项目登记表~~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2001年上半年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项目名单的通告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制度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伟  梁鹏 《环境保护》2006,(23):42-4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两项相辅相成的强制性环境管理制度,是建设项目管理中预防新污染产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大法宝,是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制度化.然而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三同时"制度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各类新增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政审批制度的各项改革等情况下,"三同时"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这有可能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